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话讲解保密法规村民听得过瘾

半岛晨报 2025-04-19 10:04:19

“手机拍照莫随意,涉密信息要警惕”“家长里短能唠,国家秘密不聊”……4月16日,在金普新区二十里堡街道二十里村的大集入口,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手里拿着保密宣传手册,用快板、顺口溜等接地气的方式以及地道的大连话向赶集群众讲解保密常识。这是二十里堡街道保密基层宣传队开展“保密宣传进乡村”系列活动的一幕,朗朗上口的宣传语伴着乡亲们的笑声,让这场特殊的“保密课”既生动又深刻。

田间地头有支保密宣传队

基层村社作为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长期以来因受限于专业人员和资源不足,一直是保密宣传教育工作的薄弱点。近年来,二十里堡街道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发动驻村选调生、机关年轻党员、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等青春力量组建保密基层宣传队,结合当地群众需求开展接地气的互动宣传,并逐步推开“青年讲师驻村包片”机制,便于未来常态化开展“保密乡村课堂”等活动。既弥补了基层保密专业力量缺口,又通过青年视角的创意表达让保密意识真正入脑入心,构建起全民参与的保密防线。

“大姨,您看这张图,要是有人冒充游客打听村里土地测绘数据,或者高价雇您拍附近军事基地的照片,咱可不能随便应啊!”宣传队员指着漫画展板,用地道的大连话向摊主讲解道。展板上,身着工装的“保密卫士”正在阻止陌生人拍摄村委文件,另一组画面中,村民将伪装成收购商的“间谍”扭送至村委会,诙谐的画风引得不少村民驻足围观。“以前看陌生人问东问西只觉得奇怪,现在才明白,这可能是刺探情报!”海鲜摊主王大姐恍然大悟。正值保密宣传教育月,保密基层宣传队在乡村大集、田间地头和村社服务中心,将专业且复杂的保密法规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为筑牢基层保密防线注入青春力量。

基层保密防护网越织越细

基层干部是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其保密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秘密在基层的安全。为此,二十里堡街道“双向发力”,既让保密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更锻造基层干部“人人都是保密岗”的专业能力。由大连市国家保密局驻村选调生为50余名基层干部开设专题讲座,通过讲解保密法律法规及常识、梳理三大常见泄密风险场景、剖析身边的警示案例,以及现场演示文件加密、碎纸机使用等实操技能,实现对街道和村(社区)工作人员保密教育的“精准滴灌”。

二十里堡街道的生动实践,是大连市保密宣传教育进乡村工作的一个缩影。在保密宣传教育月期间,市国家保密局统筹推进全民保密宣传教育活动,为各地区提供教育素材,指导因地制宜开展基层宣传教育,在全市推行“保密网格化”管理制度,使这项工作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推进。刘冠丛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