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秘密访问延安这事,既不是临时起意,也不单单是为了政治上显摆。
两年前,他把毛主席请到重庆,现在倒好,成了反客为主,还没被邀请呢。
在这位国民党领袖的心里,有一种很强烈的不安,还有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这促使他去延安“取经”。
1947年,蒋介石偷偷跑到延安去了。他坐在矮凳子上,还睡在毛主席住过的窑洞里,那一晚上啊,他翻来覆去,一整夜都没睡着。
败局已定,没什么希望了,就像太阳快要落山一样。
延安,那是中国革命的精神圣地,它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艰难时期坚定不移的形象。
这儿见证了中共中央13年的风风雨雨,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延安作风”,就是务实廉洁、亲民爱民、不怕困难。
延安的作风是这样的,国民党在西安那边却是奢靡腐败,两者有着强烈的反差,延安就慢慢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人们开始摆脱国民党的阴影,转而去拥护共产党了。
蒋介石为了得到陈嘉庚的支持,拨了八万多块的巨款,打算用来搞欢迎、招待和宣传活动,想通过这些展示国民党的威望和力量。
不过,这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像蒋介石想的那样。
国民党的奢侈浪费让陈嘉庚特别失望。当时抗战很艰难,他觉得得“尽量节省”,“可别浪费物力”。
在国民党里头,贪污腐败越来越成了难以解决的大毛病,很多官员都过着奢靡豪华的标志性生活。
就连蒋介石本人,也得承认国民党是“空虚薄弱,消沉腐化”的。
抗战的时候这种情况特别明显,前线的战士们缺这少那的,后方当官的却一门心思搞些中饱私囊的事儿。抗战胜利了,国民党派官员到沦陷区去做接收工作,这帮人那叫一个贪得无厌,到处搜刮老百姓的钱财,日子过得奢华极了。
在老百姓心里,国民党就这么一天天失去信任了,被大家都抛弃那是迟早的事儿。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好像注定要衰败了。
老百姓对这么腐败的统治阶层越来越不抱希望了,他们盼着变革,盼着有个更公正、更廉洁的政府。
国民党内部普遍存在这种问题,这不但让自身力量被削弱,还慢慢失去了民心,给它最后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没被邀请就跑来视察,这可真是冒险的行为。
1947年盛夏八月,陕北高原的蓝天下,两架军用飞机先后慢慢降落在延安的临时机场。
机舱门一打开,蒋介石带着的那帮人就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
这是一次保密性极强的视察行动,只带了几个经过专门审查的中央社记者同行。他们用摄影机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不过这些照片不能随便发表,得交给军方作为“重大消息”向外发布。
这事儿是在国民党胡宗南的部队占领延安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1947年3月到1948年4月这一年里,胡宗南的部队在延安安营扎寨,这在中共党史和国共内战里是一段很特别的历史。
蒋介石这次亲自去,是因为毛泽东有“一个延安换全中国”的战略布局,他就以占领者的姿态去督战的。
胡宗南一得知蒋介石要过来的消息,马上就着手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他从西安弄来了洋瓷脸盆、沙发、钢丝床这些精致的生活用品,运到延安这个贫穷的地方,还专门请了西餐厨师,就想把啥都准备好,把人招待得无微不至。
8月7日,一架名叫“美龄号”的专机飞到延安,蒋介石被安排住进当地最好的、戒备特别严的边区外交宾馆。
蒋介石的这次访问,不管是之前他对陈嘉庚的“巴结”,还是胡宗南对他的“讨好”,都充分体现出国民党官员沉溺于奢靡、腐败生活的状态。
这种“西安作风”不过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腐败的一小部分罢了,这也是它最后失去民心、走向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蒋介石来延安这一趟,可不是光凭着一时冲动,也不只是为了制造政治声势。
在这位国民党的头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安和危机感在暗暗滋生。这种感觉搞得他晚上都睡不着觉,也成了他去找老对头毛泽东“上门讨教”的主要原因。
回顾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我们能发现,蒋介石对毛泽东的态度很是高傲,显然没把这位有着浓厚“土气”的共产党领袖当回事儿。
可才过了不到两年,局势就急转直下,蒋介石发觉自己又一次作出了要命的误判。
接连遭遇失败后,他总算下定决心抛开傲慢和自大,悄悄踏上前往延安的路。
蒋介石在延安的行程满是所谓“自我反省”的意味。
他跟学生们交流的时候,用一种自嘲的口吻讲了讲他这次的访问。
他讲:“有来有往才对嘛。两年前,我请毛泽东到重庆去了,今儿个我来延安回访。可惜呀,毛泽东没请我,这次我是自己来的。”
都不吭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八月热得人受不了,蒋介石带着一帮部下到延安这块革命圣地视察去了,当时的阳光特别毒,直直地照着延安的地。
他们走遍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这些地方,每个地方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蒋介石视察的时候细致又严谨得很不寻常,他眼里啥细节都不放过,还一个劲儿地提出好多让人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弄得胡宗南措手不及,没法马上回答。
