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湖归属:经过八年谈判,为何我国只得到6%?苏联起到决定作用

醉波看过去 2024-10-16 18:34:53

许多人或许对贝尔湖很陌生,但捕鱼儿海这个名字很多人却听说过,这正是贝尔湖的古称。

自古以来,贝尔湖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重要的饮水地和牧场,也是重要的渔业基地。

大约从汉朝开始,贝尔湖成为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尽管在此后的千余年,经历了无数次归属权变更,但其总体上在我国的领土范围之内。

尤其从明朝开始,捕鱼儿海被中原王朝牢牢掌控,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背靠苏联的外蒙却将其整个占领。

此后,围绕捕鱼儿海的归属权问题,中蒙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谈判,但我国最终只得到了其总面积的6.6%,这是为何?

一、中原王朝对贝尔湖的控制

贝尔湖位于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在今天的呼伦贝尔盟西南部,面积达到40多平方千米。

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东胡人和匈奴人先后生活在贝尔湖附近,他们在这里放牧、捕鱼,在湖边搭起帐篷住宿,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秦末汉初,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游牧民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游牧帝国,时常南下侵犯中原王朝,中原百姓苦不堪言。

汉武帝时期,汉朝发起了对匈奴的反攻,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最终将匈奴击败,扭转了汉朝与匈奴的攻守态势。

在汉匈大战中,涌现出了卫青、霍去病等著名将领,他们深入匈奴腹地,夺取了匈奴大片领土。

前119年,汉朝发起漠北之战,霍去病率领五万骑兵深入匈奴,一直打到瀚海,也就是现在的贝尔湖和呼伦湖附近,斩杀匈奴士兵七万余人,取得了空前大胜。

从那个时候开始,贝尔湖就成为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此后数百年,先后有鲜卑、突厥、室韦、回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民族生活在此或在此建立政权。

贝尔湖真正成为中原王朝的国土,是在明朝的时候。

元朝灭亡之后,蒙古人遁入漠北,朱元璋为了消灭元朝残部,即所谓的北元,先后发起了二十余次北伐,在消灭北元有生力量的同时,夺取了北元大片领土。

1388年,朱元璋派遣蓝玉作为大将,领军出征漠北,在当时称为捕鱼儿海的贝尔湖附近找到了元主率领的北元主力。

经过一番大战,明军击溃北元军队,斩杀元军无数,俘虏北元贵族、将士和百姓七万七千人,北元自此无力与明朝对抗。

从那时候开始,贝尔湖就正式纳入明朝的版图,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清朝建立之后,蒙古许多部落先后归顺,康熙帝平定准噶尔之后,将现在的外蒙地区纳入版图范围。

雍正时期,清朝先后将科尔沁蒙古和喀尔喀蒙古收服,贝尔湖也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但是,在清朝的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邻居沙俄,从康熙时期开始,沙俄就不断入侵清朝,侵占了清朝不少领土。

雍正时期,为了遏制沙俄入侵,强化清朝对北方的控制,雍正帝迁徙了大量蒙古人到呼伦湖和贝尔湖周边居住,并组建了新巴尔虎左右八旗,还设立了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此后,由于清朝与沙俄的关系缓和,北方相对比较平静,但到了清朝末年,逐渐强大的沙俄见清朝逐渐衰弱,再次觊觎我国北方领土,最终导致了外蒙的独立,贝尔湖也成为清朝与中国的界湖。

二、沙俄导致贝尔湖争端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在与列强的角逐中节节败退,被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丧权辱国条款,这让全世界看到了清朝的软弱,都想到清朝分一杯羹。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在美、俄的支持下,英法联军于1860年侵入北京。

当时,清朝正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再加上英法的入侵,清朝可谓内忧外患,无法顾及北方,沙俄则趁机出兵,占领了黑龙江流域和巴尔喀什湖以南,即今天的外东北地区,总面积达到了150多万平方公里。

沙俄以旁观者的身份,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赢家,却依然不感到满足。

十九世纪末,在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沙俄制定了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计划将中国长城以北土地收入囊中的。

