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哈尼:在伊朗经济腾飞之际遇到了特朗普和他的两个鹰爪!

慢曝人生 2019-05-17 08:22:26

天下苦特朗普久矣!

印度总理莫迪最近是有苦难言。

前几年,天下太平。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处的不错,莫迪觉得印度可以在中东地区应该有更多的施展空间。他的身影经常在以色列、伊朗、巴勒斯坦出现,表现出印度为了平衡中东作出自己的努力。

特别是和他邀请了鲁哈尼访问印度,表达两国之间今后要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彼时,印度是伊朗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在伊朗投下重金建设石油管道,输油管道的费用是考量合作几十年的规划上建设的,投资和规模都很大。

印度要想在经济上有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和伊朗的合作,能保证印度不会因为能源方面断了供给。

然而,这一切都被特朗普给搅黄了。

莫迪现在是有苦难言,砸了重金建设的输油管道来不了一滴油,而去别的国家进口石油又得重头再来,眼下就是凑合着先救急了。

美国态度很明显,既不让伊朗出口石油,也不让其他国家进口伊朗的石油。

莫迪本来对鲁哈尼执政的伊朗寄托了很多的希望,当时伊朗和美国已经签署了《伊核协议》有几年了,一直运行平稳,这意味着伊朗能赢得国家上的认可,下大力气可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伊核协议》的签署凝聚了鲁哈尼多年的心血。

这一切,要从鲁哈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起。

忠实这两个词在哪里都能助力你的事业遇到贵人。

如普京忠实于叶利钦,鲁哈尼则忠实与伊朗的精神领袖霍梅尼。

霍梅尼是伊朗什叶派的宗教学者,也是伊朗曾经的最高领袖,这个职位意味着在国家政治和宗教上都是「说了算」的人。

霍梅尼

霍梅尼曾经在圣城库姆神学院学习,鲁哈尼也曾在库姆神学院攻读伊斯兰教法。

鲁哈尼不但在神学院学习过,也出国留学过,在英国格拉斯哥学习过法学,还去过法国,在国外有过长期的生活和经历,对英美这些所谓西方人的思维有深刻的了解,他精通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可以说在学业方面,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属于领袖身边有超强学习能力的人。

鲁哈尼

在外人看来,鲁哈尼显得「文质彬彬」,他的大胡子也给人博学儒雅之感,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是他的表象,真实的鲁哈尼绝不是温室长大的,他的温和立场,是为国家前途着想所显示出的一种姿态。

鲁哈尼「温和」的背后也有强势的一面,他不但是一个老练的政客,更是一个有军事指挥能力的「老将」。

年轻时,他曾经在军队有过相当长时间的历练。他不但是一个政客,更是一个能指挥千军万马有将军。

70年代,他的老师霍梅尼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后,需要对武装力量进行改组,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作,鲁哈尼却做的非常出色,此后,他长期在军事机构任职,积累了日后强大的管理经验和指挥能力。

拉夫桑贾尼

此时,鲁哈尼又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个贵人——拉夫桑贾尼。

拉夫桑贾尼也是霍梅尼的支持者,跟随霍梅尼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他是伊斯兰革命的核心人物,曾经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两次当选过伊朗总统。

拉夫桑贾尼早在当伊朗议会议长的时候,就觉得鲁哈尼是个人才,他们都是霍梅尼的追随者,鲁哈尼也是拉夫桑贾尼可以信任的人,最得力的助手。

在军事方面,鲁哈尼有着超强的实力,8年的两伊战争时期,他都是在军队内担任管理职位,并在1986年担任了伊朗空军总指挥。

在拉夫桑贾尼时期,作为他的得力助手,鲁哈尼担任了「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这个职位非常重要,涉及到国家最高军事决策,秘书这个职位看似不起眼,其实权力很大,基本上是负责这个机构的日常工作,可见拉夫桑贾尼对鲁哈尼有多信任了。

早在2003年,鲁哈尼就出任了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日后伊朗和国际上的主要国家签署了核协议的进程,鲁哈尼功不可没。

他本人也一度以为,随着核协议的签署,伊朗能换来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期,他作为「温和派」的代表人物,这个时期,应该把精力投在经济建设方面上来了,伊朗整个国家需要喘一口气,在过去的被制裁的岁月里,且不说生活有多艰难,即使是伊朗的文学,电影都是比较「沉重」的。

人民希望有一个崭新的生活到来。

内贾德

2003年,鲁哈尼在担任谈判代表的时期,伊朗与英、法、德三国就暂停铀浓缩活动达成协议,伊朗见到了曙光。

2005年,「强硬派」人物内贾德当上了总统。

内贾德以一贯的强势登场,他的上台对鲁哈尼来说是不幸的。

内贾德重启了铀浓缩,使得之前鲁哈尼之前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这还不算什么,就连鲁哈尼的政治生命此时堪忧。

而前总统拉夫桑贾尼的两个儿子被内贾德送进了监狱。

而这一切只是个开始,是送给拉夫桑贾尼的「见面礼」。

最终,内贾德把拉夫桑贾尼也送进了监狱。

鲁哈尼就这样看着内贾德把他的恩师送进了监狱,他一声不吭。

他知道内贾德背后的那个人是哈梅内伊。

那个时期的内贾德对内对外都非常强势,如果鲁哈尼敢为拉夫桑贾尼奔走呼吁的话。那么非常有可能在监狱里陪领导一起干活,接受审讯。

在内贾德执政期间,鲁哈尼一直比较低调,甚至有点司马懿的状态,基本上不问国事,很多事情都以休养的名义推开了。

强硬的内贾德处处和西方对立,即便鲁哈尼如此低调,内贾德依然把他从高位上拉了下来,免去了他两个重要的职位,一个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一个就是伊核谈判代表。只给了他一个国家利益委员会下属的一个战略研究室主任。

