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把把脉就知道是什么病,这是什么神奇原理?

惊蛰不简单职场 2025-02-19 10:50:33

在中医的悠久历史中,把脉一直是一项独特而神秘的诊断方法。想象一下,医生只需轻轻搭住患者的手腕,便能知晓身体的诸多状况,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中医把脉,学名为脉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脉诊的详细记载,它被视为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历经各朝各代医家的实践与总结,脉诊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严谨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从中医理论来看,人体的经络系统就像一张庞大而复杂的网络,连接着各个脏腑器官。而脉象,则是气血在经络中运行状态的外在表现。心脏就像一个 “泵”,推动着血液在脉管中循环流动,当人体的某个脏腑发生病变时,气血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反映在脉象上。

比如,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就像木头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在表证时会出现浮脉,当人体外感邪气,邪气侵袭肌表,气血会趋向于体表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浮。再如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仿佛石头沉在水底。这常常提示病邪在里,可能是脏腑的病变,气血内困,不能外达,所以脉象沉。

中医把脉象分为多种,除了浮脉和沉脉,还有数脉(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 90 次以上,主热证)、迟脉(一息脉来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 60 次以下,主寒证)、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主痰湿、食积、妊娠等)、涩脉(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主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等)等等。医生通过仔细感知脉象的这些不同特征,综合判断人体内部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状态以及病邪的性质和部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中医脉诊也有了一些新的研究。一些研究发现,脉象的变化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例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血管的弹性、血液的黏稠度等,都会影响脉象的形态。通过现代仪器对脉象进行检测和分析,也证实了脉象能够反映人体某些生理和病理信息。

当然,中医把脉并非孤立地进行诊断,它需要与望、闻、问等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所以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注重从整体出发,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把把脉就能知道是什么病,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原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医独特魅力的体现。随着对中医脉诊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它在现代医学中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

1 阅读:33
评论列表
  • 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因为中医还没有做到完美变态.中医的品德如何呢。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这品德高不高。中医动不动反中医就是汉奸之类。搞的国人应该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对.中医品德得高到什么程度。从上所诉中医就是一个品德之高高出宇宙级。那么中医智商水平如何呢。别人用中医如果有效那么证明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中医不去反驳反而来強调中医能治病。这种用别肯定的条件来证明别人结论错的。这是要多大的智商水平才能做的事.还有中医特別喜欢用案例证明有效.不说是否真实吧。就一个反证法是用来证明结论错误而不是证明正确都不知道。这初二的知识学两年还不知道不证明中医的无敌智商吗。当然中医也可能没上过学.那不是证明中医文盲吗。结论中医的智商水平天下无敌。中医还有一个最可怕的地方连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养身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说中医药食同源。连何为药何为食分不清也不证明中医智商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