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刘玉书何德何能,竟被举荐为布政使?”
众人皆知刘玉书出身豪门却智商低下,买了个小巡检官职,在官场毫无亮眼表现。
谁能想到,一场午门谢恩的偶遇,以及一封两广总督的书信,就此扭转了他的命运,让他平步青云。
在无锡城,那是一片繁华喧嚣之地,商贾云集,车水马龙。
刘玉书的家族,堪称这座城的巨擘,府邸恢宏气派,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家族的昌盛。
街头巷尾,店铺林立,其中半数竟都归属于刘家,家族的财富如滔滔江水,源源不断。刘玉书出生的那天,府邸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父亲刘老爷满心欢喜,眼神中满是对这个新生命的期待,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更加辉煌的模样。
在那个时代,教育是家族传承与兴盛的关键,刘老爷深谙此道,当即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为儿子打造最顶级的教育环境。很快,刘老爷广发请柬,遍邀天下名师。
那些在学术、文学领域声名远扬的大儒们,怀揣着对刘家丰厚酬谢的期待,也带着一展学识的抱负,纷纷踏入了刘家大门。
一时间,刘家的私塾内,鸿儒齐聚,墨香四溢。

然而,命运似乎跟刘老爷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随着刘玉书一天天长大,问题逐渐暴露无遗。
那些先生们,起初还带着十足的耐心,摇头晃脑,一字一句地教授着最简单的文字。
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刘玉书就像一块顽石,始终难以开窍。
一个简单的“人”字,别的孩子一眼便能记住,他却总是歪着头,目光迷茫,怎么也学不会。日子一天天过去,刘玉书长到了十四五岁,身形愈发高大,可他的智商却仿佛被禁锢在了幼童时期。
先生们在书房内摇头叹息,对着刘老爷连连摆手,言辞间满是无奈:“老爷,这孩子,实在是……实在是难以教化啊。”
刘老爷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手中紧握着刘玉书写的那歪歪扭扭、错字连篇的课业,手微微颤抖着。
他看着眼前这个憨厚到有些傻气的儿子,心中的期望如泡沫般一点点破碎。夜晚,刘老爷独自坐在庭院中,望着天上的明月,眉头紧锁。
家族的未来,儿子的前程,像两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他深知,这样的儿子,莫说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便是在生意场上,也必定是一败涂地。
若是留下万贯家财,以儿子这智商,怕是用不了多久,便会挥霍殆尽。
刘老爷的眼神中满是忧虑,却又带着一丝决绝,在这寂静的夜晚,他必须为儿子的后半生做出抉择。
买官!没想到,这一举动,儿子命运的齿轮便开始了转到。终于等了二十年,九品芝麻官刘玉书等到了上任的消息。
那封来自京城的公文,在刘老爷手中被反复摩挲,像是在确认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对于刘玉书而言,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明确的方向,尽管前路未知,但他那懵懂的眼神里,也隐隐透露出一丝新奇与期待。启程前往京城谢恩的那天,刘府上下又是一番忙碌。
家仆们忙着整理行装,刘老爷则在一旁细细叮嘱,眼神中满是担忧与不舍。
“儿啊,到了京城,万事都要小心谨慎。午门谢恩,那是天大的规矩,切不可出半点差错。”
刘玉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嘴里含糊地应着。
一路颠簸,刘玉书终于抵达了京城。
京城的繁华让他有些眼花缭乱,车水马龙间,人们行色匆匆。
可他无心欣赏这一切,心中只牢记着父亲的嘱托,径直朝着午门而去。

到了午门之外,他看到了那威严高耸的宫门,红墙黄瓦,在日光下闪耀着庄重的光芒。
周围已经有不少前来谢恩的官员,他们身着官服,神色肃穆。
刘玉书也赶紧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学着旁人的样子,跪在了地上。此时,天空却突然阴云密布,转眼间便下起了倾盆大雨。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地上,溅起高高的水花。
其他官员见状,纷纷起身,跑到一旁的屋檐下躲避。
刘玉书却依旧跪在原地,雨水顺着他的脸颊不断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
他的眼神中没有一丝犹豫,仿佛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遵守规矩这一件事。“嘿,你这人怎么这么傻?这么大的雨,还不赶紧躲躲!”
一个路过的衙役实在看不下去,冲着刘玉书喊道。
刘玉书抬起头,看了看衙役,又看了看午门,摇了摇头,说道:“我是来谢恩的,规矩不能坏。”
衙役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去。就在这时,一位王爷进宫路过此处。
他坐在轿子里,透过轿帘的缝隙,看到了雨中独自跪着的刘玉书。
王爷心中一动,不禁好奇起来,便命人停下轿子,派人去打听情况。
当得知这是一位即将上任的广东会来前巡检,因官职太小,旁人都劝他不必前来谢恩,可他却坚持遵守规矩时,王爷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多少年没见过这般实心眼的芝麻官了。”王爷轻声自语道。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刘玉书依旧跪在雨中,他的身影在雨中显得有些单薄,却又透着一股莫名的执着。
这场雨,仿佛是命运对他的一次考验,而他,正以自己的方式,倔强地回应着。刘玉书在午门谢恩完毕,便怀着对新官职的憧憬,马不停蹄地赶往广东赴任。
一路上,他坐在颠簸的马车里,脑海中时不时浮现出父亲那殷切的目光,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当这个官,不让父亲失望。终于到了广东,他的第一站便是拜见两广总督。
总督府门前,守卫森严,刘玉书望着那气派非凡的大门,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他整了整身上并不十分合身的官服,深吸一口气,抬脚迈进了大门。此时,两广总督正坐在书房内,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脸上神色莫测。
他听闻刘玉书前来拜见,心中不禁一动。
自从王爷那日提及刘玉书后,他便一直对这个小巡检充满好奇,今日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刘玉书被领进书房,见到总督大人,连忙跪地行礼。
总督打量着眼前这个略显憨厚的年轻人,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刘巡检,听闻你去午门谢恩了?”总督开口问道,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上位者的威严。刘玉书抬起头,眼神清澈,老老实实回答:“回大人,是,按规矩理应谢恩。”
总督微微点头,又接着问:“那午门之上,可曾遇到什么特别之人或事?”
刘玉书挠了挠头,仔细回忆着,半晌才道:“回大人,那日下大雨,小人一直跪着,后来有个衙役让小人躲雨,小人没躲。再后来,好像有个王爷路过,派人问了小人几句。”总督心中一紧,他原以为刘玉书与王爷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关系,可听他这般实诚的回答,又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决定再试探一番,便话锋一转:“刘巡检,你可知这官场之中,最要紧的是什么?”
刘玉书愣了愣,想了想,说道:“回大人,小人觉得是守规矩。”
总督听了,不禁轻笑一声,这回答看似简单,却又让人难以捉摸。接下来的日子里,总督时不时会找刘玉书过来问话,每次刘玉书都是那副憨憨的模样,回答问题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
总督越发觉得这个小巡检有趣,可也始终无法确定他与王爷的真正关系。时光匆匆,半年多一晃而过。
忽然,王爷寿辰的消息传来,整个官场都开始忙碌起来,各地官员纷纷绞尽脑汁,准备给王爷送上一份厚礼,以表忠心。

