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6岁那年,大多数人还在课堂里背书、做题,但于建军已经站在了枪林弹雨的中越边境,手里攥着一把步枪,身边是倒下的战友和密集的炮火。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用一场壮烈的战斗换来了“一等功臣”的荣誉。
可三十多年后的他,却在宁集市一个不起眼的街头,摆着地摊,靠卖些小商品养活自己和儿子。
这位曾经的少年英雄,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1979年,16岁的于建军刚入伍没多久,就被匆匆送上了中越边境的战场。
硝烟弥漫,枪声四起,这个还没完全长大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真实。
他目睹战友倒下、血流成河,耳边是不断的爆炸声,脚下是泥泞和硝烟。
战场上的每一步,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步。
那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于建军成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焦点。
敌军的火力点挡住了我方的进攻,战友们接连中弹,倒在他身边。
他的班长大声喊着让他去掩护受伤的战友。
慌乱、害怕,这些情绪在他脑中交织,但最终,他咬紧牙关冲了上去。
他拖着受伤的战友撤退,却发现敌方的子弹早已封死了退路。
看着地上未引爆的地雷,他临危一动,用它炸掉了敌军的火力点,直接扭转了战斗局势。
这一场战斗,于建军不仅立下了赫赫战功,还被授予“一等功”勋章,成为全军的少年英雄。
战场上的枪声停了,可生活的考验才刚刚开始。1980年回到地方后,于建军成为了各类报告会上的“英雄代表”。
那一年,他遇到了乡村女教师秋霞。
这个仰慕英雄的姑娘,从第一次见到于建军起,就对他心生敬佩。
在两人的书信往来中,这段感情逐渐升温。
两年后,他们结婚了,婚后的日子虽然不富裕,却充满了温馨。
于建军进了一家果品加工厂当工人,秋霞继续在学校教书。
虽然分居两地,但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
几年后,工厂经营不善倒闭了,于建军成了下岗工人。
生活的压力像一座大山狠狠压在这个家庭的头上。
两个孩子年幼,秋霞的工资微薄,家里入不敷出。
秋霞劝他去找政府寻求帮助,毕竟他是立过“一等功”的英雄,可于建军却断然拒绝。
在他心里,军功章是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绝不能拿来换取个人利益。
他的这份坚持,让秋霞一开始很感动,但时间久了,矛盾也逐渐显现。
为了养家,于建军干起了拉石头的活。
这是一份极为辛苦的工作,每天靠肩膀拉着架子车,从山下运石头到山顶,一车满满的石头只能挣几毛钱。
日复一日的劳作,让他的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肩膀经常磨破皮,鲜血直流。
可这些苦累并没有换来家庭的安宁,反而让夫妻之间的争吵越来越多。
秋霞一次次劝他去找领导安排工作,但每次都被他拒绝。
终于,1989年,婚姻走到了尽头。
秋霞带走了健康的女儿,而于建军选择留下智力有问题的儿子,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离婚后的于建军,带着儿子过起了更加艰难的生活。
他试过很多办法来养家糊口,养猪、卖馒头、摆摊,但每次都因为市场的波动或资金的短缺而失败。
即便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靠军功换取哪怕一点特权。
在村里人眼中,他是个“轴”到极点的人。
有人劝他,有人嘲笑他,都被他一笑置之。
他说,战场上死去的战友看着呢,他不能对不起他们。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年。1993年,在宁集市的一个集市上,他摆着小摊,卖一些不起眼的小商品。
一个朴素的农家女子杜全芬,偶然间注意到了他。
她听说过于建军的故事,对这个男人的坚韧和执着心生敬佩。
她开始频繁地到他的摊位买东西,借机攀谈。
起初,于建军并没有太多回应,他习惯了一个人扛起生活的重担。
但杜全芬的真心和坚持,最终打动了他。
1994年,两人结婚了。
婚后的生活依然不富裕,但杜全芬帮他照顾儿子,支持他重新寻找方向。
几年后,于建军用积攒下的微薄积蓄,承包了一家小型广告公司。
他从零开始学习广告设计和业务拓展,白天跑客户,晚上研究技术。
尽管一开始订单少得可怜,但凭借着诚信和努力,他的公司逐渐站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位曾经的英雄,为他安排了工作。
一家人终于过上了温暖而稳定的日子。
回顾于建军的一生,从战场上的少年英雄,到下岗工人,再到摆摊维生的小贩,他的故事充满了艰难和坚持。
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心中的那份信念。
有人说,他是个倔强到近乎固执的人;也有人说,他是个真正的英雄,值得尊敬。
无论如何,他的生命中,那份属于英雄的光辉,从未消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