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版“樊胜美”!河南女子卖饼12年为弟买房买车,直言很开心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1-24 04:00:46

“等我弟弟结婚了,我再考虑自己。现在挣的钱都在父母手里,三四年都没舍得添过一件新衣服……”

2023年11月,安徽潘女士因为卖饼12年挣钱给弟弟买车买房冲上热搜,被一众网友戏称为“扶弟魔天花板”。为了让家人过上好生活,33岁的她至今单身,一年到头都很少休息。

人们都感到疑惑,潘女士即便背负骂名也要坚持“扶弟”,到底是被迫还是心甘情愿?

令人难评的“扶弟魔”姐姐

潘女士的弟弟与她相差5岁,出生于1995年,大专毕业后跟人学了几年修车。后来为了找工作,他又孤身来到南京闯荡,然而学历低却让他处处碰壁。

作为一手将弟弟拉扯大的姐姐,潘女士不忍看着弟弟如此颓丧,何况干修车也的确没前途。既然在外不能出人头地,还不如让弟弟回老家帮她看门店,这样找对象也更有底气。

潘女士

于是弟弟刚回来,潘女士就大手一挥,将自己的烧饼店交给他经营。乍一看姐姐照顾弟弟没什么毛病,但也有不少人吐槽潘女士的无私精神,她弟弟又不是残疾人,干嘛事事都靠姐姐?

要知道,潘女士让给弟弟的这家店可是12年的老店,每月收入都在4万左右。弟弟好歹是大学毕业,即便回老家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可潘女士却明显有些操心过度了。

潘女士33岁了,多年来一直都没结婚,满腔心思都扑在家人身上。比起自己的终身大事,这位90后姑娘更希望弟弟能快点成家立业,她曾面对镜头忧心忡忡的念叨:

“弟弟的年纪不小了,对象还没着落,我们都着急。母亲头发都急白了,只有自己家里好了,我才能好。”

潘女士的弟弟

要想结婚就得有房子和车,潘女士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又拿出积蓄开了新店。每天凌晨4点起床,忙到晚上11点多才能睡觉,这一坚持就是整整四年。

日复一日的起早贪黑干活,这是潘女士每天的生活状态,她几乎没给自己留下休息的时间。但也正是靠辛勤劳作,潘女士积攒了一百多万的存款,这些钱都准备用于给弟弟买房。

潘女士为此花了很多心思,她到处转了不少地方,最后相中了一款50多万的大房子。等把父母和弟弟都接到新房、弟弟结婚之后,潘女士才会认真考虑自己的婚姻。

实际上,潘女士在此之前已有一段婚姻,婚后夫妻俩一起到常熟卖烧饼。2018年,潘女士和丈夫带着5岁的儿子回到老家,开了一家主卖烧饼和牛肉粉丝的小吃店。

可好景不长,小吃店的生意刚有起色,潘女士和丈夫就突然离婚了。尽管潘女士没有明示具体原因,但明眼人都能猜到是和她弟弟有关,毕竟谁敢跟一个“扶弟魔”姐姐共度余生呢?

潘女士的确是合格的姐姐,宁肯自己吃苦也不让家人受罪,这种奉献精神令人钦佩。然而一旦步入婚姻,蒙受她帮助的弟弟无疑会变成“拖油瓶”,注定要诱发不少后患。

试着想想,如果遇上像潘女士这样“一心为弟”的女人,夫妻双方的家庭关系是否会失衡?因为自家苦,所以有什么好的都想留给娘家,天底下哪会有男人能承受的住?

因此很多人都规劝潘女士,别在“扶弟”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顾家更要学会顾自己。自我牺牲式付出是个无底洞,等到弟弟真正找到对象,办婚礼、带孩子等等早晚会将她榨干。

网友评论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舆论,潘女士却表示毫不在意。她直言“生活是自己的”,外界不理解自己的作法没关系,对于“扶弟魔”这个绰号她更不会放在心上。

潘女士的执迷不悟,摆明了她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弟弟以后肯定不会辜负自己的付出。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被姐姐精心呵护的弟弟就一定能做到知恩图报吗?

