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现代的地图上,南安郡就是今天的甘肃陇西县一带,天水郡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市,安定郡就是今天的甘肃靖远县到宁夏固原县一带。

而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这三个郡,统统归属魏国的雍州管辖。
这里多说一句,在东汉历史上,有些时候是没有雍州的。当年东汉开国的时候,刘秀设置过雍州,但后来没过多久就取消了。直到东汉末年的时候,雍州才再次被重新设置。但在不同的时期,雍州的行政范围,可能也完全不同。
所以,在整个汉末三国时期,南安、天水、安定这三郡之地,有时候归凉州,有时候归雍州。

但不管归哪个州管,他们在地图上的位置,却始终不变。
这三个州,完全扼守住了魏国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如果诸葛亮彻底占住了这三个郡,并且以这三个郡为基础,控制住周围的一部分地盘。那么接下来,魏国关中地区和凉州的地理联系,就会被直接切断!
实际上,当诸葛亮出现在陇西地区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他的整个战略意图,就已经再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但关键就在于,此时的魏国,就算知道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依然必须面对两大难题。
第一,当时魏国绝大多数主力,都被拖住了。就算魏国调集最近的主力,过去增援,一样也需要时间。
第二,如果魏国从关中地区调集军队,过去和诸葛亮打仗的话。那么接下来,他们一定会面对一个巨大的地理难题。
这个难题,叫做陇山。

陇山的地形极为险要!当年东汉开国的时候,刘秀也曾经面对过这个难题。
一百多年以前,占据陇山以西的人,名叫隗嚣。隗嚣根基并不算太深,而当时的刘秀,却已经几乎统一了大半个天下。而论指挥能力,刘秀的水平,也超过了隗嚣不知道多高。
但即便如此,当年刘秀强攻陇西,还是打了两次,才最终成功。

可是如今,守陇西的换成了更强的诸葛亮。此时的魏国,却远比不上当年的刚刚开国的东汉。
那么,魏国到底该如何突破陇山的天险优势呢?
……
对于魏国这边接下来的动作,我们暂时得放一放,此时我们依然得先说一下诸葛亮这边。
因为在这个时间点,又有一个关键人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而对于这个人,所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不陌生。
‘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
姜维,天水冀县人,字伯约。
正史上的姜维,就是在这个时候登场。不过,正史上姜维的情况,和演义小说里面的形象,其实略微有所不同。

首先,历史上的姜维,应该没和赵云交过手。毕竟此时的赵云,还在斜谷道方向硬拖着曹真,他压根就不在陇西。
姜维他们家本来是凉州大族,在当时的天水郡,姜家和阎、任、赵三家,在当时一起被称作是‘天水四姓’。
而在之前东汉末年的混战当中,这四家其实也是出过一些人,进入过史书的。比如说姜家,之前就有一个姜叙的人露过面,阎家也有一个阎温露过面。在当年夏侯渊‘虎步关右’的那段故事里面,这俩人都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不过,那个姜叙和姜维,到底是啥关系,这一点史书上就完全没写了。有可能俩人是本家亲戚,但亲戚关系可能极远极远。
总之,姜维并不是出身底层,人家的家族在天水郡,也是有一定实力的,属于典型的地方豪强。
而且,当年姜维他爹,曾经是天水郡的郡功曹,在天水郡内部,也算是数得着的人物。只可惜后来当地发生叛乱,姜维他爹不幸战死了。

因为父亲战死,算是与国有功。而且最关键的是,姜维本人,确实非常有才华。文韬武略,都是一流的。
所以,姜维后来就被重点提拔,仅仅二十多岁,就开始参与管理郡里的军事工作,并且成了太守身边的直属官员。
这样的姜维,在当地绝对称得上是被重用了。

不过接下来,等到诸葛亮打过来的时候,当地的太守却直接跑了。至于原因,史书上对此记载为,太守认为周围的官员都已经投降了,想要拿他去找诸葛亮请功。于是,在诸葛亮还没打过来之前,这位天水郡太守,就抛下了所有人,提前逃走了。
所以,这位太守,到底是不是胡乱猜疑?是否有可能在此之前,姜维和他身边的一些天水郡官员,就已经和蜀汉方面有了联系,提前投靠了诸葛亮呢?
这其实也不重要。

反正最后,太守跑了。然后,姜维和其他几个天水郡的官员,一路去追那位太守。结果追上去之后,人家压根不给他们开门。然后,姜维又想返回老家冀县,结果冀县县城同样不给他们开门。
再之后,走投无路的姜维,只能就此投靠了诸葛亮。
而这样一来,因为姜维是临阵投降的,并不是带着家属一起投降。所以后来,姜维的家属,全部都流落在魏国,并没有跟着姜维一起到蜀汉这边来。

至于姜维的亲人,最后结局如何,史书上就完全没写了。
请记住这件事。
在未来的几年里,姜维的这段经历,基本上不会有人注意。但是二十多年之前,等到诸葛亮已经去世多年,诸葛亮留下的那批人,也基本都死的差不多的时候。这件事,将会忽然被某些人重视起来,继而影响整个蜀汉后期的历史。

总之,公元228年,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当时27岁的姜维,从魏国投降到了蜀汉。此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将会从一个降将,逐渐成为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
在诸葛亮这边一路大胜的时候,魏国中枢那边,也得到了消息。
此时的魏国,已经想明白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而且,那几个拖住魏国主力的重要战场,也逐渐分出了胜负。此时魏国这边,已经可以集结重兵,开始增援陇西战场。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曹叡却做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
他并没有派某个大将,全权负责这件事。
他选择了自己去长安,亲自坐镇关西,正面面对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