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东周列国故事《智退秦师》,林林、李白英编文,汪玉山绘画。
自城濮一战后,晋国成为霸主,气势更盛,晋文公率领九国诸侯的军队,出兵讨伐附楚的许国。
走到半路,郑文公想起自己和楚王本有亲戚关系,只因害怕晋国强大才背楚归晋,而晋文公处置曹、卫,他也觉得太过分,何况当初晋文公出亡时,郑国曾拒不接待,想来想去,郑文公决定与楚恢复邦交。
于是他派人散播消息,说国内瘟疫流行,以此为由请求晋文公准他回国祈祷,等回到新郑,就给楚王写信告知消息。
晋文公带着诸侯大军包围许国都城颍阳,许国曾向楚国求救,楚王因城獛之败,不敢再与晋军交锋。
很快许国开城投降,晋文公得胜回国,两年后决心伐郑,并派人通知秦穆公一同出兵,约定于九月上旬在郑境会师。
郑国公子兰是郑文公的庶弟,曾因逃难到晋国,晋文公拜他为大夫,很是信任,这次有心请公子兰作为向导,同去伐郑,公子兰以自己是郑国人,不肯忘父母之邦而拒绝,晋文公因他不忘本而称赞,决定将来扶公子兰为郑国国君。
晋国军队到了新郑西面,秦穆公带百里奚、孟明视和杞子、逢孙、杨孙三员副将带兵到了新郑东面,两军势力浩大。
郑文公闻听消息,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叔詹建议派一舌辩之人去劝退秦兵,只剩晋军就好对付了,大夫佚之狐举荐考城人烛武。
烛武已经七十多岁,不曾得到重用,走起路摇摇晃晃要跌倒一般,众大臣都不赞成,郑文公因没有及早重用烛武而表示歉疚,拜烛武为亚卿,请求他前去劝说秦穆公退兵。
烛武走向秦营,秦兵见是个老头,也不为难,只是不让他进去,烛武放声大哭,惊动了秦穆公,将他召进来,询问缘由。
烛武擦着泪说:“我哭的是郑国快要亡了,也替秦国而哭!”秦穆公不解,烛武又说:“秦晋合兵,如果郑亡,秦得不到任何好处,郑在晋东,秦在晋西,秦晋本势均力敌,如果郑亡,土地都归晋,那晋就比秦更强大了。”
烛武见秦穆公犹豫,继续说:“今日晋灭郑,明天难保不会侵犯贵国啊!”秦穆公不住地点头,觉得有理,烛武还承诺秦郑讲和,以后若秦在东方有事,一切都由郑国承担和供应。
秦穆公当即与烛武歃血为誓,派杞子、逢孙、杨孙领两千人马留在郑国帮助驻守,自己带大军悄悄回国了。
晋文公听说后虽然生气,但想起当初流亡时秦国的帮助,又有姻亲关系,没有同意狐偃追击秦兵的主张,当下分出一半兵力到新郑东门,继续攻城。
郑文公又派石申父前往晋营讲和,表示愿意迎公子兰回国,晋文公提出两个要求:一是立公子兰为太子;二是交出谋臣叔詹。
郑文公没有儿子,同意立公子兰为太子,但不愿意交出叔詹,叔詹挺身而出:“牺牲我一个,救郑国百姓,还不值得吗?”
郑文公无奈,和众大臣哭着将叔詹送出城,叔詹来到晋营,晋文公呵斥叔詹的罪责,还要预备油锅烹死他。
叔詹面不改色,据理力争,说罢就要跳进油锅,晋文公得知叔詹赤胆忠勇,立刻让人拉住叔詹,赞叹道:“我只不过试试你,你算得上一位真正的烈士!”
过了十几天,狐偃带来公子兰,由叔詹等人领着公子兰回郑国,晋文公才率兵离去,自此秦晋之间也便有了仇隙。
郑文公死后,公子兰即位为郑穆公,待杞子等三将很是冷漠,事有凑巧,晋文公也死了,杞子与逢孙、杨孙商量一番,派人回秦国密报秦穆公,希望秦国派兵攻郑,他们三人做内应,一举灭郑。
蹇叔和百里奚都不赞成伐郑,秦穆公不听劝阻,派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领精兵三千,战车三百,大军出发那天,蹇叔和百里奚送到东门外,哭道:“痛心啊!我看着你们出去,却见不到你们活着回来了!”
秦穆公大怒,斥责他们两人丧了军心,蹇叔说:“我们哭的是自己的儿子啊!”他又递给儿子一封密信,白乙丙接过密信,辞别父亲,和孟明视带着大军出发了。
蹇叔自此不再上朝,请求告老还乡,百里奚来家中探望,蹇叔对百里奚说:“秦兵此番必败于晋军,你可密告公孙枝,让他在河南岸预备舟船,万一得脱,可接应他们西还。”
百里奚听罢,回去就请来公孙枝,将实情说明,公孙枝一口答应下来。
再说孟明视也知道蹇叔给了白乙丙一封密信,拆开一看,上面写着:此去郑不足怕,可怕者晋,崤山地险,切宜谨慎,我当到此地来收拾你们的骸骨!
孟明视看罢连说晦气,并不把蹇叔的话当回事,到了滑国,恰巧有一个郑国商人弦高,他挑选一批肥牛,假托是奉郑穆公之命犒赏秦师,使秦军知道郑国已得知他们出兵的消息,同时派人回郑国报信。
孟明视想到郑国已有准备,就悄悄对弦高说此次出兵是为了滑国,而后收下那些肥牛,传令停止前进,趁势袭击滑国,掳掠大批财物。
杞子见郑国待不下去,悄悄逃奔齐国,逢孙和杨孙也逃到宋国,而孟明视、白乙丙伐滑返回途中,在崤山地方,果然中了晋军埋伏,还做了俘虏。
郑穆公拜弦高为军尉,自此郑国安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