如果沙俄的这一计划得逞,那么中国将失去东北、外蒙、内蒙乃至新疆部分地区,这可是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沙俄参与了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

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沙俄被迫将东北还给清朝,但沙俄并不死心,又将目光瞄准了外蒙。

清朝时期,为了对外蒙古实施有效统治,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库伦大臣,并在外蒙实施盟旗制度。

尽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外蒙诸部有用很大的自治权,但外蒙是清朝国土这一点却毋庸置疑,康熙时期清朝与沙俄签订的条约中,沙俄也是承认这一点的。

19世纪末,由于清朝统治阶层的腐败,外蒙古王公开始不满清朝的统治,沙俄便瞅准时机,开始鼓动外蒙古独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沙俄开始加紧策动外蒙独立,在沙俄的支持下,外蒙宣布脱离清朝,建立所谓的大蒙古国。

1919年,徐树铮曾一度出兵外蒙,迫使外蒙放弃自治,归于中华民国的统治,但贼心不死的沙俄又在1921年支持外蒙独立,成立了所谓的蒙古人民共和国。

后来,虽然沙俄变成了苏联,但对外蒙的控制却延续下来,在苏联的操控下,外蒙一直以独立国家自居,实际上是苏联的卫星国,当然中华民国对此并不承认,两国在这件事上有很大的争端。

此后,由于中国一直处在战争的漩涡当中,所以根本无力解决外蒙问题,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之时,蒋介石迫于压力,被迫承认了外蒙的独立,至此外蒙正式从中国划分出去。

外蒙的独立,让中国失去了18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而处在外蒙和内蒙交界处的贝尔湖,也由此成为了中蒙两国争夺的焦点之一。

贝尔湖资源丰富,是优良的牧场和渔业基地,中蒙都想完全占有这个地方,但外蒙独立的时候,并未完全划定边界,因此贝尔湖的归属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后来,围绕贝尔湖的归属问题,两国出现了不小的争端,由此成为了两国矛盾的导火索。

三、苏联调停贝尔湖争端

由于贝尔湖的归属权划分不清楚,所以中蒙两国人民都在贝尔湖从事放牧、渔业活动,彼此相安无事。

尤其是,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很好,作为苏联卫星国的外蒙,理应与中国处好关系才对。

但是,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外蒙依仗自己是苏联最忠诚的“小弟”,竟敢欺负刚成立没多久的新中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家卫国,毛主席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策,百万志愿军奔赴朝鲜,无数武器和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往朝鲜。

1953年,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争之后,志愿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迫使联合国军签订了朝鲜停战协议。

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当我国处于虚弱之时,外蒙却在1954年出兵贝尔湖,将贝尔湖全部占领,这给正在庆祝战争胜利的中国人民泼了盆冷水。

当时,外蒙对中国提出要求,要将整个贝尔湖划入外蒙领土范围,消息传回国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响,纷纷谴责外蒙的暴行。

最受伤的是生活在贝尔湖周边的中国百姓,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却突然间不能放牧和捕鱼了,他们由此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可以说,外蒙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也破坏了贝尔湖周边人民的生活秩序,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很快,我国政府就发出了警告,要求外蒙从贝尔湖撤军,但外蒙却不理会,双方你来我往,僵持不下。

我国之所以不采取武力手段驱逐外蒙军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武力;另一方面,外蒙毕竟是苏联的卫星国,而苏联作为“老大哥”,我国不好直接出兵。

由于贝尔湖争端一时无法解决,我国便想到找一个中间方来协调问题,于是找到与我国和外蒙关系都很密切的苏联出面。

当时,外蒙受苏联的影响很大,苏联甚至在外蒙驻军,对外蒙的政治、军事和外交都拥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国找苏联协调贝尔湖争端是合适的选择。

我国的诉求其实很简单,本着友好协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历史遗留问题,采取退让一步的态度,提出将贝尔湖一分两半,两国各得一半,这样既能维护我国的领土主权,也能兼顾两国的利益,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然而,在中国和外蒙这两个“小弟”面前,苏联明显偏袒外蒙,不但拒绝了我国的合理要求,还怂恿外蒙将贝尔湖及周边地区都划入国土范围。

