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再不救楼市,房价或将持续下跌?业内:年轻人多生二孩

让爱变无期 2025-01-11 17:43:32

买房,还是不买房?这是个问题!

这句话听上去是不是很傻?但如果你最近有关注楼市,会发现,这真是摆在许多人面前的两难问题。想买房的人犹豫,害怕刚签了购房合同,价格再下跌;不敢买的人又担心房价一旦回升,眼睁睁错过低点。与此同时,中小城市的空置楼盘越来越多,大城市的高房价却依旧像打不破的天花板。楼市这摊水,怎么看都不像能轻松扑腾过去的小池塘,而更像一片搅不清的大沼泽。

为什么楼市突然变得这么“膈应人”?我们不妨从现状出发,展开这一场关于房价、家庭资产和国家经济的深度探讨。

现在的房市,明显是“二八分化”。大城市的核心区域房价还在坚挺。比如北京和上海的学区房,虽然没了前几年那种“抢着跪着也要买”的狂热,但整体价格也在高位波动,稍微一有好学校挂牌,房价又能“嗷嗷地往上涨”。而一线城市之外,比如四五线的中小城市,房子则有些卖不动了。

不少地方房价一跌再跌,甚至比开发商宣传的毛坯价格还低,但购房者仍然按兵不动。

背后原因其实不难分析。大城市活力足,工作机会多,教育资源好,人口净流入。不管风吹雨打,核心区域还是刚需买家的心头宝。而中小城市,尤其是那些产业空心化、就业机会少的地方,不仅没有新人口往里流,原本的年轻人还往外跑,房子自然成了“冰块儿”。这就好比一锅烧到快干的粥,大城市的锅底都快焦了,中小城市却凉得结了冰霜——救这边,还是救那边?政策出台都很难兼顾。

很多人可能觉得,房价降了对于刚需家庭来说是件好事,甚至有人拍手叫好。但问题是,房价真不是一座孤岛,它背后牵动的是一整条经济链。

先从家庭说起。你可能听过这样一件事,某个普通家庭好不容易攒钱买了套房,没想到现在房价下跌,这套房市值缩水到贷款都还不上的程度。这个家庭资产大幅蒸发,生活质量必然受影响。而像这样把全部希望都押在房产上的家庭,国内中产当中可不在少数。

再看银行,大部分家庭买房靠贷款,而房子掉价可能让一些断供风险增加。对于银行来说,这可不是几个小数字的问题。

你想啊,如果贷款的还不上,房子也卖不出值钱的价,那银行岂不是“赔了钱,还赔了生意”?别看表面冷静,一旦出现问题,背后代价可大了,影响到的可不光是房市,而是整个社会的经济链条。

最后是消费。房价下跌一旦让老百姓感到“资产缩水”,谁还肯多花钱?鸡蛋都抱好了,哪还有心思买鸡腿!消费信心一缺,全社会的钱袋子都会变紧。

这就是房价下跌背后的连环效应,看上去是降了点温,实则可能引来“寒潮”,把人冻得够呛。

有一些业内人士提出,用二孩政策刺激人口增长、进而拉动购房需求,或许能救目前的楼市。

这听上去好像很合理——多生孩子,多买房子嘛!但仔细一想,问题可就多了。

首先,不是每个人都想多生孩子,甚至不是每个人都能生孩子。这年头,有个词叫“生不起”,可不是开玩笑的。有调查显示,仅是把一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普通家庭的支出就能到 50-80 万甚至更多。更别提生二孩带来的精力压力、教育支出、生活保障要求。如果没有配套的福利政策,普通人真的“精分”不到这个高度——你让我们生,是生得出来,可这房该怎么买?

其次,二孩政策能带来的购房需求恐怕有限。现在楼市真正困扰的不是没有房,而是没有人和钱。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速度减缓,让楼市整体上逐渐进入“供过于求”的状态。而二孩政策短期内显然不足以填补这个缺口,需求依然是个“硬伤”。

所以这个“二孩救楼市”的算盘,打得虽然响亮,但显然忽略了太多现实困难,听听就好,真当救命稻草,还真不够结实。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其实类似的问题,在国外也不是没出现过。比如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事件”。1990 年代,日本房价的飞速上涨最终以暴跌收场,之后历经了十几年的调整,整个经济都一度萎靡不振。

日本之所以出问题,是因为在人口开放速度放缓时,房产市场仍然高歌猛进,最终供需失衡导致危机全面爆发。

中国的楼市近年来也显现出若干类似的苗头,在人口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房市是否还能成为拉动经济的“发动机”值得深思。

不过,也不是没新方向可探索,比如租赁市场。据统计,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租房生活,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租房一代”正大步迈向主流。

租赁市场的兴起,意味着很多人已经慢慢放下了对“买房=稳定”的执念。如果政策能够有所调整,比如推出“租购同权”或加大租房补贴力度,楼市的泡沫也许能慢慢释放,而不是一碰就破。

此外,从长远看,还有教育和就业的问题。你可能发现,很多地方房价跟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挂钩。如果教育和就业能在中小城市实现更均衡的分布,不仅能解决外流人口的问题,也能有效抑制“大城市拥挤、小城市萧条”的局面。这种从底层解决供需矛盾的方案,才是楼市走向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

最后,无论房市泡沫破与不破,对于普通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看清自己的能力”和“别被焦虑牵着鼻子走”。房子本质上还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如果你是刚需,就看清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量力而行;如果是观望者,也别老盯着价格,毕竟房市的大方向,不仅是买家的手,也握在政策的风口上。

一棵饱经风雨的大树,不会一夜间倒下;但过于急躁的斧头,也未必能砍对地方。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943
评论列表
  • 2025-01-17 14:29

    一线城市还没开始大降,在硬撑,有些人不甘心,其实老百姓尤其是刚需没钱,必然大降,炒房的都急着卖房炒股,只是还没在股市布局好,还有的急着卖个高价回老家当土豪,谁也不愿烂在自己手里。

  • 小雨 11
    2025-01-17 19:11

    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拿什么买房子?没房子怎么生孩子?

  • 2025-01-17 20:14

    一孩都不要了[得瑟][得瑟]

  • 2025-01-18 21:52

    把没出生的孩子的钱提前都用了,还生个毛线

  • 2025-01-12 17:29

    你说的都对,但是,我不听你的

  • 2025-01-20 12:31

    多造机器人就行,你们卖给机器人吧

让爱变无期

简介:一个真正的原创人,解读实事,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