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肖晓琳,退休后在美国儿子家逝去,临终26字遗言令人深思

山水爱佳人 2025-02-22 14:50:09

肖晓琳,这位曾经在央视叱咤风云的女主持人,在退休后因癌症在美国儿子家中离世。

临终前她留下了26字的遗言,让人深思。

她的职业生涯中不仅创办了《今日说法》,还一手提拔了撒贝宁、康辉等著名主持人,为央视新闻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62年8月,肖晓琳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教师家庭。

小时候的她梦想是当老师,但初中时每天听广播的经历让她对播音员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7年高考恢复后,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尽管成绩优异,招生老师劝她报考更好的学校,但她坚持自己的理想,毅然选择了北广。

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长沙市广播站,尽管条件艰苦,但她从未抱怨,始终努力工作。

后来,她顺利成为长沙市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批播音员,并在1985年初成为长沙市电视台的首批播音员。

1987年,肖晓琳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继续深造。

1988年,她被调入中央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人和制片人。

她主持的《观察与思考》栏目以揭示社会问题和时弊著称,使她获得了“铁面美人”的称号。

事业稳定的同时,她的婚姻也很美满。

她和丈夫从小青梅竹马,婚后丈夫承担了大量家庭事务,默默支持她的事业,叮嘱她要好好照顾身体。

1989年,肖晓琳短暂主持过《新闻联播》,进一步提升了她的知名度。

随后,她参与创办了《焦点访谈》和《半边天》等栏目。

由于节目要求量大,人手紧张,新招的年轻人业务不熟悉,肖晓琳义不容辞地包揽了策划、制片、导演、采访、制作、主持等多项工作。

1995年,她前往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学习深造两年。

回国后,她发现许多人因为不了解法律而吃亏,这让她坚定了普及法律知识的决心。

于是,她向领导提出了《今日说法》的节目构想,并挑选了还在上大二的北大高材生撒贝宁和当时在北广任教的张绍刚做搭档。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今日说法》上线,新颖的节目方式不仅让观众了解国家时事,还能潜移默化地学习法律知识,受到了观众一致好评,收视率位居专题类栏目第一。

随着节目运行逐渐平稳,肖晓琳转向幕后,创办了《讲述》栏目。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开始影响她的健康。

2001年,《讲述》播出后,观众们对别人的故事感同身受,该节目也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标志性栏目。

但此时,她的身体状况也开始亮起红灯,经常吃不下饭,腹部疼痛。

起初她以为是疲劳所致,但丈夫劝她别太拼,早点退休多陪家人。

最终,她在2017年正式退休,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不幸被诊断出患有结肠癌晚期。

面对病魔,肖晓琳积极配合治疗,但国内的治疗只能轻微缓解疼痛。

于是,她选择前往美国接受治疗。

化疗带来的痛苦折磨着她,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看着床边止不住哽咽的丈夫与儿子,她内心酸楚。

尽管如此,她依然坚强地接受了每一次治疗。

然而,命运往往是不公的,即使第一时间积极配合治疗,病魔还是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

临终前,肖晓琳留下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

感谢你们!”

这段话不仅是她对自己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所有人的警示。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很难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但要记住,只有拥有一副好身体才能去创造更多的未来。

一旦身体垮了,就什么都没了。

肖晓琳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健康是生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做好一切事情。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肖晓琳一生的奋斗和付出,以及她在最后时刻对健康的深刻反思。

她的经历提醒我们,无论事业多么成功,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

希望她的故事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珍惜健康,珍惜当下。

0 阅读:5

山水爱佳人

简介:山水爱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