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结束后,很多观众觉得语言类节目越来越无趣了,
大家又开始怀念那些曾经在春晚上发光发热的喜剧演员,陈佩斯与朱时茂这对搭档就是其中之一,
《吃面条》等表演至今仍有很多观众回看地津津有味,
可惜后来他与央台产生分歧,从此退出了春晚,直到2020年才重新出现在央台,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究竟为什么离开?
1.陈佩斯的出身并不普通,父亲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
1950年,陈强在布达佩斯进行演出,与此同时他家大儿子在吉林长春出生,因此被取名为陈布达。
4年后,二小子出生,就顺势取了佩斯这个名字。
作为那时候的“星二代”,陈佩斯是很骄傲的,
小孩子很崇拜自己的父亲,就会下意识的模仿,加上有一些天赋在身上,他总能逗乐同学们,
用五彩缤纷来形容自己的屁,用豆花的味道比拟它,瞬间就让课堂欢乐起来。
陈佩斯那时候也只是崇拜着自己的父亲,对表演这件事有一点兴趣罢了。
可直到15岁的那一天,父亲因为将黄世仁和南霸天等大反派演绎的出神入化,被当成了彻底的坏人,当父亲被打的血肉模糊地回家时,陈佩斯就对这件事充满了反感。
家中遭逢变故,他前往了内蒙古建设兵团,一待就是4年,
15岁的少年原本没有干过什么重活,可在那里,不服输的陈佩斯硬是咬着牙搬砖,
就在这样一天一天的磨练下,少年好像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不只有城里每天衣着光鲜的人,还有身边这群扎根在土里,每天面对黄沙为生存拼搏的人,
他们每天都在为生计发愁,但热情淳朴,一点点高兴的事情都能令他们展颜。
这4年的生活给陈佩斯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也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
离开那里后,陈佩斯在父亲的帮助下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开始了与演员结缘的一生。
后来陈佩斯在采访中回忆:“那时也不是喜欢这一行,但你没有别的选择,就只能靠这个谋生。”
内蒙古建设兵团老照片之后的几年,陈佩斯安安稳稳地工作,也逐渐有点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他还是会时常回想起曾经在内蒙古的那些日子,会想起那些可爱的人,
然后就会忍不住拿起笔,写下曾经逗笑他们的话,来了灵感会再添几句,就这样度过了无数的夜晚,直到朱时茂的到来。
朱时茂比陈佩斯晚几年进厂,但他却偶然间发现了陈佩斯的创作,当时就眼前一亮,
之后,两人就着这个本子谈论了起来,越聊越投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之后又成为了好搭档。
2.跟朱时茂成为搭档之后,两人一起创作,一起演出,一起走穴,
陈佩斯也在这其中真正的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有一次,他们在哈尔滨表演自己创作的本子《考演员》时,被路过的黄一鹤看见了,
完整地看完了他们的表演,看着他们将观众逗得哈哈直乐,
就上前介绍身份,说自己是春晚的导演,希望他们能够参与1984年的央视春晚。
这样的事情两人已经遇到过不少,所以并没有非常动心,
只是礼貌地婉拒了对方,但是挨不住黄一鹤的几番邀请,还是同意了演出,
因为担心最后的演出效果,他们提前请来了国家体委的运动员们,让他们当观众进行彩排。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陈佩斯和朱时茂将他们逗的满地打滚,
表演的两个人对这个效果都很满意,也在他们的笑声中,得到了满足。
却并不能令春晚的其他负责人满意,他们觉得这是一年一度的晚会,
如果你们把所有的观众都逗到失控,那岂不是一切都乱套了。
最后,他们的节目进入待定,陈佩斯和朱时茂只能进行等待。
这一等就等到了上台前,陈佩斯是在无法忍受这样的对待,赌气似的拉着朱时茂:“咱们走,不上了!”
