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27日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已是冬季,整座城市被一层白雪所覆盖,看上去和往日并无差别,然而城市远处的总统府“阿明宫”(Tajbeg Palace),整栋建筑却不时腾起滚滚黑烟。风暴-333行动刚刚结束,阿明总统领导下的阿富汗政府已不复存在了。指挥官奥列格·巴拉绍夫整个人都瘫在了地上,将手中的AKS-74U扔到了一边。
作为刚刚成立的、阿尔法部队的指挥官,多年的经验让巴拉绍夫明白,自己的部队伤亡一定不会小。事实上,之前,刚刚来自2200多名阿富汗政府军的火力几乎压制住了他们只有54人的突击队。尽管有520名来自格鲁乌第154特种作战穆斯林营的士兵和第345独立空降团的87名空降兵作为支援,但几乎所有的作战都需要阿尔法的54人完成。不过,出乎这位指挥官的意料,这是一次空前成功的作战:在完成目标的同时,他们付出了极低的代价。尽管80%的队员受伤,但其中仅有5人死亡——防具在此战的作用也体现的淋漓尽致,空降团和穆斯林营皆未配发防具,总计死亡15人,反而是阿尔法的三倍。
电焊元祖;TIG PSH-77
三级头这可以挡住一发AKM,却挡不住一发十字弩的玄学头盔,总是被玩家调侃的对象。“头盔里最强的那种,遮住了正面。因为爱情里想要站得稳,有些事必需视而不见。”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我前面讲了个阿富汗战争中的特种作战行动和三级盔有任何关系吗?关系大了,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所开发的任何一种“电焊盔”,都和出现在风暴-333中的、TIG公司所生产的钛合金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的主角——“三级头”,它和冷战苏联时期的特种部队装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头部防具出现了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凯夫拉复合头盔,其代表作有盔型和纳粹德国M35头盔有异曲同工之处的PASGT;另一种则是钛合金头盔,比如和摩托车头盔极为相似的、由瑞士TIG所生产的PSH-77。前者逐渐发展,成为主流,装备就大多数军队;后者在当时被大量特战和特警单位所青睐,包括德国的GSG-9都采用了该公司生产的钛合金盔。相对于凯夫拉头盔来说,钛合金头盔的优势之一就是没有保质期,这玩意传给你的孙子都没问题。
手持MP5A2,头戴TIG PGH-77的GSG-9队员
苏联人当时正在为没有合适的头盔所烦扰,现有的ssh-68明显不能满足阿尔法特战部队的要求,看到西方开始装备该型头盔,便从瑞士引进了该型头盔以满足特战需要。PSH-77防弹等级达到GOST2级标准,即可以在5米的距离上挡住托卡列夫手枪(国内仿制品被称为“五四式”)发射的钢性穿甲弹。
PSH-77最早见于风暴-333行动中,被认为在突袭中为队员提供了足够的防御。大部分的在阿富汗作战的阿尔法列装了TIG头盔,但并没有标志性的面罩,可能是因为面罩妨碍了视线。值得一提的是该头盔的通讯系统来自西德,并在话筒上明显的标注了出来。苏联最强大的特战部队的头盔竟然来自敌方阵营?这就如同我军制式头盔在某些电视剧里变成了美军使用的FAST头盔,实在是过于滑稽。
该照片被认为是阿尔法最早的照片之一,其头盔皆为TIG PSH-77
来自西德的通讯配件,这很不苏维埃
身穿黄花迷彩“阿富汗卡(Afghanka)”作战服的阿尔法部队成员在阿富汗
在苏联时代后期,KGB的工程师改装了该型头盔,按照军队使用习惯将PTT开关(PTT,即Push to Talk的缩写,可以理解为“一键通话”)移至左侧,将话筒移至右侧,更换了内部悬挂并拓宽了面罩的大小。这时,该型头盔可以被认为已是另外一种型号,统一被称为Soviet Tig。该盔直至21世纪都在服役,但其出场率最高的时候依旧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刚独立之时。
1993年炮打白宫(宪法危机)中的、头戴Soviet TIG的阿尔法部队成员
苏维埃的山寨货;K6-3及其变种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第一次有了合身的头盔。有了能保护自己一辈子的头盔。两件快乐的事情重合在一起。而这两份快乐,又给我带来更多的快乐。得到的,本应该是梦境一般幸福的时间……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脱离白学现场,我们不难想象KGB上层人物的心情。苏联现在的头盔难堪大任,而继续进口西方的头盔又有损于苏维埃的尊严。可供选择的选项并不多,而苏联人做出了他们的选择:仿制。
