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名相”房玄龄,是怎么从隋朝的御林军中脱颖而出的?

花平说历史 2022-08-29 23:23:30

全文共1476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唐代是一个经济、文化、政治都非常发达的时期,大唐盛世,文治武功,大唐的名声远播,与各国的外交往来也是空前的频繁。

这与唐太宗等先帝的贤达圣明和智慧密不可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些都是唐太宗的得力助手。他是怎么从隋朝的御林军中走出来的?他的成长历程如何?

一、年少时显示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智慧

房玄龄生于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那时候的社会并不太平,民不聊生,但和底层百姓相比,房玄龄的家境却是极好的。

再加上他的聪明才智,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从隋代中期以后,他的某些作为,比如:鼠目寸光,漠视百姓,这是当时的房玄龄预言,隋代将会在历史上消失。

二、少年慧眼,追随明君

在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后,李渊就是这一批农民的一员,他对这些农民起义军一一进行了分析,最终他果断地站在了李渊这一方。

所以,他辞掉了自己的官职,到李世民那里去了。李世民当初赐他的职位很低,但他却不在意一座城市的损失,也不在意什么职位,只是沉默地跟着。

那时候,隋朝对房玄龄的职位就很高了。然而,他追随李世民之后,却甘于卑微,不怕被人冷落,可见他对时局的远见卓识和果断。这也说明了,房玄龄对他的信心。他在危急关头的果断,以及对天下大事的把握,让人叹为观止。

三、一生追随、出谋划策

房玄龄对李世民的帮助主要表现在:

1、举贤

像张亮、杜如晦这样的唐代名将,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无一不是他的功臣。房玄龄选拔人才,不仅要看他的能力,还要看他的心性。

李大亮不但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更是一个正直、公正、善良的人,事实再次证明了他的猜测,李大亮是李世民的左卫军,忠心耿耿,被李世民册封为左卫大将。有好几个职位。

在李世民还没有登基之前,房玄龄就看出了杜如晦的才智,能辅佐君王,所以他极力推荐杜如晦,觉得杜如晦的判断能力很强。

这一点,再次印证了房玄龄的猜测。杜如晦是李世民的人,他最擅长的就是决断。杜如晦在四十六岁时就去世了,李世民至今仍对他耿耿于怀,痛哭流涕三天,以重赏其家人。“房谋杜断”如果不是他在危急关头的果断果断,也就不会有大唐的盛世。

2、建议

在危急关头,房玄龄总是能想出许多办法来,从战略、人性、时势来看,房玄龄总是能创造出许多新的东西。

3、玄武门事件

房玄龄为玄武门之事立下了大功。如果不是他,玄武门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李建成和李世民也是如此,两人的配合非常默契,可以说是将各自的实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不过,唐朝成立后,两人之间就有了隔阂,李建成觉得自己的军功比不上李世民,在朝堂上的声望也没有李世民高。他对李世民还是很忌惮的,生怕李世民会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

所以,他和齐王李元吉商量了一下,利用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来诋毁李世民,让他的父亲恨上李世民,不喜欢他。李世民被排挤,被人陷害。无奈之下,他果断发起了一场疯狂的反扑。

房玄龄、杜如晦是这次玄武门之乱的策划者,而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则是落入了他们的圈套,最终身死道消。

李渊也被逼着退位,将整个国家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在他的支持下,建立了大唐盛世,这将会被载入历史。

4、22年的宰相,一生的追随

李世民继位后,房玄龄在二十二年的时间里,废除了所有的刑罚,简化了官员,提高了工作效率。要大力选拔人才,要用好人才。

房玄龄为人谦和,不求功劳,二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尤其是在用人上,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避免别人的短处,这就是房玄龄的强大之处。

房玄龄一生功勋卓著,自幼跟随李世民,目睹李世民从少年到成年,为大唐的繁荣昌盛付出了毕生心血。他是贞观时期的头号忠臣,他的人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唐书》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2-11-06 20:12

    是怎么从隋朝的御林军中脱颖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