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红军队伍里,有这么一位愣头青,他领着几百号人的游击小队,跟国民党的一小撮军队干上了,而且一打一个准,赢了好几仗。可奇怪的是,在红军改编上路那会儿,他却死活不肯配合,硬是要唱反调。更绝的是,就连省委书记亲自来劝他,他都不买账,直接把人给害了。
杀了红军战士后,他统领的游击小队成了硕果仅存的红军部队,四处漂泊多年,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这个人究竟何许人也?为何会对前来做思想工作的省委书记痛下杀手?
【打游击的最后一支红军】
杨文翰这个人,原来是个雇农,后来入了党,就在红军根据地里头干了个不起眼的官职。
长征结束后,闽浙赣苏区做了个决定,把部队拆成了三股力量,大家各自去打游击战。那时候,省委书记关英挑头带了一队人马,杨文翰也在这支队伍里头。
1936年的时候,关英领头的皖浙赣独立团遭遇了敌人好几倍的兵力围攻,那场战斗打得特别凶狠,好几个将领都牺牲了,关英也失去了踪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17bc4b5775ffb09f52711456a42657a.jpg)
现在,杨文翰作为宣传部长,在部队里表现突出,成了大家的“领头人”。游击队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些情况杨文翰都看在眼里,心里十分难过。
接着,他就开始指挥大家不断变换战斗策略,通过一连串的游击战斗,杨文翰领头的游击队伍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把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了下去。
那时候,上饶周围的好几个县城,都被杨文翰的游击战搅得不得安宁。他们的部队,起初只有几十号人,但慢慢地,队伍壮大到了好几百人。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还成功搞到了1挺轻机枪和200多支步枪,战斗力大大提升。
杨文翰领着这支游击队,把磨盘山当作根据地,拼命地打起了游击战。虽然杨文翰他们打了不少胜仗,可情况却越来越糟,最头疼的是,他们始终没法和大部队取得联系。
他们当然想和外界联系,可生存环境实在太恶劣了。游击战讲究的就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他们得不停地换地方躲藏。这样一来,他们的信息就不灵通了,除了打仗,对外界的事情一无所知。
要是你连“西安事变”和“卢沟桥事变”这两件大事都没听说过,那国共两党即将携手抗日的新动向,你更是无从得知了。
【互不信任,误杀战友关英】
1937年那会儿,杨文翰费了好大劲才终于联系上了组织,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要跟国民党联手干活的通知。这消息对杨文翰来说,简直就像天上突然打了个响雷,把他给震懵了。
他第一反应就是直截了当地说:“那家伙的话你可别信,你毕竟欠他人情,他怎会真心跟你联手呢?”“五角星和十二角星斗了那么多年,争斗了十几年啊,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地算了?”
杨文翰打死都不信这事儿,他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毕竟,国民党跟他可是有着解不开的深仇大恨,害得他那么多兄弟丢了性命。现在他们居然想跟他握手言和,杨文翰怎么可能买他们的账呢?
其实,当蒋介石口口声声说要和共产党联手时,他背地里仍在狠狠打压我们的红军。记得那时候,关英和大部队不小心走丢了,他就假扮成一个榨油的老板,悄悄躲在乡下,到处打听中央红军的消息。
盼啊盼,终于在报纸上瞅见了国共携手的消息,关英心里头那个乐呵,二话不说就把油坊给处理了,火急火燎地往南昌赶,去找党组织。
关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顺利地回到了部队,终于见到了好久不见的妻子和战友们。但还没来得及和大家叙叙旧,老领导黄道同就给他下达了新的任务:去劝说杨文翰下山,接受改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0c85c9a183868186c8c5026990cc65.jpg)
黄道同跟关英详细聊了聊现在的形势,他说之前党组织试着派了好些人去劝杨文翰,可杨文翰愣是把他们都当成了“叛徒”,给处决了。现在啊,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关英身上了。
关英一听就懂了,他开口说道:“我和老杨那可是打游击时的生死之交,关系铁得很。”这时候的关英心里还琢磨着,觉得自己劝杨文翰下山应该挺容易的,可结果却出乎意料。
这天,关英带着四个伙伴一起往山上走。等他们走到磨盘山脚下,突然从林子里冒出几个哨兵,说只允许关英和另外两个同伴上山。
接着,他们一行人领着关英,来到了一个叫簧村的地方,在那儿恰巧撞见了几个老相识。可还没聊上几句,这些人的动作比谁都快,直接把他们的枪给下了。关英一看这情形,火冒三丈,立马说要立刻去见杨文翰。
最后,关英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是见到了杨文翰。杨文翰一见是以前的老领导,立马就显得特别热情,还亲自下厨炒了好几个菜来招待关英。
关英丝毫不敢拖延,立马把上级的指示跟杨文翰说了。杨文翰一听,脸色立马就变了,他直截了当地说:“你说的这些,我可不信。以前可从没听说过国共要合作,咱俩跟他们斗了十几年,现在哪来的合作基础啊?”