山寨工作开始于八十年代,在那时,仅有瑞士的TIG和奥地利的Ulbrechts可制作钛合金头盔。看到钛头盔在阿富汗的表现后,苏联的钢铁研究所(NII Stali)迅速开发出了制造冲压钛头盔的能力。在PSH-77的基础上,他们开发出了k6系列,这个系列最早的头盔和PSH-77的唯一区别只有面罩。在PSH-77的面罩的左下方和右下方有两个缺口以方便抵肩射击时的瞄准,而k6则完全是圆的。同时k6没有通讯装置,而PSH-77拥有来自西德的通讯系统。
现代苏/俄特种部队头顶K6-3
在九十年代,芳纶纤维的发展使得头盔的厚度和重量进一步减小。钢铁研究所进一步改进了k6,开发出了“阿尔金(Altyn)”。阿尔金本身是俄罗斯帝国时代的一种货币,因为其厚度和该头盔十分接近而被代指该头盔。平边面罩、橡胶边框及包边、棱型卡条、左侧PTT开关和7针通讯是阿尔金最著名的特征。在别斯兰事件中,该盔频频出现,几乎成为了最精锐俄国特种部队的象征。
别斯兰事件中一名阿尔法B队(Vympel)队员
别斯兰纪念碑上的“阿尔金”头盔和VSS狙击步枪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联年代,所有的电焊盔都只供给KGB旗下的部队,内务部(MVD)使用的是西瓜盔(STSH-81)。在进入俄罗斯时代后,MVD有些眼馋KGB的头盔,就引进了一批加装了通讯装置的K6-3。因其首先装备了MVD旗下最精锐的山猫小队,其加装了阿尔金的通讯系统后便被称为山猫-T。
俄罗斯内务部特别即时反应单位(SOBR)的山猫头盔
21世纪后,复合材料头盔大行其道,各国钛合金头盔纷纷退役。俄罗斯也开发了自己的ZSH系列复合头盔,但上述头盔依旧在部分偏远的FSB分队中服役。不可否认的是,像K6这类头盔依旧可以满足反恐需要,钛合金头盔用巨大重量和体积换取了最大程度的保护。作为一代经典,和钛合金大盾一样是每一个苏俄军品玩家梦寐以求的圣物。
似是而非;绝地求生中的“三级头”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绝地求生的头盔到底是上述头盔的哪一款?它几乎拥有上述头盔的所有特征但又不太一样:圆圆的面罩,左侧的PTT开关盒,金属螺丝外露的面罩,无话筒,背面没有连接对讲机的盒子和黑色的盔体。多种相互矛盾的特征让人根本分不清它到底是哪个型号。圆面罩可以排除任何TIG PSH-77的可能;左侧PTT开关盒则从未出现在K6;而其面罩却是K6的形状,排除了阿尔金;缺失的话筒让人只能排除K6;黑色的盔体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到山猫-T。
右侧无话筒,面罩金属螺丝外露,无包裹
左侧PTT开关盒清晰可见
背面无连接盒
总的来说,没有任何一款现实中的“电焊盔”和绝地求生的三级头一样。蓝洞有可能是为了规避版权,也可能只是在建模时没有严丝合缝地来。但一定要强行辨认的话,只能说是山猫-T的变种盔。
纯黑色的盔体只有山猫-T有,而面罩的款式和K6——也就是山猫-T的原型盔——是一致的。鉴于K6从来就没有通讯装置,左侧的PTT进一步减小了三级头是K6的可能性。内部悬挂和填充物无法看到,故只能断定为没有话筒,没有连接器的山猫-T。根据以上推测,估计这顶头盔还没在流水线上完成组装就匆匆投到了岛上。
结语
苏俄的“电焊盔”一路从1979年的阿富汗走到2003年的别斯兰,一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如今竟因一款游戏突然暴露在聚光灯下。在淘宝闲鱼上、关于阿尔金和K6盔的提问中,总是有人在刷三级盔,让卖家烦不胜烦,也让不少俄毛军品玩家感到自己受到了冒犯。这顶“三级头”,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吃鸡的可能性变得更高,更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看到“电焊盔”就刷“三级头”,问它在现实中是不是可不可以挡住一枪98K,实则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针对这些人,而是希望读者能在和同学开黑的时候,告诉他们三级盔实际上是有一种有缺陷的苏/俄制头盔——山猫-T,然后看着他们一脸懵逼的表情去给他们科普,心中暗爽不已。
中国的头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