吃晚饭时,长期喝点白酒的人,最后身体会怎样?医生说出实话!

忆彤评健康 2025-02-20 22:44:32

一个微风徐徐的傍晚,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林医生正在参加社区义诊活动。一位中年男子走到咨询台前,他看起来皮肤发黄,眼圈略浮肿,脸泛红。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自嘲地笑着说:

“医生,我没啥大毛病,就是最近肚子右上方有点不舒服,其他没啥事。我平时胃口好,就吃点家常菜,晚饭后喜欢小酌两盅白酒,能有啥问题?”

林医生放下手中的记录本,仔细看了他一眼,这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患者了。她轻声问道:“您今年多大岁数了?平时每天喝多少酒?有没有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困倦、体力不如以前,或者记忆力下降?”

男子回答:“我今年44岁,喝了快20年酒了吧。平时也没啥嗜好,就晚饭后喝个二两白酒。我工作挺忙,晚上喝点酒能解乏,饭后感觉更有劲。身体还算硬朗,就这阵子肚子偶尔有点闷胀。”

听到这里,林医生的表情严肃了几分,她用手轻轻按了按他的肚子,问道:“酒精喝多了不仅伤肝,还可能影响胃肠道、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我们还是先检查下肝脏,看看有没有酒精性脂肪肝或者其他问题。”

酒精的伤害从未“悄无声息”1. 酒精进入身体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对于常年饮酒的人而言,酒精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他们对酒精对身体损害的机制却知之甚少。林医生借着义诊的机会,给排队的居民讲了一堂酒精与健康的科普课。

“酒精的主要代谢途径在肝脏。肝脏负责分解酒精,但也是酒精伤害最大的靶器官。”林医生娓娓道来,“酒精进入人体后,会经过以下代谢过程:”

酒精(乙醇)被肝酶乙醇脱氢酶(ADH)分解为乙醛;乙醛是一种高度毒性物质,是酒精对身体伤害的关键来源。乙醛会进一步被代谢成乙酸;最终,乙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然而,如果酒精摄入过多、大量乙醛堆积,肝脏便会不堪重负。一部分乙醛可能未及时代谢,长期如此,便会对五脏六腑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2. 为什么肝脏最容易受伤?

林医生重点讲解了肝脏的特殊性:“肝脏是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它负责分解酒精进入血液后的所有毒素。但肝脏细胞在代谢酒精时,会释放大量自由基,引发脂肪堆积、炎症甚至细胞凋亡。”

长期饮酒者中,约70%-90%发生酒精性脂肪肝,20%-40%发展为酒精性肝炎,5%-15%最终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林医生一边讲解,一边指着现场发的肝脏模型:“一开始,饮酒导致的脂肪肝是可逆的,但如果脂肪堆积过多或炎症持续,就会导致肝细胞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等到肝硬化甚至肝癌发生时,绝大部分后果已经难以挽回。”

这时,围观的几个酒友低声议论:“喝酒还能伤成这样?可我认识的老李从年轻喝到现在60多,也没出什么事啊!”

林医生平静地笑了笑:“每个人的身体对酒精的耐受力不同,但每一杯酒对肝脏的伤害是真实且累积的,可能今天不出问题,但几年后呢?就算幸运没伤到肝脏,酒精对其他器官的负担也在一点点加重。”

检查结果揭示真相,身体亮起红灯!

义诊结束后,这位中年男子听取了林医生的建议,去医院做了一次体检。几天后,他的体检报告出炉:

肝脏B超显示:肝脏轻度脂肪变性,肝内回声增高;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轻度升高;血脂检查:甘油三酯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看着报告单,这位男子有些紧张地问:“医生,我这是脂肪肝了吗?是不是太晚了?”

林医生解释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您的确得了酒精性脂肪肝,还伴有轻度肝功能异常。这是长期饮酒带来的典型后果。虽然还没有发展到肝硬化的程度,但如果继续喝下去,风险会越来越高。”

男子神色变得有些复杂,嘴里嘟囔着:“不过就是每天两盅酒,这肝怎么就不行了?”

1. 少量饮酒,真的无害吗?

“俗话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即便晚饭后两盅,也会对身体产生持续的负担。”林医生借机科普。

有研究表明,饮酒对健康的“安全剂量”几乎不存在。即便少量的饮酒,也与癌症、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Lancet》刊发的全球饮酒负担研究指出:所谓“健康饮酒”的概念是误区,即使每天只喝50ml白酒,也可能增加13%-18%的健康风险。而随着饮酒强度的增加,风险呈指数级上升。

2. 酒精还会影响哪些器官?

“除了肝脏,酒精还会对以下系统造成极大的伤害:”林医生总结道:

心血管系统:长期饮酒会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心肌病;消化道: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增加胃癌、食管癌的风险;神经系统:酒精会损伤神经,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甚至酒精中毒性痴呆;免疫系统:饮酒抑制免疫功能,使身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所以,别以为只伤肝,实际上,酒精是全身系统的‘沉默杀手’。”

医生的实话——早点戒酒,才是治疗的关键

经过耐心的劝导,这位男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心减少甚至戒掉多年的饮酒习惯。但他问林医生:“医生,我现在这样,戒酒还有意义吗?还能不能恢复?”

林医生肯定地回答:“现在戒酒,仍然有机会完全逆转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也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的。但如果继续饮酒,就会加速发展成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这时候再想恢复就难了。”

1. 如何科学戒酒?

戒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林医生为他定制了以下方案:

逐步减少饮酒量:不要突然彻底戒断,以免出现酒精依赖者的戒断综合症;替代行为:用喝茶、运动、阅读等健康习惯逐渐取代饮酒;寻求支持:对有戒酒困难的患者,建议加入戒酒互助小组或心理咨询;营养调节: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水果,以及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帮助受损肝脏修复。2. 定期复查,一切从改善开始

林医生叮嘱他:“每3个月来医院复查肝功能和肝脏影像,这样我们可以实时监测肝脏的变化。同时,控制饮酒的同时,还要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综合改善健康状况。”

结语——健康的选择从这一餐开始

晚饭后小酌几盅,本是许多人生活中最惬意的小享受。事实上,这种习惯却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悄悄侵蚀我们的肝脏以及其他器官。

就像林医生总结的那样:“对身体来说,每一口酒都有代价。真正负责任的健康习惯,是选择不让酒精成为长期陪伴我们的生活方式。”

健康,从每一顿饭、每一个选择开始。不饮酒,少负担,为自己的身体减压,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参考文献: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The Lancet (2018): Alcohol use and burden of global health.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lcohol and health: Latest research insight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1: Mechanism of Alcohol-induced Liver Disease.中国肝脏健康中心报告(2022): 饮酒行为与脂肪肝患病率相关性分析。
0 阅读: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