如果要让我下山去改编些什么,那我肯定会召集所有的兄弟,一块儿商量商量,看他们乐不乐意。
之后,杨文翰提议让关英多留几日再走,但关英没同意,表示得赶紧下山回去交差。杨文翰一听这话,立马就火了,硬是把关英留在了山上。
连着好几天,他俩都在拌嘴吵架,最后杨文翰实在是火了,他让人把关英给捆了起来,还动手动了粗,对这个以前的“头头儿”使上了刑罚。
关英也被气得大声斥责起来:“你背离了党的方针,跟党对着干,现在已经没脸再说是共产党员了......”
杨文翰被惹毛了,他立刻让人把关英拉出去毙了。结果,关英就这样在杨文翰的地盘上丢了性命。
【走向了“灭亡”】
出了那档子事后,杨文翰心里头老觉得不对劲,就打发手下人去新四军那边打听打听。一听说自己误杀了关英,这家伙还是一根筋,硬说要是瞧不见红军的主力队伍,他就打死也不下山。
后来,杨文翰还是一条道走到黑,始终跟中央的意思唱反调。国民党方面也看不下去了,不能再由着杨文翰的游击队这么胡来,于是调集军队,对杨文翰的部队发起了围攻。
碰上那势力庞大的国民党军队,杨文翰手下那500号人,简直就是以卵击石。但就算是这样,杨文翰还是硬着头皮,带着队伍打了四年的游击战。等到战斗结束,他那500人的队伍,竟然就只剩下20个人了。
这支20人的小队,最后还是没能逃脱被消灭的命运。他们又一次中了国民党的埋伏,结果杨文翰的游击队伍里,就只剩他和炊事班班长两个人逃了出来。
1943年的时候,杨文翰心里还盘算着要重新振作起来。他独自一人跑到弋阳葛溪的姨娘家,想去拿枪。可没想到,这事儿被他姨娘的女婿给知道了,这家伙转身就向国民党告了密。结果,国民党的人很快就找上门来,把杨文翰给逮住了。
杨文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高声呼喊:“共产党永远光辉,工农红军永垂不朽!”
【结语】
结果就是这样,最后一队红军在国民党的猛烈炮火攻击下全部牺牲了。杨文翰本来可以有个轰轰烈烈的抗日战斗生涯,但他却固执己见,听不进任何劝告,结果害得我们好多战士牺牲了,党组织也损失了一名优秀人才,他自己也因此错失了回到八路军队伍里的机会。
然而,经过许多年后,党组织最终还是认可了他以及被错误处决的关英,追授他们为烈士,以此表彰他们在游击战中作出的杰出贡献。
杨文翰与最后一支红军游击队的传奇——往事再现杨文翰,这个名字与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紧密相连。
他见证并参与了最后一支红军游击队的英勇事迹,这段历史如同被重新打磨的镜子,再次映照出那段峥嵘岁月。在那烽火连天的年代,红军游击队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畏艰难险阻,坚持战斗在深山老林之中。
而杨文翰,正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他亲身经历并记录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最后一支红军游击队,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信念却异常坚定。
在敌人的重重包围和追击下,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斗技巧,一次次突破重围,继续着未竟的革命事业。杨文翰在回忆录中详细描述了这支游击队的英勇事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38f2ff49d88c73c3d8ff3f0d0cba988.jpg)
他们如何在敌人的围剿中巧妙周旋,如何利用地形地貌进行隐蔽和突袭,每一次战斗都充满了智慧与勇气。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杨文翰的讲述却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些英勇的红军游击队员们在山林间穿梭,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如今,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了一段传奇,被后人广为传颂。而杨文翰,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的名字也将永远与这段传奇紧密相连。
皖浙赣地区中共省委书记关英的离奇消失——历史往事探秘说起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他的突然失踪可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事儿。
这事儿啊,就像一本没写完的书,留下了满满的谜团。想当年,关英书记在皖浙赣地区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领导着当地的革命事业,为党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就是这么一位大人物,却突然间没了踪影,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关于关英的失踪,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说他是被敌人抓捕了,可又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有人说他是自己离开了,但去向何方却无人知晓。总之,这事儿就像被一层迷雾笼罩,让人看不清真相。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关英失踪的谜团似乎越来越难以解开。
但历史总是充满了神秘和未知,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找到那把揭开谜团的钥匙,让这段历史重新焕发光彩。虽然现在我们还无法确切知道关英失踪的真相,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革命先驱,他的故事也将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