从2005开始,鲁哈尼一直在闲职上待着,有时像袁世凯在江边钓鱼,有时又像司马懿在家中养病,总而言之,有七八年的时间,他一直「没干什么事情!」但又准备伺机而动。

2103年,属于他的光芒终于降临。

在伊朗大选之际,低调多年的鲁哈尼忽然复出,他的执政理念赢得了民心所向,最终让他赢得了竞选,当上了伊朗的总统。

彼时,内贾德把伊朗搞的和西方的关系过于紧张,双方几乎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而温和派的鲁哈尼则希望不用武力去对抗西方的「敌视」,希望大家还是要坐到谈判桌上来。

在鲁哈尼的第一个任期,可以说做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便是2015年7月,伊朗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伊核问题六国达成历史性的伊核协议。这个协议让伊朗迎来了发展的曙光。

此后,鲁哈尼频频出国访问,带回了大量的订单,在国际上对伊朗宽松的环境下,伊朗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在鲁哈尼的第一个任期明显的看到,也正是因为他和西方主动「化干戈为玉帛」,赢得了伊朗大众的认可,毕竟被制裁了那么久,大家都想过上好日子。

民意的支持,也让鲁哈尼与2018年继续连任总统。

这里顺便提一句,2017年,前总统内贾德被送进了监狱。

无论这是伊朗的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决定,还是鲁哈尼的「复仇」,也只有内贾德本人在监狱里慢慢回味了。

如果奥巴马多干一届美国总统,也许伊朗能迎来经济腾飞的机会。

对伊朗来说是不幸的,美国选择了特朗普。

鲁哈尼遇到的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特朗普,还有特朗普身边的两个「左右护法」都是对伊朗极度强势的人。

这两人,一个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

调遣林肯号航母到达波斯湾,派遣轰炸机特遣队这是博尔顿努力说服美国上下,达成的决定,这个决定预示着美国对伊朗的黑云压城。

这些轰炸机可不是来闹着吓唬吓唬伊朗的,他们已经开始在中东美国控制的机场进行相关的演习了。目标就是伊朗的核设施,军事要地。

上周四,美国的国家安全助理会议上,传出了美国要派遣12万的大军进入中东,特朗普说这是《纽约时报》搞的假新闻,他们就爱搞假新闻了,《纽约时报》呵呵一笑,说等着我们搞一个更猛的料给你看!

另一个主张攻击伊朗的就是国务卿蓬佩奥。

这小子毕业于西点军校,当过五年的兵,2013年,他在FBI混,当时奥巴马和伊朗签署了伊核协议,决定开始逐步取消对伊朗的制裁,蓬佩奥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破口大骂奥巴马,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是:「奥巴马,这样的合同你也和伊朗签!如果我们不整死伊朗,早晚必被伊朗整死!你这个昏君啊!连这个玄机都看不透吗?」

后来,蓬佩奥等来他的新主人特朗普,跟着特朗普蓬佩奥没少学到如何在国际上保持「大国风范」,他约德国总理默克尔谈事情,等到默克尔率领一班人马前来赴约,他却因为有要事飞走了,这样的事情他办的可不是一两次了,直到前几天遇到了普京,让他也尝到了个中滋味,普京似乎忘记了和他会面的事情,然后忽然想起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已经等了他三个多小时了。

蓬佩奥和博尔顿,这两个人说话都是特朗普爱听的。

现在的特朗普身边似乎已经没有反对的声音了。这一点像马云,任何场合说的话都会被当做「名人名言」来传播,公关部门都不审核一下就往外面放,996刚完,又传来了669 的名言。

当鲁哈尼失去了奥巴马,遇到了特朗普和他身边两个对伊朗虎视眈眈的鹰爪。

这才有了撕毁《伊核协议》的序章。

接着打击伊朗的大锤接二连三的打了过来。

从政治和经济上开始制裁伊朗,每一拳都是见骨见肉,让伊朗深受内伤。

鲁哈尼原本的雄心壮志是带领伊朗发展经济,让国际社会「承认伊朗的权力」,让伊朗做一个不受制裁,有能力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关系,在全球和本地区建立“和平、安全与进步”。

现在看来,他不得不去为经济制裁下的伊朗人民如何生活,以及可能要发生的战争做准备了。

美国此举已经高调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次是动真格的,势必要让伊朗的石油一滴都运不出去。这么憋着伊朗一段时间,伊朗国内的经济必定会崩盘。

哈梅内伊

当下的情况,让鲁哈尼施展的空间有限,且美国对伊朗的这次打击是会毁灭性的。

而令人回味的是,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他的第二任总统期间,两人关系开始变的微妙起来,不像第一届总统任期那么的和谐了。

留给鲁哈尼的时间不多了!

2 阅读:1844
评论列表
  • 2019-05-17 21:35

    好好的为民服务不行吗,偏要去出兵叙利亚,支持胡塞武装,支持哈马斯,签了伊核协议兵还偷偷搞核武,最重要的还让以色列拿到铁证。不让女人读书识字不让女人露脸那些是你自家的事也没人说你什么,偏去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