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体育评论员,我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体育新闻和事件。这不,最近一则“女主播模仿吴艳妮”的新闻就引起了我的关注。
我还记得在田径场上,吴艳妮是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中国田径的“一姐”。她那标志性的四股麻花辫、赛前独特的热身动作,都是经过无数次训练和比赛积淀下来的个人特色。这些都是属于运动员的知识产权,不是谁都能随意拿来“消费”的。
这位女主播在直播间里把头发扎成跟吴艳妮一样的发型,甚至连耸肩、指天这些动作都学得惟妙惟肖。要是单纯模仿也就罢了,关键是她还明码标价收费 - 想看一字马要打赏多少,想看热身动作又要打赏多少。这不就是拿别人的独特形象来赚钱吗?
讲真,看到这种行为我是挺生气的。吴艳妮为中国田径付出了多少汗水?她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凝聚着无数次刻苦训练。而有人却在网上轻轻松松模仿两下,就能收获打赏,这对运动员太不公平了。
放眼望去,体育界这种“蹭流量”的现象真不少。有的模仿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有的cosplay篮球明星的庆祝姿势...这些行为看似无伤大雅,但都触及了运动员的合法权益。
作为体育人,我必须说句公道话。运动员的形象权益必须得到保护,这不光是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更是为了整个体育行业的健康发展。要是人人都能随意模仿运动员来牟利,那运动员辛辛苦苦打造的个人品牌价值岂不是成了“公共资源”?
记得我采访过不少运动员,他们私下里都会提到这个问题。有的运动员说,看到网上有人恶搞自己的比赛视频特别难受;有的则表示,自己的标志性动作被人拿去直播带货,感觉很不舒服。
从法律角度看,这位主播的行为已经踩到了好几条红线。不管是肖像权,还是名誉权,甚至是反不正当竞争法,都给这种行为划下了明确的界限。吴艳妮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追究侵权方的责任。
我觉得平台及时封禁这类账号是对的。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能为了流量和金钱就去侵犯他人权益。体育精神的核心是公平和尊重,这一点在赛场内外都应该坚持。
对想在网络上发展的人,我建个议:与其去模仿别人,不如好好发掘自己的特点。吴艳妮能成为“中国田径一姐”,靠的是过硬的实力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这才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看到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说“模仿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真想说:体育明星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随意模仿并用来牟利,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道德问题。
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让更多人意识到尊重运动员权益的重要性。一个健康的体育环境,需要每个人都用心去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