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公司,你想去上班吗?

马赛克 2022-08-24 18:51:13

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对待工作也一样。

但是,在收入压力或者薪酬诱惑下,不少人还是选择了妥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厂996,应聘者还是挤破头。

996是一种极端的企业文化,像这种文化,或许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熬熬也就撑下去了。但是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企业文化,不知道大伙能否可以接受。

这样的企业文化还是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大公司中。

2008年的一期《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故事:

日本多元化企业巨头京瓷公司,通过定期巡视的方式监督员工,确保办公区整齐有序。

记者跟随一位巡视员检查京瓷位于圣地亚哥的办公大楼的情形。这位名叫丹·布朗的巡视员手持一张检查清单和一部数码相机,要求一名同事取下墙上的挂钩,因为挂钩破坏了墙面的整洁。报道中的布朗虽然是一名声音柔和的中层管理人员,但若谁认为自己可以蒙混过关,那就错了。有人在布朗巡视前将垃圾丢入盒子,再将这些盒子藏进一个柜子里。不幸的是,柜子被打开了,盒子里的东西也被巡视员一一拍照存证。

这只是京瓷公司对待办公室环境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在京瓷,毛衣不能挂在椅背上,私人物品不能放在办公桌上,储物柜只能摆放公司的奖牌或证书。

像京瓷这样的知名单位还不少。

比如英国税务海关总署要求工作人员收走办公桌上摆放的家庭照片和纪念品。

比如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员工们被要求遵照一份制定详尽的手册,保持办公区的整洁。在那份长达11页的手册中,对“整洁的桌面”是这样定义的:桌面上有且仅有显示器、键盘、鼠标、鼠标垫、座机、耳机,一个A5大小的相框和人体工学设备(脚凳或者凝胶腕垫);如果想展示奖状、奖杯或奖牌,必须移除A5相框;不允许摆放盆栽。

这类公司他们所信奉的办公室环境管理模式叫做5S(分别代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套模式的早期发明者便是大名鼎鼎的乔布斯。他在设计皮克斯(就是《玩具总动员》的出品方,乔布斯曾经是其大股东)总部大楼时,提出了一个极简的办公室理念,认为整个办公区只在主大厅旁边设一个超大的洗手间即可,其他的装饰都是多余的,而且影响整洁。

以完美主义的乔布斯性格来说,这无可厚非。但是不少企业在学习他的理念上,逐渐变味了,变成纯粹“洁癖”了。

实际上,这样的“苛刻”,对于员工的工作效率来说,并非好事。

2010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亚历克斯·哈斯拉姆和克雷格·奈特做了一个实验,研究办公环境是否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心情。结果显示,在自主装饰办公室里面工作的人比在5S模式办公室里的人多完成30%的工作量。换句话说,自主型办公室里1个人能顶5S办公室的1.3个人。

当然,也有不相信5S这套模式的知名企业,但却创造出了另一种极端。

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便是Chiat/Day广告公司,就是那个通过《1984》广告片将苹果电脑一手捧红的广告业巨头。

杰伊·恰特是Chiat/Day的创始人之一,因为创意大胆,他曾被媒体冠上“广告业的未来”这一美誉。

1993 年,恰特决定增加办公区的公开区域,于是让人拆掉了格子间,移除了隔离墙,甚至搬走了办公桌。公司为员工配备了最顶尖的移动技术,可以在公司的任何区域移动办公,无论是谈业务还是做方案,都不再拘泥于自己的格子间。

Chiat/Day在洛杉矶的新办公楼一共四层,外观像一个双筒望远镜。办公区放了不少露天游乐园常见的那种双座吊椅,恰特希望员工们可以坐在这里一起畅谈各种奇思妙想。

当然,这座建筑物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要数那幅画着巨大红色嘴唇的壁画,还有发光的彩色地板,上面刻着许多象形文字。另外,还有一些充满争议的设计:男厕所前面的地板上画着一个正在小便的男人,这个男人画像的旁边放了一个椅子,椅子没有椅脚,而是安上了弹簧。一旦有女士坐下,椅子剧烈摇晃并向后弹去,这时那个“小便的男人”刚好可以看到裙底风光。

此外,会议桌采用硅胶材料做成,开会的时候,重要文件常常不小心被黏在上面,令人捧腹大笑。

这样的办公室环境,在那个时代,因为过于前卫,纷纷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也为Chiat/Day增加了一项意想不到的额外收入——提供给外人付费参观。

按照恰特的想法,他希望将办公室变成自由的大学校园。

然而,这一颠覆传统的设计最终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员工们围坐在一起高谈阔论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你来我往的地盘之争、幼稚的花招和借口、无休止的抱怨、管理层恃强凌弱、员工叛逆、内混乱、生产力直线下降。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大的原因还是来自于老板恰特。别看这个老板对于办公室设计得丰富多彩,但其对于个人化空间却是不耐烦态度——他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员工希望在办公桌上放些猫和狗的照片。

还有更过分的——恰特要求办公绝对数字化,不能使用纸张。只要看见墙上贴着广告脚本或样本海报,恰特就会立即要求员工撕下来,并大声吼道:“数字化、数字化、数字化,懂不懂什么是数字化?”

要知道,那是1993年,手机性能尚不稳定,笔记本电脑还很笨重,而且两者的价格都极其昂贵,哪有那么多员工愿意自己掏钱买来贵重物品。于是员工们只能借用公司的设备,每天早上签字领取,晚上下班时还给公司。但是,公司没有足够的电脑和电话供员工借用。

于是,每天早上,设备管理处等待签字领设备的员工都排成一条长龙,他们个个面目苍白,心情焦躁。为了借到设备,住在办公室附近的人通常6点左右就会在公司出现,早早地申领一台宝贵的电脑和一部电话,接着把它们藏在公司某处,然后再回家睡几个小时。管理层会要求助手早起,帮他们代领电脑和电话。公司“内战”全面爆发,每个部门都声称他们的工作更重要,应该具有使用电脑和电话的优先权。

奇怪吧,公司连必要的数字设备都无法保障,却要办公绝对数字化?

因为办公室的设计是可移动的办公区域,恰特便想将自己这一引以为傲的模式发挥到极大。

他每天在这敞开式的办公区域巡视,记住员工们前一天坐的位置,如果第二天有人被发现坐在同一个地方,恰特就会训斥他。此外,员工们还得想方设法保存纸质合同、脚本和设计图。公司提供的储物柜极为袖珍,连一个标准大小的活页夹都放不下,一些员工不得不偷偷将文件藏在角落或者放在自己的车里——如果要归档或检索重要文件,他们还得跑去停车场。

结果不出所料,尽管恰特有着天才般的广告才能,但是他的公司却未得长久,最终还是走向了“卖身”之路。

上面所举之例都是大企业,员工收入不会低,也没有996,但是却变成了另外一种折磨。

那么,对于这样的公司,你愿意去上班吗?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10

马赛克

简介:想正经的看图文,想娱乐的看视频,生活需要点马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