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我们就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点上,无数人会更加怀念为新中国建设付出热血、青春和生命的革命英烈。如今,中小学教材已经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明确以九一八事变为抗战的开始,自然也就彰显了东北抗日的重要地位。
而在4月30日,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谍战片“悬崖之上”,就将视角对准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哈尔滨,讲述了为营救731实验场幸存者,我党特工展开的一场险象环生的“乌特拉”行动。
“乌特拉”是俄语“黎明”的意思,寓意着黑暗即将结束,光明就要来临,胜利就在前方。但这场胜利的取得,付出了非常惨烈的代价。执行任务的仅有四人,其中张宪臣(张译饰)和王郁(秦海璐饰)是夫妻,楚良(朱亚文饰)和小兰(刘浩存饰)是情侣。这样的安排,既彰显了抗战全民参与的热情和决心,也为之后伏笔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四人分成的两组,却分别是张宪臣和小兰,王郁和楚良。这是保证每一组有一名经验丰富的同志,也防止相爱的人同时被捉。因为级别不低的内线叛变,让四人执行任务的困难成倍增长,他们随时可能把敌人认为同志,把圈套当成善意,甚至导致整个计划的全面崩溃。
但是,越是困难和危险,越能展现这四位英雄的素养与气概。
显然,从接受任务开始,这就是一场力量完全不对等,甚至是九死一生的较量。伪满特高科在哈尔滨的布防堪称天罗地网,他们拥有各类武器和设备,也有叛徒的助力,更是人才济济,有特高课长高彬(倪大红),以及手下三剑客周乙(于和伟饰)、鲁明(李乃文饰)和余皑磊(金志德饰),哪一个都不是吃素的。
甫一开始,就在四人降落的丛林里,危机不期而至。接应他们的老冯(沙溢饰)对上了暗号,让四人把枪都交出来。这本是常规操作,但用看似话家常的几句闲话,张宪臣就套出了对手的破绽,让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
但第二组的两人,还是被伪装成同志的敌人接走,事实上被控制了起来。在火车上,张宪臣留下的暗语虽被涂改,但依然能发挥了作用,让二组有了戒备。而他自己,居然用了“不太厚道”的方法,和小兰一起摆脱了抓捕。
在寻找电码母本时,张宪臣被伪特擒获,受尽了各种非人待遇。他是四人组的灵魂,眼看行动无法执行下去时,隐藏在敌人内部的同志及时现身了。而为了保护“他”,张宪臣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上演“苦肉计”,这才有了让高彬怀疑错人的可能。
此后,“他”就代替了张宪臣,成为下半部的中心人物。“他”需要游走在同志与敌人中间,既要保证自己不被发现,又要帮助同志尽快摆脱困境。即使困难重重,王郁和楚良装病,装昏,甚至装死来麻痹对手,最终还是破解了暗号,确定了与小兰会合的时间。
在罗马尼亚大便馆前,上演了全片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敌人的一路盯梢,让王郁和楚良非常难受。在密集的火力下,在激烈的撞车中,几位勇士将舍身成仁的理念贯彻到了极致,为任务的最终完成奠定了基础。
而处于风暴眼中的“他”,既不能不捉拿自己的同志,又不得不接受高彬的考验,困难可想而知,内心的痛苦与纠结更是无以复加。
可以说,影片从一开始,环环相扣,密不透风的圈套与陷阱就已搭建起来。在这种看似一边倒,根本没有胜机的比赛中,五位勇士楞是凭借自己过硬的谍战本领,更兼向死而生的勇气,一路见招拆招,将计就计,与强大的对手周旋到了最后,并很好利用了他们的疏漏和大意,最终取得了胜利。
谍战片中不可能缺少动作场面,但打戏太多,肯定又显得喧宾夺主,冲淡影片的悬疑气质。《悬崖之上》的动作戏简单直接,绝不拖泥带水,没有花哨的套路招式,韩国动作指导郑斗洪功不可没。而几位演员恰到好处的表演,为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
张艺谋导演是运用色彩渲染剧情的大师,过去《英雄》中的大红,《满城尽戴黄金甲》的金黄,《影》的水墨色,都令观众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也很好的配合了居中人物的行为举止。 而在《悬崖之上》中,扑面而来的各种雪景,随处可见的雪花,既非常符合冰城哈尔滨的实际情况,又烘托出了悲壮决绝的氛围,呼应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英雄情怀,也让观众在两个小时之内,一直牢牢的为剧情所吸引。
为了增强历史真实感,《悬崖之上》剧组不惜重金,按1:1比例复刻了三万多平方米的哈尔滨老城,重塑了中央大街,以及作为地标的亚细亚电影院,马迭尔宾馆和商务书店等知名建筑,让浓烈的“东方莫斯科”风尚扑面而来,显著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也让更多年轻人产生了前往一游的意愿。而“乌特拉”行动中要营救的王子阳,以及迷幻药和梅兰芳书籍等,都是通过考证真实存在的。
爱情片通常只能吸引小年轻,而《悬崖之上》绝对适合五一假期全家共赏。上映第二天,它的票房就突破了一亿大关,猫眼淘票票评分都在9分以上,豆瓣也有将近8分。随着口碑的持续发酵,相信《悬崖之上》在五一档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