在弟弟的印象里,姐姐潘女士做事雷厉风行,比男人还要吃苦能干。而面对网上的争议,弟弟坦言自己并不想“吃白饭”,他也有在帮姐姐经营门店。对于姐姐,弟弟一直心怀感激。

“姐姐从小到大照顾我,为我做了很多事情,对我特别好。我也很感谢姐姐,不会忘记姐姐的恩情,希望她能早日找到合适的另一半。”

关于潘女士的婚姻问题,弟弟表示他与父母都很上心,也没少托人给她介绍对象。奈何潘女士家庭责任感太重,眼下除了弟弟和父母压根不想谈,家里人也不敢太难为她。

弟弟回老家后,潘女士又陆续开了两家门店,弟弟每天都会跟她一起忙到晚上8点多。人们纷纷为潘女士感到担忧,她一味溺爱的帮扶弟弟,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何时才是个头?

从本质上看,潘女士觉得弟弟幸福她就幸福,何尝不是一种对父母的愚孝。她放弃了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将身心束缚在名为家的囚笼中,怎么可能会真的过上安稳的生活!

或者换个角度来看,潘女士的弟弟如果真的感恩她,为什么买房买车不自己拿钱?好歹学了修车这门技术,只要在店里踏实干几年,自食其力搞定这些不是更好吗?

网友评论

这便是大众和潘女士思想上的偏差,潘女士放弃个人想法追求家庭利益,可旁观者却希望她放弃委屈求全。无休止的牺牲不会有好结果,可对于执迷不悟的潘女士,谁又劝的动呢?

“扶弟”之路的源头

潘女士是标准的90后,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如果要追溯潘女士走上“扶弟”之路的源头,她的贫苦家庭首当其冲。

潘女士的父亲是个病秧子,同时罹患血栓堵塞、内风湿等多种疾病,连体力活都干不了一点。她家虽然有十几亩地,但微薄的收入也无法养活全家老小,多数还是靠到处借米过日子。

贫苦的家境面前,16岁的潘女士选择外出打工,初中毕业就去了江苏。18岁那年,她离开服装厂来到常熟,一个商贩教会了她做烧饼的本事。自此后 ,潘女士一直在当地卖烧饼。

2012年,潘女士结婚后将父母都接到常熟,母亲去了一家工厂上班。由于父亲体弱,潘女士隔三岔五就得带他去大城市看病,几年下来消耗了她不少积蓄。

一边是多病的老父亲,一边是无依无靠的小弟,作为长女的潘女士成了全家的“顶梁柱”。为了多挣钱,她特地找人学习做牛肉粉丝,这才让门店始终保持源源不断的客流量。

靠着多年打拼,潘女士成了坐拥多家门店的“女强人”,可她仍不敢松口气。即便取得如此成就,她一心依旧记挂着二十出头的弟弟,尽己所能地替父母分担压力。

在农村,像潘女士弟弟这样没车没房的单身汉,找对象难如登天。潘女士极其看重亲情,自然不能对弟弟袖手旁观,遂而踏上了“扶弟魔”这条不归路。

有网友替潘女士惋惜,明明能靠自己的本事脱离原生家庭,非要把自己跟家庭绑到一起。为了不辜负父母期望,她努力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个好姐姐,可家人会关心她是否幸福吗?

潘女士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可她依旧将钱都上交给父母,独自养活着年幼的儿子。舍得花几十万给弟弟买房车,自己却三四年都没买新衣服,旁人是该对她同情还是鄙夷呢?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俗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潘女士的行为让人理解但不支持。亲人之间互助互爱没错,可无止境的自杀式付出,恐怕早晚都会将她推向痛苦的深渊。



参考资料

【1】极目新闻《“卖饼12年给弟弟买房买车”当事女子:不在意扶弟魔说法,家里好我才能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0658555869275500&wfr=spider&for=pc

【2】热点新闻《回顾:扶弟魔天花板!90后女子卖烧饼12年赚100万给弟弟买房买车娶媳妇》https://kan.china.com/qd/mkan/article/5202221.html

0 阅读:0

渺远的云娱乐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