蒋介石到抗大旧址的时候,特别有感触,说这儿是共产党的“黄埔军校”呢。这儿的教室就是一排很简陋的窑洞,啥设施都特别简陋。
他瞧见,教学用的黑板就是用木炭灰抹成的墙面,礼堂干脆是露天的,每个学生的标准配置也就是一个小凳子。
在这儿,朱德总司令和各个级别的军官都专心致志地听过课呢。
蒋介石怀着好奇的心思,用手指在黑板上轻轻一抹,这一抹啊,手指马上就沾满了黑印子。随后呢,他又把小凳子拿起来,自己亲自坐上去试了试。
可这小凳子啊,对都60岁的他来讲,实在是太矮了。他差一点儿就失去平衡,险些一屁股坐到地上。宋美龄和蒋经国见了这情形,都吓坏了,赶忙走上前去扶住他。
在延安的军事训练场那儿,蒋介石看到了共产党军队的训练环境,这跟他熟知的军事训练环境完全不一样。
这儿的训练设施简陋得让人几乎不敢相信,就只有几个自己做的木马和竹天梯,看上去特别简单,还有点粗糙。
但让蒋介石更震撼的是那个陡峭的崖壁,那里是越野障碍训练的场地,有很多磨砺意志的痕迹,每一道划痕好像都在诉说着一段艰苦训练的故事。
蒋介石就站在那崖壁跟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瞧着。
他知道很多共军高级将领都在这儿接受过训练以后,心里就变得很复杂,一下子陷入深深的沉默当中,脑子也飞快地转了起来。
过了一阵子,他才说话,话语里满是疑惑:“要说设备,我的黄埔军校和中央军校可比这儿强太多了,可会打仗的人却越来越少,这是咋回事呢?”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都不吭声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另外,蒋介石在一个山坡上看到了一块开垦过的地。
有人跟他说,共产党搞的大生产运动,当官的和当兵的都一起参加开荒种地呢。
就像三五九旅的旅长王震,那可是以劳动模范的身份被大家知晓的。彭德怀呢,也老是到田里干活,董必武则是因为纺线的本事出名的。
像毛泽东、周恩来这些领导人,还经常自己动手参加劳动呢。他们种出来的粮食和蔬菜,自给自足,差不多就能满足日常的需要了。
看到这个情景,蒋介石仅仅是点了下头,不过他的脸却阴沉下来了。
他一直都很自信自负,可这时候却满是一种说不出的挫败感。
住在窑洞里,一晚上都没睡着。
蒋介石走进枣园的时候,终于亲眼看到了他的对手毛泽东住过的那间窑洞。
这个窑洞朴素得让他没想到,和周围农民的窑洞没啥区别。
门窗是拿没刷过漆的旧木头做的,看起来又旧又朴素。
迈进窑洞,他看到墙面的漆皮掉了,露出底下粗糙的土质。窑洞里面的摆设也很简单,靠窗有一张榆木桌,桌上满是坑洼和划痕,这显然是见证了数不清的沉思与写作。
在这个窑洞里,那床铺可简陋了,是拿榆木钉出来的,没什么装饰,简单得都有点粗糙了。
部下跟蒋介石说,毛泽东是南方人,睡不惯炕,这简陋的环境体现出毛泽东的生活方式。
蒋介石从窑洞走出来,瞧见院子里有棵树,树底下搁着个石凳,旁边还放着一架纺线的纺车呢,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平常、普通。
跟着他的随从说,周恩来、朱德等人就住在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
这些窑洞啊,不管是从外面看,还是看里面的设施,全都一个样,这都能看出共产党领导人生活过得很朴素呢。
蒋介石熟悉的官僚阶层生活奢华,而这种简朴却与众不同,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国民党军队出动三十万兵力把边区围起来,又是搞军事进攻,又是搞经济封锁,就想着“把共产党、八路军饿死、困死在窑洞里”。
蒋介石特别不明白,都这种难到家的情况了,延安的军民、边区的军民咋还能这么齐心呢。
他想不明白,这么简陋朴素的窑洞,怎么就能产生那么巨大的革命光芒,铸就那么坚定的革命信仰呢。
蒋介石慢慢走出窑洞,爬上了旁边的山坡。
眼巴前儿,太阳快落山了,天边的云彩让晚霞给染成金红色的了。雄伟的宝塔山在这亮堂堂的夕阳里,被云彩一层一层地围着,就像有个老大个儿的火炬在山尖上呼呼地烧着呢。
这时候,胡宗南小声地向他请示,问是不是回城里的官邸吃晚饭。
可是,蒋介石摇了摇头,他的语气里满是沉思后的决断,对跟着他的人说,今晚他就想待在这儿,不打算走了,那一晚他一整夜都没睡着。
蒋介石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在延安这么个穷地方,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能在那样破旧的窑洞里琢磨出惊天动地的战略和思想;他压根儿也想不到,这些领导人在一点儿都不奢侈的环境里,还能有这么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不但物质上自己养活自己,精神上还特别自强。
蒋介石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毛泽东就在这些简陋的榆木桌旁边,不停地写作,写出了意义深远的文章和演讲稿。他更加想不到的是,恰恰就是这些看起来很朴素的文字,居然能极大地打动并且激励着数以千计的民众,变为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强劲力量。
蒋介石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在这么近乎原始的生活条件里,共产党的领导层居然能保持如此高效的组织和指挥体系;他更料想不到的是,恰恰是这种看上去很落后的环境,催生了对未来满怀着希望与决心的革命力量,这股力量在艰苦里磨炼,于逆境中壮大,最后在中国的土地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又说不定他心里很明白,他的对手为啥能一回又一回地走向胜利、获得成功呢。
你没有提供具体的原文内容呀,请提供一下原文内容,这样我才能进行改写。
《中外文摘》2016年第19期,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