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昨日之事 2023-11-23 20:14:03

周公吐哺天下归,

恩泽深厚万古垂。

礼乐文明传四海,

德教昌盛耀九围。

昨日之事

历史是智慧的源泉,强调了过去的重要性,帮助我们理解现在,指导我们走向未来。大家好 欢迎观看今日之"周公辅政"。

周公旦,姬姓,周氏,名旦,谥文,又称周文公、周公。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年政治家,封于周邑。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为"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为"文宪王",后世多称其"元圣"。

周公曾辅助武王克殷军事行动。武王克殷之后,约在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就病逝了,他的儿子姬诵即位,就是周成王。成王即位时只有十二岁,还是个年幼无知的孩子,根本不懂什么国家大事。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政权也还不稳固,商朝旧贵族们蠢蠢欲动,成王的叔父姬旦唯恐诸侯借机叛周。为了能及时、有效地发布实施政令,周公决定亲自摄政当国,代成王行事。

管叔(文王三子)、蔡叔(文王五子)联合商族残馀势力与徐国、奄国等东夷外族(《史记·管蔡世家》载联合帝辛之子武庚),合兵勤王,在商畿地区对抗周公,周公称之为"三监之乱"。他们说"公将不利于孺子(即成王)"、"天降割于我家……有大艰于西土",周都镐京位于殷之西,诅咒西方周国要有大难降临。

三监之乱

周公出师东征,三年后战事平息,《逸周书·作洛》载"王子禄父北奔",周公杀管叔;流放蔡叔;废霍叔(文王八子)为庶人,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周公自称"周公东征"。周公在战后,建造了成周雒邑,称为"东都",以便管制殷朝顽军。

周公辅政七年,平定了叛乱,营建了东都,还为周朝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例如,封国内将封国内的土地统一规划,广泛推行井田制,巩固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另外,还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和"乐"制等,总算使周王朝的统治得以巩固。

周公心知,若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人才是重中之重,周公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是很多古代君王学习的典范。其子伯禽去封地鲁国时,周公不太放心。在伯禽临行前,周公语重心长地对伯禽说:"伯禽,虽然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但我仍然不敢因为这个原因而骄傲。如果听说贤人来了,即使我正在洗头发,我都要把头发握起来;如果正在吃饭,我会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但即使我这样做,我都担心失掉天下的贤人。所以你到了鲁国,千万不要对臣民傲慢,要做到处事谨慎,生活俭朴,礼贤下士。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决定还政于成王。《尚书大传》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行书,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辅佐武王灭商,辅佐成王平叛建制,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直至去世,周公仍忠心耿耿。临终时,他叮嘱子孙一定要把他葬在洛邑,以示至死也不离开成王。他辞世后,成王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将他葬在了周文王墓的旁边。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观看, 如果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补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3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