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山之战多惨烈?阿桂督清军四面围攻,苏四十三暴动军全部战死

红炉铸铁史 2025-01-16 17:07:25

世人都知道乾隆年间的新老教之争,却鲜少有人知晓,在这场宗教冲突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段震惊朝野的悲壮战事!

那一年,在甘肃兰州城外的华林山上,一场惨烈的厮杀正在上演。清军数万人马,重重包围了苏四十三率领的数百名撒拉族勇士。他们在断粮断水的绝境中,依然以惊人的毅力抵抗着清军的围剿。

面对清军的荷兰红夷大炮和四川藏羌番兵的猛烈进攻,这支孤军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血战?为何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他们宁死不降,直至最后一人?这段尘封的历史,背后又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新老教争端的爆发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青海循化地区的天空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定匠庄的茶馆里,几名老教教众正高声谈论着最近发生的事。他们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变得愤怒起来。原来,新教首领马明心近来在各地宣扬新教理念,声势日盛,已经有不少老教信徒改投新教。

就在这时,一群新教信徒推门而入。双方目光相对,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弥漫开来。不知是谁先动的手,转眼间茶馆内就扭打成一团。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就像是一颗火星,很快就在循化地区燃起了一场席卷全境的大火。

正月十三那天,新教首领苏四十三得知清水工东庄的老教信徒正在召集人马,准备袭击新教村寨。他当即召集了一千多名新教信徒,手持各式武器,直奔清水工东庄而去。

到了东庄后,苏四十三先是派人喊话,要求老教头目出来谈判。但对方不但拒绝,还朝新教信徒射箭示威。苏四十三见状,一声令下,新教信徒们呐喊着冲入东庄。这一战,东庄的哈户长、韩三十八等老教头目全部被擒。

这场胜利让苏四十三看到了希望。他随即率领人马,转战下白庄、红庄、张哈庄等地。每到一处,他都先派人喊话,要求老教信徒放下武器投降。若是对方拒不投降,他便率众强攻。短短数日之内,多个老教村寨相继被攻破。

正当新教势如破竹之际,循化厅游击胡松阿带着一队清兵赶到了现场。他本该秉公执法,调解教派纷争。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胡松阿不但偏袒老教,还扬言要严惩新教信徒。

消息传到河州府,当地官府立即派出副将新柱,带着一队人马前来"弹压"。新柱到了北白庄后,不分青红皂白就痛斥新教滋事。他甚至当众叫嚣:"新教若不遵法,我当为汝老教做主尽洗之!"

这番话无异于火上浇油。正在跪迎的新教信徒们顿时怒火中烧。他们万万没想到,朝廷命官不但不主持公道,反而如此明目张胆地偏袒老教!

这一天是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一日。当夜,苏四十三召集众人商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诉说着多年来受的委屈和不公。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个重大的决定已经做出——扯旗反清!

这一夜,注定要载入史册。就在新柱和他的亲兵们沉沉睡去时,数百名新教信徒悄悄包围了他的住处。随后,他们一拥而入,乱刀将新柱砍死。第二天一早,他们又攻入起台堡,知府杨士玑也在这场暴动中被杀。

至此,新老教之争彻底演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这场起义,让整个西北大地为之震动,也让远在京城的乾隆帝坐立不安。谁也没想到,一场教派纷争,竟会演变成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

二、从宗教冲突到反清起义

杀死新柱后的第二天,苏四十三立即召集两千名新教信徒,向河州城发起进攻。河州城内的清军虽有准备,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暴动军,仍然难以抵挡。战斗从早晨打到黄昏,城头上的守军伤亡惨重。

这一仗打得极为激烈。暴动军中的韩二个率领一支敢死队,冒着箭雨冲向城门。就在他们即将攻破城门时,城头上突然传来一声震天炮响。韩二个不幸被炮弹击中,当场阵亡。

失去了得力战将,暴动军并未退缩。他们用绳索搭成简易云梯,前赴后继地往城墙上爬。到了傍晚时分,城内的清军已经所剩无几。署知州周植见大势已去,在衙署内自缢身亡。

就在河州城陷落的当天晚上,甘肃总督勒尔谨接到了紧急军报。他立即调集五百名督标营将士,连夜向河州进发。半路上,他遇到了从河州逃出来的溃兵,这才得知河州城已经落入暴动军之手。

勒尔谨不敢贸然前进,立即转道向狄道州撤退。但苏四十三并未就此罢休。他带领大军一路追击,很快就追到了洮河西岸。在这里,暴动军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他们就地取材,用羊皮制成简易渡船,成功渡过了洮河。

