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命运不由己的土拨鼠才是大多数人的生命轨迹

帅气解说 2025-02-21 16:09:11
命运的拷问

“我命由我不由天!”当哪吒高喊这句话时,许多人心中感到一刺的痛苦。

这句豪言壮语背后,支撑他的却有爱他的家人、有支持他的母亲,还有那个看似不靠谱,但却成为他成功基石的师傅——太乙真人。

哪吒的勇气来源于他背后深厚的支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中那群毫无依靠的土拨鼠,它们标志着那些被命运摆布的普通人。

土拨鼠的无奈与挣扎

土拨鼠们的命运,完全不由自己掌控。

它们的一生只能束缚在一个画好的小圈子内,努力活着已是艰难,又怎敢轻言“我命由我不由天”呢?

这群土拨鼠生活在如同难民营的洞穴中。

它们拥有的乐趣,唯有吃饭,穿着零零碎碎的衣服,而连盛食物的碗都是破破烂烂的。

没有哪吒的背景,没有敖丙的出身,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面对被打翻的饭碗,它们也只能发出一个“啊”的声音,这便是它们微弱的反抗。

作为被压迫的群体,土拨鼠只是一群默默无闻的“打工人”。

在神仙激烈斗争的时候,它们没有勇气去凑热闹。

每天关心的仅是碗里那一点点稀粥,最终却沦落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注定成为炮灰。

当电影镜头转向这群萌态可掬的土拨鼠时,令人感到一种无尽的悲凉,这才是底层人民最真实的写照。

它们的条件恶劣,还时刻面临被打的危险,而它们又做错了什么呢?

社会的沉重现实

某社交平台上,一位用户写道,他曾经不解父亲为何如此卑微、懦弱。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他拼命奔忙,为了家人的安康,为了孩子的微笑,忍辱负重,其实,他所承受的一切都在映照出土拨鼠的命运。

要理解土拨鼠的处境,必须经历一番社会的磨砺,才能彻底地觉醒。

土拨鼠没有主角们的光环,它们的衣衫破烂,连吃饭的碗都是破的,而哪吒有火尖枪、混天绫、风火轮;敖丙则身披“龙鳞甲”。

这群土拨鼠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总是被抓去当炼丹的材料。

它们的爪子是唯一的“工具”,在这处荒野中,最终的命运却是被炼成丹药。

当哪吒来收割它们时,它们正捧着破碗谨慎地进餐。

对抗的毫无胜算,唯一能反抗的就是那一声单音节的“啊”字。

敖丙一出手,这群土拨鼠立刻成了“空中飞鼠”,毫无妖精的法力可言。

反抗的无力

土拨鼠们正是代言底层生活的缩影,许多人便在此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群土拨鼠如同拼命工作的打工人,干着最繁重的工作,时不时还要忍受几句骂声,而受到批评后,它们只能默默承受。

土拨鼠虽身处残酷的环境,却从不发声。

经历社会不公的打击后,它们依然渴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虽然在电影中土拨鼠不是主角,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没有土拨鼠的衬托,哪吒、敖丙的光芒又从何而来?

现实生活同样如此,一部大型机器的运行需要不计其数的螺丝钉,主机再好,没有配件也无法正常运转。

土拨鼠经历了不公的命运,它们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犹如哪吒一样反抗命运的安排。

然而,出身注定了它们无法自由。

可怕的平庸与坚持

土拨鼠们虽然认命,但对未来中依然怀有美好的期待。

尽管条件艰苦,却从未放弃过希望。

大家都是这群无辜的土拨鼠,看似无足轻重,却不可或缺,心怀梦想,只是无力去改变。

即使渺小,却从未放弃,活着也要全力以赴地活着。

愿每个“土拨鼠”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火尖枪”、“混天绫”和“龙鳞甲”。

土拨鼠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们憨态可掬的外表。

这群憨厚的生物让观众不自觉生出怜爱。

面对批评与攻击,它们向来呆愣几分钟后,才突然大叫一声“啊”。

在这严肃的主题中,土拨鼠的存在瞬间化解了严厉的气氛。

当哪吒的混天绫如狂风般席卷而来时,那一刻宛如视觉的盛宴展开。

观众透过令人惊叹的特效,清晰地看见每一只土拨鼠身上的毛发纹路,仿佛大自然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印记。

