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窜美,台当局心虚,看大陆的什么举动都像是大陆有意针对此事,就比如说,大陆宣布对台征收反倾销税这事。
自去年以来,中国大陆就开始逐步着手实施对台湾地区的反倾销调查计划,其中针对台湾销往大陆的聚碳酸酯的调查是重点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后,大陆商务部已经有了初步结论。大陆商务部针对此事已发布正式公告,并明确了接下来的实施措施。
不过,这还不是真正要命的,今年10月,大陆的贸易壁垒调查出炉后,真正要命的才要来了。此前大陆秉承“两岸一家亲”的宗旨让利惠台,多次给予台湾方面诸多的优惠政策,期望两岸经贸关系更加融洽。
结果民进党当局反而蹬鼻子上脸,那就怪不了大陆用上硬手段了。

(民进党当局)
大陆商务部近日宣布,已对来自台湾地区的聚碳酸酯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据商务部的最新公告,初步判断台湾地区的这些产品确实存在倾销行为,导致大陆相关产业遭受损失。
因此,即日起,若从台湾地区的相关产品要销往大陆,台企需要向大陆海关支付一定比例的反倾销保证金,征收比例为16.9%至22.4%。
据统计,去年台湾地区对外出口的聚碳酸酯总额为10.6亿美元,其中有大约8.3亿美元,也就是占比78%的货物,都是销往大陆的。可见,大陆这个市场对于台湾地区的聚碳酸酯产业而言,有多重要。
而且目前,大陆已经有多家企业具备生产聚碳酸酯产品的能力,台湾地区的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后,台湾企业在大陆市场的份额被蚕食,台企在大陆的竞争力也将被大幅削弱。一旦失去大陆市场,想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上东山再起,绝非易事。而这,要怪只能怪台当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对于这件事,台当局行政部门负责人称:“台当局将会请经济部门来协助相关业者,此外,还将就这两方面来解决问题,一是扩展外销市场,二是提升产品的多元化、高阶化以扩展市场。”台经济部门也说话了,但也是不痛不痒,来了一句“要开发新市场及差异性产品”。
这番论调,一听就是假大空,台媒也直言:“过去凤梨被禁也是这样讲,石斑鱼被禁也是这样讲,有用吗?”
台当局叫嚣着,大陆的做法无益于两岸之间的贸易往来,对台湾地区的业者不公平,那我们就先来看看台当局是怎么对大陆的。
台湾地区已有的反倾销税案件,10个案件里,有8个都是针对大陆的,还有2个正在调查中的案件,也是和大陆挂钩的。大陆行得正坐得直,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难道台当局对大陆不客气,大陆还要报之以歌?

(台媒在节目中讨论此事)
台湾地区的产品,之所以在大陆有一定的竞争力,一个摆脱不了的因素就是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收清单。因为有了这项清单,台湾地区才能在化工、高端纺织品、机械业等领域,有机会在大陆市场跟其他国家,比如韩国来竞争。
毫不夸张地说,大陆给台湾地区的优惠,支撑着一半台湾传统产业,要是没有ECFA早收清单,台湾地区的传统产业,得倒一半。
如今的现状是,大陆有产品想要输出到台湾地区,台当局就以各种借口拒绝,或者用“反倾销税”的方式,让大陆产品变贵,这就是大陆目前在调查2455项产品的原因,它们都被台当局设置了贸易壁垒。10月中旬,大陆就会公布第一批名单,这才是最让台当局头疼的。
台当局事到如今,还是“煮熟的鸭子——嘴硬”,称现在要特别注意ECFA早收清单项目中的其他项目,会不会也被拿出来,成为大陆“对台经济胁迫”的压力。想往大陆头上扣帽子,也不看看这话能不得说得通。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
ECFA早收清单项目的出发点是好的,台当局不可能不清楚,拿了那么多优惠,现在“得了便宜还卖乖”,实在说不过去。
大陆不是好捏的柿子,该出手时就会出手。两岸之间的贸易能正常往来,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台当局若有意阻拦此目标实现,那大陆便出手整治。
台当局不应出于短期或自身利益,而冒险牺牲台湾人民的长远利益。台当局不要因为自己的自私,毁了台湾人民的福祉。
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换,两岸人民始终是一家,台湾地区的未来应该与大陆共同书写。台当局从中作梗,损害人民的利益,还想将责任扣到大陆的头上,这明显是痴心妄想。
如果不赚大陆的票子,台湾能给他所谓的友邦多少的好处呢。看来就得逼死台独。
可耻的助独打打协议:ECFA
让利台湾那么多,结果他拿去买武器对付大陆。
反正早晚都要武统,何必给台独优惠政策?现在就应该穷台
早该穷困台锁台了,看他们现在挟洋自重,蹦哒的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