4月18日,暴动军兵临兰州城下。这座甘肃省城的城墙高大坚固,但在暴动军猛烈的攻势下,外城很快就被攻破。苏四十三一面指挥部队攻打内城,一面派出精锐部队夺取了横跨黄河的浮桥,控制了金城关要道。

攻打内城的战斗异常惨烈。清军参将和泰、守备善德先后阵亡,守城将士死伤无数。布政使王延赞和兰州道图布萨不得不亲自上阵,带领三百名精锐兵丁死守城头。

暴动军见正面强攻难以奏效,便改变战术。他们将大量木材堆积在西城门下,准备放火烧门。但城墙上的清军早有防备,不断往下倾倒滚水热油,使得这个计划也未能得逞。

这时,暴动军突然得知一个重要消息:新教创始人马明心正被关押在兰州城中。苏四十三当即下令全力攻城,誓要救出马明心。然而布政使王延赞却抢先一步,在城内将马明心处死。

消息传来,城外的暴动军发出震天怒吼。他们用长竿挑着火把,不顾一切地冲向城墙。清军发箭如雨,但依然挡不住他们的攻势。一时间,城内城外喊杀声震天,浓烟滚滚,杀气冲天。

这样的激战一直持续到深夜。虽然暴动军伤亡惨重,但兰州内城的城防也已摇摇欲坠。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消息传来:朝廷已经派出大军增援,阿桂、和珅两位钦差大臣即将率军抵达。

三、朝廷重臣的权力较量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初,和珅率先抵达兰州。这位乾隆帝的宠臣,一下马车就立即召集将领议事。当时的和珅正值得意之时,不久前刚刚被封为武英殿大学士,位居内阁重臣。

和珅深知,阿桂即将抵达兰州。这位老对手不仅是军机大臣,更是朝廷公认的军事能手。若是让阿桂抢先平定叛乱,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必将受到动摇。

一场紧急军事会议在兰州城内召开。和珅当场拍板,要求立即对华林山发动总攻。坐在下首的将领们面面相觑,固原提督图钦保当即提出反对意见:"暴动军据守山险,我军若贸然进攻,恐有损伤。"

和珅闻言大怒,拍案而起:"尔等何故畏缩不前?若再迟疑,待阿桂到来,军功岂不拱手让人?"图钦保被迫接令,只得带兵前往华林山。

这一仗打得极为惨烈。暴动军早有准备,他们挖掘了大量壕沟,还在山上设下埋伏。清军刚一靠近山脚,就遭到了猛烈的火力打击。图钦保亲自督战,却被一颗流弹击中,当场阵亡。

和珅在城中得知噩耗,立即派出援军增援。但暴动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形,清军一次次冲锋,都被打得损失惨重。这一战,足足有千余清军阵亡。

五月十四日,阿桂终于赶到了兰州。一下马车,他就召集军议,详细询问了战况。当得知和珅贸然进攻导致重大伤亡后,阿桂立即上书乾隆,弹劾和珅用兵不当。

和珅自知理亏,只得暂时隐忍。但这两位朝廷重臣之间的明争暗斗并未就此停止。每次军事会议,他们都各执己见。阿桂主张稳扎稳打,和珅则催促尽快出击。

两人的矛盾很快波及到军中。和珅一派的将领认为应该立即发动总攻,阿桂的部下则坚持应该先切断暴动军的后路。双方各不相让,军议往往不欢而散。

这场权力之争,直接影响了清军的作战部署。阿桂下令在西关外设置关卡,从黄河岸一直修筑到山梁,形成一道防线。和珅则坚持要在东面布防,声称要切断暴动军的退路。

就这样,清军的防线被分成了两段。阿桂负责西线,和珅负责东线,两人各自为政。这种指挥不统一的局面,给了暴动军喘息的机会。

六月初,乾隆帝接到阿桂的奏折,得知兰州战事迟迟不决的原因。他立即下旨,命令和珅必须听从阿桂调遣。这道圣旨,终于为两位重臣的权力之争画上了句号。从此,清军的指挥权完全落入了阿桂手中。

四、华林山防线的构筑

六月中旬,苏四十三率领剩余部众撤往华林山。这座位于兰州城西南方向的山峰,虽然不算高峻,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东西两面都是陡峭的绝壁,山路崎岖难行,仅有几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