故事背后的隐喻

再看那些土拨鼠们身上破旧的衣服,补丁处或许阵阵叹息,这些补丁讲述着它们的故事,像是被岁月精心安排。

地上那盛满腐臭南瓜汤的陶碗,连陶碗上的裂纹都分外引人注目,仿佛是经过美术团队精心推敲出来的艺术品。

这种对细节的追求,使得土拨鼠成为工业化制作中的一个典范。

然而,在华丽的表象之下,却包含了无情的现实。

它们被精心雕琢,仿佛艺术品般夺人眼球,但最终命运却无情地将它们消耗殆尽。

哪吒的出生充满了偏见,相较于土拨鼠,他有太乙真人保护。

土拨鼠只有在艰苦的劳作中才能获得一口饭吃,可即便如此,却仍被视为妖精而成为炼丹材料。

在土拨鼠的洞穴中,张贴了《修仙指南》这样的标语。

它们生活得如此拮据,依然相信努力就能到达神仙的境地。

申正道曾说过,“要怪就怪你们是妖”,然而土拨鼠又有什么错?

它们只想吃饱而已,然而最后却沦为被杀戮的理由。

更为讽刺的是,土拨鼠老大的哭泣声令人哭笑不得。

它的外强中干,表白了无数人曾经遭遇的不公。

颓丧的命运

土拨鼠的命运无人关注,像是一群努力生活的人。

他们以为战胜了眼前的困境便是柳暗花明,却不知未来还有更大的压迫在等待。

在大家为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而狂热时,是否有人感到一丝颤栗?

大多数人无法成为命运的主宰,只能像土拨鼠那般随波逐流。

静坐在土拨鼠洞穴的《修仙指南》并未帮助到任何人。

它们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从未质疑、从未反抗,分外安分。

即便杀戮来临,它们只是用短短的“啊”音向命运表示质疑。

无量仙翁美化自己龌龊的目的时,它们依旧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努力不够。

现实生活中,企业裁掉35岁以上员工时,很多人也如同土拨鼠一般,唯恐触及不正规的规则。

追求变革的希望

其实我们与土拨鼠毫无二致,在规则面前明白不合理,却也是沉默的大多数。

如影片结尾东海龙王的感慨:“我已经老了”,而哪吒和敖丙站在一起,坚定地说:“我们正年轻。”

或许,只有年轻一代才能打破这种陈规,不再让土拨鼠沦为炼丹的边角料。

导演的匠心独运使得土拨鼠的集体覆灭成为巨大的叙事反转。

在普遍的社会认知中,土拨鼠与“萌文化”紧密相连,陶冶了一种温情脉脉的感觉。

然而,导演扮演了一位犀利的解剖者,无情地撕裂温情的面纱,让人们一睹背后的残酷现实。

观众走出影院时,不约而同地自嘲“打工人不如鼠”,这似乎一句轻松的调侃,实际上却是一场银幕内外的共鸣。

在影片所建立的世界中,角色们每个人都仿佛拥有着光鲜艳丽的命运。

但是当我们停下脚步,向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望去,就会发现无数如同土拨鼠般的存在。

它们在黑暗中默默无声,啃食着命运的残羹冷炙,生存着。

手中所盛的,不仅仅是南瓜粥,而是时代的焦虑与荒谬的现实。

这焦虑是无数小人物在社会重压下艰难喘息的表现,而荒诞则是命运无常的写照,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尋找希望的光芒

或许,我们真正追寻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义,并不在于成为哪吒那种天选之子,与命运抗争。

哪吒的超凡能力是令人钦佩的,他能够与命运开展惊心动魄的对抗。

然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应关注的,是土拨鼠眼中闪烁的那一丝希望的光芒。

那束光虽微弱,却无比坚韧。

它是土拨鼠在苦涩命运面前,顽强倔强的象征,包含了对命运的不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黑暗中努力探寻光明的勇气。

这才是现实生活中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握有的,与命运进行对抗的力量。

0 阅读:13

帅气解说

简介:陈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