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11月23日,有幸受邀参加了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指导,陕西省果业中心、陕西省农业宣传信息中心主办、陕西农业品牌网承办的“百名主播陕西果业产区行”活动,9天时间里分别走进延安市宜川县、宝塔区、吴起县,铜川市印台区,咸阳市礼泉县、长武县、彬州市,宝鸡市扶风县。
整个行程中,大家深入多个企业/基地了解了以苹果为主导的陕西果业产业在当地的发展历史,现场品尝各地各类的果品独特风味的同时,大家也积极分享陕西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延安宜川:苹果产业让农民有了奔头
首站前往宜川县。这里素有北方果树自然博物馆之称,是得天独厚的高原苹果优生区域。目前全县现有苹果30万亩,2020年全县苹果总产51万吨、产值23亿元,农民人均苹果收入达到2.71万元,苹果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近年来,宜川大力实施“果畜产业富民”战略,引进推广苹果“四大关键技术”、“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模式、“斤果二斤肥”等农业新技术、新标准,建成各级示范园1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认证6万亩、有机苹果基地认证4.5万亩,苹果优果率达到96%以上,宜川苹果成为世人公认的好品牌。
延安宝塔区:小苹果成致富“金果果”
11月16日上午,在“百名主播陕西果业延安产区行启动仪式”结束后,数十名主播、中省新闻媒体记者先后深入延安诚旭、宝塔丰冠果业、黄土情、陕西集团延安公司、宝塔区电商直播融合孵化服务中心实地采访,详细了解苹果生产、分选、贮藏、苹果脆片生产、苹果销售等情况,开启了对延安果业的探访推荐,以此帮助当地果业企业做好宣传推广。
宝塔区苹果栽植面积目前已达49.9万亩,现有4.0智能选果线9条,建设冷藏库586座,有大型果品加工企业2家、果业专业合作社140个,培育苹果专业经纪人880人,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建设宝塔区“延安苹果”直销店40多个。
延安吴起:“果盘子”“菜篮子”鼓了农民“钱袋子”
吴起苹果产业起步较晚,为了提振果农信心,县上实行“515”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全县苹果产业高点起步、高标准建设;2020年吴起县以延安苹果“百千万”示范工程和“创建美丽果园”工作为抓手,全面开启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苹果11.7万亩,种植户6927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49家,果园8584.38亩;50亩以上的果农大户91户,果园9518.4亩;初步形成万亩袖珍苹果基地、万亩黄元帅果品基地、万亩优系富士果品基地,实现了全县91个行政村苹果产业全覆盖。
在吴起大家还一同走进了火龙果种植大棚,见证了“南果北栽”的成功栽种;探访团还先后走进周湾镇小杂粮加工厂、延安圆方集团、吴起醋业、吴仓堡镇百万棒日光温室香菇种植基地、胜利婆姨炖羊肉店等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感受到当地全面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摸索出了一条新的产业发展路径;种植结构也向多元化、特色化、科技化迈进,百姓的“果盘子”“菜篮子”日益丰富,“钱袋子”也鼓了起来,祖辈们梦想中小康的生活已成为现实。
走进铜川印台,讲好果乡瓷都新故事
“一品苹果,唯美印台,我为印台苹果代言!”,在“百名主播陕西果业铜川产区行启动仪式”的活动现场,省市区相关领导共同录制短视频,为印台苹果代言。印台区领导还走进主播直播间,通过手机镜头向广大网友推介印台苹果。启动仪式后,探访团还走进铜川苹果产业奠基人冯生民纪念馆、奇威果业、陕果集团九州果业等企业、合作社,实地了解印台苹果发展历史、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市场销售、新品种推广、全产业链发展情况。
印台区地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核心地带,苹果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40年代,全区现有苹果30万亩、樱桃5000亩,苹果年产量28万吨,产值12亿元,果业收入占印台果农收入的85%以上。2018年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2021年被评为“中国苹果产业50强县”及“中国苹果产业榜样品牌”。
走进咸阳礼泉,唱响“礼泉御果,常享常念”品牌
