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武功天下第一?妻子晚年透露:有一种对手令李小龙心生畏惧

红色先驱 2025-02-18 09:26:37

是谁第一个把中华武术与电影结合起来,使中国功夫片风靡世界各地?又是谁突破国界,以精湛的武功和高超的演技成为“誉满全球”的中国武术电影明星?

他,就是李小龙。

1940年,李小龙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父亲是香港粤语片演员,不到1岁时他即跟随父母从美国回到香港,从小在香港长大。

1953年,13岁的李小龙已经学习了太极拳、洪拳、蔡李佛拳等诸家拳法,而后又在好友推荐下,拜入名师叶问门下,学习了咏春拳。

1956年,由于热衷于打架,李小龙被老师推荐参加了校际拳击比赛,并加入了学校的拳击队。

1958年,李小龙代表学校出战,崭露锋芒,一举夺得冠军。同年,他还和弟弟搭档拿下了全港恰恰舞比赛青年组冠军。

不过紧接着在同蔡李佛派进行的比武中,李小龙不幸将对方打伤。

事后,1959年,李小龙即被父母送回了美国,自此开始了在美国独立读书、生活的岁月。

初到美国,李小龙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不仅要忍受歧视,还需要打工赚钱以维持生活。

一开始在爱迪生技校读书时,他曾靠教人恰恰舞赚钱,并在期间学习了螳螂拳。

1961年李小龙又前往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戏剧和心理学,同时苦练武功。

1962年,李小龙读大二时,即在学校租了一个停车场角落,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开始靠教人武功赚钱,并且边教边练。

1964年,李小龙在加州长堤获得了全美空手道冠军。有三名先后夺得过空手道冠军和柔道冠军的武林高手,不服李小龙,找上门来要和他再次较量,结果都被他一一击败。

就在这样边教边练的过程中,李小龙将自己学到的拳击、咏春、击剑等各派功夫,去芜存菁,熔旧铸新,创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武术流派,并于1967年正式确立自己的武道哲学名称为“截拳道”。

这时,李小龙已经成为了新一代武术宗师,他在西雅图设馆授徒,武术馆事业越做越大,并引发了一波中国功夫热,让“KUNG FU”一词写入了英文字典,让西方人认识和学习了中国功夫。

事业成功之外,李小龙的家庭生活也十分美满,1964年,他同自己武术馆的一名女学员琳达举行了婚礼,婚后第二年又生下了儿子李国豪。

1972年,美国著名武术杂志《黑带》,将李小龙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李小龙已经携妻儿从美国回到了香港,开始进军武打片市场。

这之前,在美期间,李小龙曾应邀出演美国电视片《青蜂侠》和电影《盲人追杀》,并凭借银幕上所展现的非凡武功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扬,开华人进军好莱坞之先河。

不过即便如此,偏见依然存在,当美国华纳筹拍电视剧《功夫》时,制片商竟以个子矮、太中国化为由拒绝李小龙出演。

结果李小龙回到香港后,接连主演《唐山大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等功夫片,连创票房新高,取得空前成功。

其中,《唐山大兄》演绎的是华侨遭受当地恶势力迫害、奋起反抗的故事。李小龙在其间扮演一名在忍无可忍时奋起搏击的华侨青年,在影片中表现了自己独创的“截拳道”中许多精湛的武功。

在《精武门》中,李小龙则扮演一位反抗日本浪人的精武门弟子,在影片中表现了单条双节棍和腾空飞腿连踢三脚的绝招。

《猛龙过江》则是李小龙自编、自导、白己主演的影片,在其中他又一次扮演反抗当地黑社会欺压华人的中国拳师,展现了难度大大增加的两对双节棍绝招,直令人眼花缭乱,拍掌叫好。

如此三部功夫片,基本奠定了李小龙的地位,自此名震海内外。

曾经拒绝过他的美国华纳公司又回过头来找他,与好莱坞著名武打明星联合主演了《龙争虎斗》,这也成为了李小龙第一次担纲主演的好莱坞影片。

接下来,李小龙又自编、自导、自演了《死亡游戏》,岂料,这部影片就成为了他的最后一部影片。

1973年7月20日,就在《死亡游戏》拍到四分之三时,李小龙突然暴死,送医时心跳和呼吸便已停止,时年仅32岁。

李小龙逝世后,美国好莱坞电影城,建立了“李小龙纪念馆”,当地影迷还将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

1980年,日本著名武术杂志《公映》把李小龙选为国际“十大明星”之一。

可以说,一代宗师猝然离世,留给了世间无限的遗憾和念想。

不过时隔多年后,有关李小龙实战能力的争论在国际武坛上此起彼落,持正反两方意见的舆论交锋不断。

也正因此争论,不少人站了出来,为李小龙武功再添力证。

在那个视频资料缺乏的年代,李小龙生前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真实格斗较量视频,但这不代表他没有实战训练。

在他生前,战绩可查,曾打败过散打高手霍夫曼、跆拳道冠军朴正义、菲律宾“棍王”伊鲁山度。

其中,伊鲁山度对李小龙由衷敬佩,还加入了李小龙的学生行列。

另外同李小龙交过手的美国著名柔道家西岗曾坦言:“我对李小龙的参赛实力完全不存怀疑,于没有规例的实战场合,我更认为李小龙的‘可怕程度’,应该是比赛的4倍。”

如此,还有人质疑:“李小龙作为演员,以表演为主,神话过了,看今天的自由搏击运动员打法,就知道了。”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自由搏击即起源于李小龙,美式自由搏击的主要创始人和职业赛的推动者,还是李小龙的学生,早期的美式自由搏击实质上就是截拳道的翻版。

对于演员和武术师这两重身份,李小龙此前在拍摄《龙争虎斗》时也曾做过回答。

当时饰演岛主韩先生的前辈演员石坚见小龙在为电影劳心劳力之余还不断抽时间练功,便在化妆间趁着无人之际,向正在进行热身运动的世侄小龙劝解道:

“小龙,以你现今在戏行的成就,不须练得那般辛苦,是放松下来的时候了。”

而李小龙却答:“坚叔,对我来说,电影仍然是副业。”

另外在《龙争虎斗》中饰演和李小龙赛场较量角色的空手道冠军罗拔窝也曾提及,他当时曾和李小龙以自己擅长的半接触空手道方式打了一场,最后也是李小龙赢了。

如此,李小龙的武功其实已经公认达到了天下第一、登峰造极的地步。

可是,他的妻子琳达在李小龙传记《我眼中的布鲁斯李》中回忆起来,却道:其实李小龙也怕一种对手。

有一次,琳达曾问李小龙是不是天下第一,不怕所有对手。李小龙却摇着头道:“我不是天下第一,其实我很怕一种对手。”

“你怕什么样的对手?”琳达很惊讶地问。

李小龙道:“我不怕会一万种招式的人,我怕把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对手。”

其实,李小龙自己,正是这样一种把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人。他练招式始终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自己,最终在武学上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而无论是作为传播祖国武术的志士,还是影坛巨星,李小龙的人生传奇,都令人敬佩。

素材来源:

[1]于剑波.武术影星李小龙[J].电影评介,1985,(10):31.DOI:10.16583/j.cnki.52-1014/j.1985.10.035.

[2]任万杰.李小龙最怕的对手[J].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4,(14):43.

[3]欧阳志霖.李小龙——永恒的神话李志远先生访谈录[J].拳击与格斗,2006,(07):34-36.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1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