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抹布,1克可释放650万个微塑料,恐伤肝肾,几乎家家在用

元梅儿 2025-02-21 16:50:27

在家庭的厨房角落,有一种看似平常却隐藏着诸多秘密的物品,那便是清洁海绵。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用到它,然而却鲜有人清楚它的具体构成。

清洁海绵,又被称为纳米海绵、魔术擦。它是一种由聚三聚氰胺 - 甲醛聚合物组成的聚合物海绵。这种海绵最初在民用、建筑以及航空工业等领域,是被用作阻燃剂和噪音消减剂的。但时光流转,本世纪以来,它的角色发生了奇妙转变,因为它在处理水和溢油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效果,于是渐渐取代了抹布,成为人们洗碗时的得力助手。

清洁海绵虽好用,却如同白璧微瑕,存在一个极为明显的缺陷——容易磨损、破裂。就在去年,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有了惊人的发现,磨损的清洁海绵可能潜藏着巨大的问题。

研究发现,清洁海绵每磨损1克,竟会释放出多达650万个微塑料粒!这项成果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研究人员从市面上购入了国内常见的三种白色清洁海绵,这些海绵皆来自常见的家用清洁品牌。经过光谱分析发现,不同品牌的海绵结构相似却不完全相同。而进一步的探索揭示出更多令人深思的现象,在没有任何磨损的情况下,海绵的质量也会减少1.8 - 4.0%,这背后是微塑料纤维和甲醛的溶解与挥发在起作用。当海绵被粗糙的金属表面磨损后,其质量锐减,减少幅度达到4.9 - 8.7%。LSM成像的结果更是直观地呈现了这一情况:清洁海绵每损失1克的质量,就会产生240 - 1010万的微塑料纤维。经过归一化计算后,清洁海绵每克磨损大约会产生650万微塑料纤维,这个数字相当惊人,几乎和24小时机械搅拌口罩释放出的微塑料纤维数量相当。若将视野扩展到全球,情况更是不容乐观。研究者依据亚马逊与eBay的数据预估,全球至少有7.5吨的清洁海绵在售卖,就算这些清洁海绵仅磨损10%,全球也会释放出4.9万亿个微塑料纤维。这只是线下销售数据难以统计情况下的估算,若统计完整,这个数字恐怕会更加恐怖,微塑料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峻。

微塑料,这个长度小于5毫米的微小塑料碎片,主要源于各种塑料制品的分解,自2004年被《科学》杂志提出概念后,就如同幽灵一般悄然闯入我们的生活。

很多人会觉得微塑料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小恶魔,看似并不可怕,毕竟不像某些疾病能立刻给人带来直观的威胁。可事实上,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就像一场无声的暴风雨,在日积月累中悄然发生。

大脑会深受其害,研究表明,微塑料颗粒进入人体后,短短2个小时就能穿过血脑屏障闯入大脑。一旦进入大脑,这些微塑料颗粒就像埋下的隐患,可能会引发炎症、神经紊乱,还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几率。

肝脏也不堪其扰,李兰娟院士团队发现,微塑料会侵袭肝脏,破坏血清抗氧化活性,进而导致肝脏病变。

肠道也未能幸免,研究发现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粪便中的微塑料颗粒是健康受试者粪便的1.5倍,而且IBD患者体内微塑料含量越高,腹泻、直肠出血以及腹部绞痛等症状就越明显。不仅如此,在人类的血液、大脑、肠胃、心脏和胎盘等部位都检出了微塑料,它已经无处不在。

2019年《Nature》上发表的研究指出,一个人每小时可能会从衣服、空气中吸入16.2个塑料碎片,每周约摄入3000个微塑料颗粒,这相当于每周吃掉一张信用卡大小的塑料。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微塑料的摄入呢?以下5点需牢记。其一,不用塑料袋装熟食。在外吃小吃或打包食物时,应避免使用塑料袋,因为很多塑料袋属于再生塑料袋,高温和油脂作用下,其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析出并转移到食物中,而且食物温度越高、油脂越多,有害物质析出量就越大。其二,不加热塑料制品。高温下塑料中的化学物质会加速分解,从而增加微塑料析出风险。微波炉加热塑料制品时,水分子振动生热会对塑料容器产生压力和摩擦,使塑料破裂剥落,剥落的塑料颗粒就会混入水中和食物里,所以打包食物最好转移到餐具中再加热。其三,少穿合成纤维的衣物。像衣服、地毯和家具等,尽量选择棉、麻、丝和毛等天然纤维材质,这样能有效减少室内微塑料的脱落。其四,少吃超加工食品。超加工食品通常包装繁多,包装越多,食物受微塑料污染的风险就越大。其五,水烧开后多沉淀一会。广州医科大学与暨南大学联合研究表明,将硬水烧开,简单过滤就能去除80%以上的微塑料或纳米塑料,所以烧开的水要多沉淀一会儿,尽量倒掉底部不喝。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更换厨房里那存在隐患的海绵擦,可以选择丝瓜络或者普通抹布。我们不能再对清洁海绵释放微塑料这件大事掉以轻心,毕竟健康就像一座精美的大厦,需要我们精心守护每一块基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则关乎我们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必须从源头上杜绝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侵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微环境,让家成为真正的健康港湾,让我们的身体远离微塑料带来的潜在危害。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