11月20日,“百名主播陕西果业咸阳产区行启动仪式”在礼泉启动。活动现场,产自礼泉的优质瑞香红、瑞雪苹果,御石榴,小河御梨,阳光玫瑰葡萄及苹果深加工产品苹果脆片等系列产品在西张堡镇白村集中展示,网络主播团队里的唐僧师徒把各种水果尝了个遍,向网友推荐礼泉御果。
目前,礼泉县水果面积已发展稳定到65万亩,其中苹果40万亩、梨5万亩、桃10万亩、葡萄6万亩、石榴2万亩、樱桃1.3万亩、杏0.7万亩,2021年,全县水果总产量达到128.7万吨,产值38亿元。
近年来,礼泉县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三片五群一廊”规划布局,坚持“51150”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化、生产设施化、产业特色化、经营合作化、产品品牌化“五化”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步伐,着力打造“优质苹果、特色水果、时令水果、高端果蔬、小河酥梨”五大现代农业园区集群,唱响“礼泉御果,常享常念”品牌,形成了北部优质晚熟苹果、中部葡萄、石榴特色水果、南部早熟苹果及时令水果“三大产业带”,不断推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长武苹果,红动中国
本次“百名主播陕西果业产区行”长武站活动中,大家深入当地产区龙头企业、现代园区、物流中心、生产基地(先后前往咸阳天丰农业、陕西绿资、杰瑞公司、陕西乾富祥),运用直播、短视频和全媒体报道等方式宣传推介长武苹果的同时,扩大了长武苹果品牌影响力,促进了果品销售,从而助力果农增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长武苹果营养之高、价值之优、产业之旺、前景之广。
长武县作为国家出口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苹果之乡,长武苹果品质非凡,是“来自海拔1200米的自然馈赠”。多年来,长武县打好青山绿水牌,唱好生态果业戏,持续招大引强,推广矮化密植,加大老园改造,狠抓品牌营销,形成了“生产有基地,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完整产业链——栽培模式现代化、作务全程机械化、管理水肥一体化、生态循环有机化的梦想照进了现实的黄土地,苹果成为助力长武县农户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咸阳彬州:苹果+酥梨 彬州农民一半以上收入来自果业
天赐彬州梨,地韵苹果香!“小苹果,大产业”,作为陕西省渭北高原西部的苹果生产基地,彬州苹果个大、形正、色艳、汁多,酸甜适度;彬州梨皮薄、肉厚、核小、无渣、香甜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
彬州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目前,彬州全市现有水果园35万亩,其中苹果32万亩,梨2.5万亩,有千亩以上果园6个、百亩以上22个。2021年全市果品总产41.1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彬州市电商办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进一步加强直播人才培育,打造品牌网货,建设供应链体系,逐步形成完整的直播电商生态链,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搭建了又一个新平台,为农特产品销售增加了又一个新渠道。此外彬州先后引进30多家企业,加快建设高标准、现代化、集约化果品基地,探索形成“互联网+”销售新路子,果品市场份额逐年扩大。
扶风苹果,口福心福
11月23日,探访团走进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宝鸡扶风县。先后走进木林森园区、华泰果蔬、三得利植保果业、红果贸易公司、民香猕猴桃产业园、陕果集团扶风公司的自营店、扶风县电商助农体验馆等果业生产销售一线,运用直播、短视频和全媒体报道等方式展示扶风水果产业形象,促进果品销售。
扶风作为我省果业大县,也是全省苹果贮藏大县和西北地区苹果集散地。苹果年产量近35万吨,猕猴桃年产量超7.5万吨,甜柿子、葡萄、樱桃、桃等鲜杂果的年产量达4.5万吨以上,先后荣获国家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省级猕猴桃基地县称号。目前,全县果品冷藏库80多座,贮藏能力30多万吨,品种丰富,可实现全年不间断供货,满足多层次市场及消费者需求。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要振兴,品牌需先行。”正如省农业宣传信息中心主任程晓东所讲,我们需要采取更多、更丰富的形式和措施不断打造我们的品牌,提升我省果业品牌影响力。而大家走进产区一线,宣传展示我省果业重点县果业产业发展成就,就是要通过“互联网+产地+企业+产品+终端”的全渠道推广模式,助力品牌提升,开拓水果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