很显然,在苏联看来,外蒙作为夹在中苏之间的国家,其利用价值很大,如果能让外蒙从中国身上得到更多利益,那外蒙将更加不遗余力地支持苏联,起到牵制中国的作用,这样对苏联与中国的交往也是有利的。

由于苏联一边倒地偏袒外蒙,让我国处在十分被动的尴尬位置,如何破局,是我国领导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不希望在贝尔湖争端这个问题上太过强硬,这样不利于与外蒙和苏联处好关系,毕竟当时我过在国际上的处理不是很好,我们不能少了这两个朋友的支持;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接受不公平的解决方案,至少在面子上要过得去,最好兼顾到里子,不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损。

为了打破僵局,我国决定派遣周总理亲自出面,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进行协商。

苏联干涉导致不公平的领土划分

尽管同样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份子,但苏联作为老大哥,对待中国的态度一向是傲慢的,斯大林如此,赫鲁晓夫则更甚。

在赫鲁晓夫看来,中国肯定会接受苏联对于贝尔湖的划分方案,因为中国有求于苏联,没了苏联的帮助,中国将寸步难行。

由于赫鲁晓夫的这一态度,导致贝尔湖争端谈判举步维艰,我国的合理要求,一直得不到苏联的支持,外蒙因此继续占有贝尔湖。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苏关系开始出现裂痕,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际事务上出现了很多分歧,这就导致苏联在贝尔湖争端问题上更加不肯让步。

1960年,中苏几乎要撕破脸了,我国开始抨击赫鲁晓夫,苏联也不甘示弱,对我国也进行了猛烈批评。

在这场大论战当中,双方你来我往,相互揭短,将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倾泻而出,不久后两国几乎断绝了所有关系,苏联更是撤走了所有对华援助,双方只差正式声明断绝外交关系了。

这一年,中国和苏联再次就贝尔湖问题展开了争论,中国指责苏联偏袒外蒙,损害中国利益;而苏联则讽刺中国不愿意接受现实,还执意要收回已经被外蒙占领的领土。

这之后,苏联加大了对外蒙的扶持力度,不但帮外蒙在贝尔湖修建了军事设施,还举行了大规模联合军演,外蒙最终在1961年发表声明,宣布将贝尔湖正式纳入其国土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局面就对我国收回贝尔湖之事更加不利了,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不能再明显上与苏联闹翻,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外蒙身上,希望外蒙能够深明大义,接受我国的意见。

此后,我国与外蒙当局进行了数论磋商,外蒙仗着苏联撑腰,坚持不肯让步,最终也只同意将贝尔湖的一部分还给我国,即贝尔湖西北部占总面积的那6.6%。

万般无奈之下,我国只得接受这一方案,与当初提出的一半相比,我国少得到了三百多平方千米水域,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了。

1962年,中蒙签订《中蒙边界条约》,双方对所有边界进行了规定,其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即所有水域都以中心为界,但不包含贝尔湖,贝尔湖以之前达成的方案为准,即外蒙得到93.4%,中国得到6.6%。

这无疑是我国一丢按屈辱的历史,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因为当时我国是弱国,相比于苏联处在不利位置,结果让外蒙占到了便宜。

不过,这样的历史在此之后并没有频繁发生,仅仅两年之后的1964年,我国就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使得我国的腰杆子可以挺直了,不用再看任何人,包括美国和苏联的脸色了。

哪怕后来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苏联陈兵中苏边界,我国也没有害怕,而是以强硬的姿态与苏联硬刚,最终迫使苏联让步,美国人还为此极力拉拢我国。

如果贝尔湖争端出现在我国拥有原子弹之后,我想结局肯定会大不一样,但历史没有如果,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记住教训,以此为鉴,积极面对未来。

现如今,我国已经对贝尔湖进行了大开发,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还将其建设成为著名景点,由于贝尔湖环境越来越好,它还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