两广总督也不例外,他在书房内踱步沉思,想着该送什么礼物才能既彰显诚意,又不落俗套。正发愁间,他的目光落在了书桌上的一份公文上,那是刘玉书近日呈上的一份巡检报告。
看着报告上那歪歪扭扭却又一笔一划的字迹,总督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叫来师爷,低声吩咐了几句。没过多久,一封书信和一份精心准备的大礼便交到了刘玉书手中。
总督亲自对刘玉书说道:“刘巡检,此次王爷寿辰,本督准备了份贺礼,你替本督送往京城。这一路上,你要小心谨慎,切不可有半点闪失。”
刘玉书接过东西,用力点了点头:“大人放心,小人一定办好。”于是,刘玉书又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这一次,他的背上背着两广总督的重托,心中满是忐忑。
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只觉得命运的齿轮似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动,而他,正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其中。刘玉书一路舟车劳顿,再次踏入京城。
这京城的繁华,于他而言依旧是那般陌生而遥远,可他无暇顾及周遭,满心都是此次送寿礼的重任。
怀揣着两广总督的书信与沉甸甸的大礼,他直奔王爷府而去。

王爷府前,门庭若市,各地官员派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都眼巴巴地等着能将自家主子的心意呈到王爷面前。
刘玉书站在长长的队伍里,看着周围或衣着光鲜、或神色焦急的人们,心中愈发紧张。他紧紧地护着手中的礼盒,仿佛那是他全部的依靠。终于轮到刘玉书进入王府。
他小心翼翼地踏入那朱红色的大门,穿过气派的庭院,来到正厅。
厅内,王爷高坐于主位,身旁簇拥着一众宾客,欢声笑语不断。
刘玉书上前,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礼,呈上总督的书信与寿礼。王爷打开书信,目光扫过那满纸对刘玉书的夸赞之词,微微皱眉,努力回想眼前这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刘玉书见王爷神色疑惑,便鼓起勇气,将午门谢恩那日的情形简单复述了一遍。
王爷这才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别样的神情。恰在此时,一位大臣上前,笑着对王爷说道:“王爷,此次广东布政使一职空缺,听闻各方都在举荐人选,不知王爷心中可有合适之人?”
王爷微微沉吟,目光再次落在刘玉书身上,脑海中浮现出他在雨中跪地的模样,以及两广总督信中对他的称赞。“本王倒是觉得,这刘玉书刘巡检,为人忠厚老实,又守规矩,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王爷的声音在厅内响起,一时间,众人皆惊。
大臣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都对王爷这突如其来的举荐感到意外。
毕竟,刘玉书不过是个小小的巡检,毫无政绩可言,在这错综复杂的官场晋升体系中,实在是太过籍籍无名。“王爷,这刘巡检官职低微,骤然提拔为布政使,恐难以服众啊。”
一位老臣忍不住站出来进谏。王爷脸色微沉,却并未发怒,只是缓缓说道:“为官之道,德行为先。
这刘玉书虽官职小,但其品行操守,本王亲眼所见。本王相信,假以时日,他必能胜任。”厅内一时陷入沉默,众人虽心中仍有疑虑,却也不敢再言。
刘玉书更是如坠梦中,听到王爷举荐自己,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他连忙再次跪地,声音颤抖着说道:“王爷厚爱,小人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王爷所望。”就这样,刘玉书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迎来了命运的巨大转折。
从一个智商不高、被众人视为憨傻的小巡检,一跃成为广东布政使。
消息传出,官场震动,有人嫉妒,有人不屑,可更多的是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刘玉书离开王府后,独自一人走在京城的街头。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他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未来的官场之路将会如何艰辛,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担得起这重任。
但此刻,他只想将这个好消息尽快告诉远在家乡的父亲,让父亲为他感到骄傲。
命运的齿轮在不经意间,为他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而他,即将踏入那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世界。此所谓:有福之人,不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