一到华林山,苏四十三就立即组织人手加固防线。暴动军在山顶上搭建了坚固的木寨,还在周围挖掘了数十处深沟。他们将大量粮草运上山去,在山腰处开凿水窖储水,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山下的清军立即派出斥候侦查。斥候回报说,暴动军在山上构筑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在山腰,由石块和木头搭建成围墙,还开凿了许多射击孔;第二道防线在半山腰,设置了多处藏兵洞,可以伏击来犯之敌;第三道防线就在山顶的大寨周围,那里堆满了巨石,随时可以往下滚落。

阿桂接到斥候的报告后,立即召集将领们实地勘察。他们发现,想要攻上华林山,必须先攻破山脚下的大卡。这座用石头垒成的堡垒位置极为关键,不仅能监视山下的动静,还控制着通往山顶的必经之路。

为了拿下这座堡垒,阿桂下令在对面的山坡上修建炮台。工兵们日夜不停地劳作,很快就在山坡上修建了三座炮台。每座炮台都能清晰地看到大卡的情况,一旦开炮,必将给守军造成重创。

暴动军也没闲着。他们在山上收集了大量圆石,在陡峭的山路上设置了许多陷阱。每条小路上都埋伏了弓箭手,一旦发现清军来袭,立即发动突然袭击。

最令清军头疼的是水源问题。华林山上有一口天然山泉,水质清冽,储量充足。暴动军在泉水周围修建了围墙,还派重兵把守。清军想要切断水源,就必须先攻上山去。

七月初,阿桂又得到一个重要情报:暴动军在山顶的大寨里储存了大量粮食。这些粮食都是他们之前在河州、兰州等地缴获的,足够支撑数月之久。

获知这一消息后,阿桂改变了战术。他下令在山下修建营寨,把华林山团团围住。同时派出骑兵,严密监视周围的道路,防止暴动军突围或者接应。

这时的华林山,就像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每天清晨,站在山顶往下望去,都能看到山脚下密密麻麻的清军营寨。暴动军虽然兵力不足,但凭借地势之险,居高临下,一时间竟让清军也无可奈何。

但阿桂并不着急。他知道,只要围得够久,就一定能耗尽暴动军的粮草。于是,他继续调兵遣将,加固包围圈,准备打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五、最后的血战

八月初的华林山,酷暑难耐。经过两个月的围困,山上的暴动军已经弹尽粮绝。储存的雨水早已用尽,数百匹战马因缺水而相继倒毙。山下清军的包围圈却越来越紧,四川来的藏羌番兵更是日夜在山下呐喊,扰得守军难以入眠。

八月四日拂晓,阿桂下令发起总攻。上百名藏羌番兵手持火把,如猿猴般攀爬陡峭的山壁。他们借着晨雾的掩护,很快就攻上了第一道防线。紧接着,清军的红夷大炮开始轰击,炮弹不断落在暴动军的木寨上。

守在木寨里的暴动军立即反击。他们用弓箭还击,将准备好的圆木顺着山坡滚下。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山石翻滚的轰鸣不绝于耳。

正在这时,四面八方的清军同时发起进攻。他们架起云梯,不顾伤亡地往上冲。暴动军的箭矢早已打光,只能用长矛、大刀迎敌。就连受伤的战士也拿起石块奋力抵抗。

苏四十三带着马德明、海朝宗等人,率领最后的精锐部队杀出木寨。一队队暴动军战士高喊着口号,与清军展开肉搏战。有的战士中箭五六处仍在奋战,有的即便身负重伤也要冲向敌阵。

混战中,暴动军竟然突破重围,一举击毙了清军内侍卫古尔坦保等数百人。但很快,更多的清军涌了上来。苏四十三在率众冲杀时不幸中弹,倒在了阵前。

剩下的两三百名暴动军退守华林寺。他们在残破的庙宇里继续抵抗,用仅存的火铳射击,将破碎的砖瓦当作武器投掷。清军的炮火不断轰击寺庙,佛堂很快被炸毁,但暴动军依然坚守在残垣断壁之间。

八月二十三日,清军终于攻入华林寺。幸存的暴动军退守到后殿,与清军展开最后的巷战。他们明知必死,却无一人投降。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最后一名暴动军战士倒下时,华林寺的断壁上已经布满了弹痕。

这场血战,以暴动军全军覆没而告终。清军在搜查战场时发现,很多暴动军战士的身上都有多处箭伤或刀伤。他们宁死不降的英勇表现,连清军将领也不禁为之动容。

事后,阿桂在给乾隆的奏折中写道:"贼众虽少,然死战不退。即便负伤至重,犹奋力拒敌,实属强悍。"这份奏折,成为了记录这场悲壮战役最后的史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