还是朱时茂拉住了他:“都已经等到现在了,也不差这一会儿半会儿。”
最后还是导演黄一鹤力排众议让他们上了节目。
并在他们上台前反复叮嘱:“相信你们一定能表演好。如果你们有了什么情况,我可就出事了。”
然后工作人员问:“你们这个节目形式之前没有见过,它叫什么?我好让主持人介绍。”
陈佩斯和朱时茂对视一眼,最后说:“叫小品。”
此前,根本没有小品这种称呼,是陈佩斯和朱时茂将这种形式带上了大舞台,并起了小品这个称呼。
3.1984年,他们将25分钟的《吃面条》删减了一半,搬上了春晚的舞台,也从此开始了小品风靡的时代。
陈佩斯一直坚持着讲小市民的故事,他想让他们也能在繁重的工作和乏味的生活中体验到身边的快乐,然后自己主动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乐乐呵呵地过日子。
不论是《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都怀着这样的创作目的,
甚至《主角与配角》就是两个人吵架的时候创作出来的。
一句“凭什么你就是主角,我就是配角”惹起了火气,
“你管得了我,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就这样脱口而出,创作灵感就这样迸发,
两个人也顾不上吵架了,又重新和和气气的挤在一起写稿子。
这件事被分享出来时令很多观众哭笑不得。
但他们的作品就是从生活出发,接地气又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
但在这个过程中,陈佩斯发现,如果一直在这个舞台走下去,自己就不会走的很长远。
因为春晚带给人的压力太大了,如果是平时,他们有很多时间耐心地慢慢地磨一个本子。
但是在春晚,只能用三个月的时间准备,他经常在那段时间里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而且,因为要配合整个晚会的主题,个人作品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陈佩斯曾几次提出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作品展现出来,但最后都被驳回。
他觉得这样很难受,明明知道这个作品可以有更好的展现方式,却只能退而求其次。
但这些都只是导火索,最后点燃这个导火索的,是那一场官司。
在1997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就在市场上看到了自己小品演出的光碟,
之前他们并没有收到任何这样的消息,两人合计了一下就拿着东西去找负责人对峙,
然后得到了道歉,他们也将此事揭过,却没想到,两年后再次看到了这些东西。
只是这一次,对方的态度非常强势。
本来就已经到极限的陈佩斯,选择了与他们对簿公堂。
在朱时茂犹豫时,他还开玩笑:“反正他们已经对我们说过那么多次不可以,咱说一次也没啥。”
后来在易立竞的采访中,被问到:“当时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种方式?”时,
他回答:“因为这个世界需要规矩,不然就乱了。”
最后两人胜诉,对方需要赔付33万,但陈佩斯与朱时茂却几乎消失在观众的视野里。
那时有了很多他们是被封杀的传言,但那些也只是传言。
事实上,是陈佩斯对曾经的生活厌倦了,也对自己的表演有了一些困惑。
所以他沉寂了一段时间,安安静静地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这段时间也让他对表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后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创作出了《阳台》。
4.那时候话剧在国内还没有什么市场,也就是说,在开创了小品这一演出形式之后,
陈佩斯又凭借《阳台》、《托儿》将话剧市场打开了。
害怕没有人看,他们几乎做好了血本无归的打算,
但是最终的演出效果却出奇的好,场场爆满,几乎座无虚席。
仅仅30场演出,他们就回了本,陈佩斯回忆是说,那一场含着泪谢的幕。
陈佩斯回忆《托儿》创作灵感此后,他就扎根在了话剧舞台,他享受那种精心准备的包袱丢出去,观众给予了热烈的欢笑和掌声的感觉。
2004年,他们也收到了央台春晚的邀请,但是他以要排话剧没有时间拒绝了。
七年后,他再次婉拒了他们的邀请,不因为别的什么,只是他找到了真正让自己享受的舞台,
在那里,他能用自己想到的最好的方式呈现自己的作品,能收到观众最真实的反馈,
没有那些他讨厌的事情,只有真诚的表演和真挚的反应。
直到2020年,他接下了央台综艺《金牌喜剧班》,才时隔老师22年再次出现在央台观众的视野,
他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就是想看到更多的喜剧好苗子出现在舞台上,培养好年轻这一代,
所以有很多观众说他的很多点评都听不懂,
因为他不是在点评,而是在尽自己所能将知识教给孩子们,希望他们能成长起来。
这么多年来,陈佩斯始终穿着老布鞋,让自己处在最舒服的状态,
他也从不承认自己是“小品王”,而说自己是“手艺人”,
一心一意地打磨自己的作品,锻炼自己的手艺,为这个时代留下些什么,就满足了。
不要上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