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安厅原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贺电,创作出版了一本“奇书”《平安经》,利用职权,以每本299元的价格,向下辖的10 个地级市(州)公安部门摊派10万册,销售额高达2990万元。
《平安经》出版字数24.5万,且不说内容之低劣,严重侮辱读者智商,这么薄薄的一本,又不是精装,定价顶多五六十元,定价299元,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他不愁销售,销售对象也不敢讲价。《平安经》并非贺电唯一著作,在这之前,他已经出版专著35部,可谓“著作等身”。
权力是最好的出版社和印刷厂,也是最好的促销手段。领导出书,不用自己掏钱,发行也不用愁,当作“政治任务”往下压就是了。反正买者也不会自掏腰包,都是公款购买。
文学爱好者出身的某官,当上市委书记后,热衷出书,三年出了两本。第一本还沾点文学的边,第二本全是讲话报告,距文学十万八千里。可是,他的书却无比畅销,一版再版。
某房地产商,一买一卡车。市委书记第二本书出版不久,该出版商承建的市重点工程——市图书馆突然倒塌。事故发生后,清理现场的工人惊奇地发现,市委书记的书,竟被当作砖头,一本一本砌进了墙里。
这些贪官队伍里的中老虎和小老虎,腐败起来别具一格另辟蹊径,堪称“雅虎”和“雅腐”,不仅从权力上腐蚀社会,还从精神上污染社会,因为他们写的毫无疑问都是一堆臭烘烘的垃圾。
前苏共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出版了中、长篇小说《小地》《处女地》《复兴》,号称“三部曲”。据说这些“伟大作品”都是顺应人民的“强烈呼声”而创作的。
“三部曲”出版后,发行量达到天文数字般的4亿册,翻译成65种语言,被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图书馆收藏,一举登上苏联畅销书冠军宝座,后来又获得列宁文学奖,并被搬上舞台和银幕。勃列日涅夫获得稿酬18万卢布,加上2.5万卢布列宁文学奖奖金,共计20.5万卢布,这在当时可是笔巨款。
那么,勃列日涅夫的创作水准到底如何?苏联著名学者阿尔巴托夫不留情面作了最公正的四字评论:“声名狼藉”。
据说有一次在政治局会议上,勃列日涅夫突然兴致勃勃道:“同志们都说我那三本小说写得好,哪天给我弄一套,我也读一读。”
又据说,勃列日涅夫死后,民间马上有人编了一个“三部曲”的笑话:勃列日涅夫埋在了《处女地》,上面盖上了一层《小地》,只是无法再《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