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原泰华高级中学因为一笔“天价打印费”被骂上热搜。723块钱的“寒假作业打印费”,听起来比星巴克的咖啡还贵,家长们的怒火直接烧到了教育局门口。这事儿表面看是学校“手滑”收错钱,但往深了扒,简直就是一部教育乱收费的“反面教材”。
先说这波操作有多离谱。高一到高三,打印费从723元一路涨到836元,学校不仅没提前和家长商量,连收费项目都没公示,直接让家长掏现金。更绝的是,被曝光后学校才承认这是“上学期资料印刷费”,合着学生放假前交的钱,拖到开学才说用途?难怪网友吐槽:“打印机是镶金了还是咋的?”
其实,教育收费早就有明文规定。比如山西省要求民办学校收费必须公示,还得用正规票据,钱要进代收费账户。可泰华中学偏要“顶风作案”,偷偷收钱、拒绝沟通,连打印纸都用得“薄如蝉翼”,家长拍视频一曝光,教育局连夜成立调查组。结果一查,果然违规!最终学校被全区通报批评,退钱还得“分期付款”——3个月内退完。
为什么学校敢这么干? 翻翻政策就知道,类似乱收费根本不是第一次。比如湖南早就规定,学校收费必须公示,否则学生可以拒交;河北甚至明确,违规招生导致退学的必须全额退费。可现实中,总有学校把规定当空气,变着花样收“资料费”“服务费”,甚至搞“现金交易”逃避监管。泰华中学这次连《山西省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都敢踩红线,说白了就是赌家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更扎心的是,退费政策成了摆设。按山西规定,学生转学、退学必须按月退费,可泰华中学连违规收的钱都要“分三个月退”,家长气得直骂:“收钱时秒到账,退钱时玩拖延?” 这哪是教书育人,分明是“收钱时是老虎,退钱时变树懒”!
教育本应是净土,岂能沦为敛财的工具?每一次违规收费,都是对教育公平的一次践踏。
说到底,乱收费屡禁不止,还是监管的“拳头不够硬”。泰华中学被通报后,教育局表态要“加强监督”,但家长更想问:为什么总是媒体曝光了才查? 教育部早就强调“不得以任何理由乱收费”,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学校依然在“顶风作案”。如果每次都是“通报了之”,而不是从源头堵住财务漏洞,难保不会有下一个“723元打印费”。
这件事也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遇事别沉默,该较真就得较真。就像政策里写的,学校不公示收费,你有权拒交;退费拖延,你可以直接举报。毕竟,教育的底线,需要所有人共同守护。
最后一句暴击:学校收的是钱,丢的是良心;家长争的不是几百块,而是教育的那份干净。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