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近代古装影视剧中,举人、秀才、进士这些称谓频繁出现,但你知道他们之间到底有何差别吗?今天,就让兜兜来给你说道说道。
咱们得从隋朝开始讲起。那时候,隋文帝首创了科举制度,不过这项制度起初并没有得到广泛推行。直到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之后,科举制度才真正焕发出了光彩。武则天登基后,朝堂上满是李唐王朝的老臣,她自然需要培养自己的心腹力量。
于是,她在隋文帝的基础上,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其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她网罗心腹的重要手段。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那难度可不小,朝廷对此也是格外重视,作弊?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经过隋朝和唐朝的持续发展与完善,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变得十分成熟。那时,最初的考验便是童子试,通过之后便能获得秀才的身份。童子试还细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每一关都颇为艰难。
若能顺利通过童子试,便意味着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倘若连童子试都无法通过,那么中举便无望了。朝廷对科举考试极为看重,就连担任监考职责的考官,其级别也相当高,在某种意义上,监考官就如同朝廷派出的钦差一般。
看过古装历史电视剧的人都清楚,钦差大臣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在很多时候,他们都代表着皇帝本人。这足以说明监考官的地位之重要。在某个地方负责监考的官员,其级别与地方巡抚平起平坐,这已经算是非常高的职位了。
这些监考官通常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并且还会被赐予提督的荣誉头衔,其地位与巡抚不相上下。选拔秀才都如此受重视,更不用说选拔举人的重视程度了。
乡试对举人的参选条件限制颇多,例如曾从事街头艺人或来自妓院背景的人是不能参加的。从这些严格的选拔要求中,不难看出举人的地位远高于秀才。
秀才在科举制度下是一种身份象征,就好比现在想要考公务员,首先得具备本科学历一样。而举人,则如同通过公务员考试后所获得的一种称号,意味着你已经具备了进入官场为官的资格。
咱们举个例子来看看,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这是《儒林外史》里的一章。范进没中举之前是个秀才,经常被岳父嘲讽。
书中原话是怎么说的来着?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中举之后呢?“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同一个人,前后两张嘴脸,只因中举后,范进能给胡屠夫带来利益了。
我们来看看古代秀才享受的待遇:秀才分为三个等级,只有最高等级的秀才才能每月从国家领取粮食和银两,这被称为食饩,就如同现在的奖学金一样。一旦获得秀才身份,就可以免除公差、不用缴纳田粮,在县衙面见县官时无需下跪,自己和配偶的徭役也能免除,并且每月还能得到国家的补助。
就像范进,在他还是秀才的时候,这些福利大多只与他个人相关,比如可以免服徭役。国家发的补贴并不多,对周围的人并没有太大好处,所以常有人说“穷秀才”。你想,如果出身贫寒之家,全靠一个人读书,全家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只靠国家的那点补贴,怎么能够呢?
中举之后,一切都变了样。一旦成为举人,就相当于半只脚迈进了仕途的大门,就算将来会试失利,也有机会担任学官或是成为知县。首先,全家人都能免交税粮,这一点实在厉害。正因如此,只要你中了举人,很快就会有人找上门来“投献”,也就是把他们的土地挂在你的名下,然后他们以低于国家规定的税率给你交租,这样一来,你的生活就有着落了。
其次,古代没有专门的税务局,收税的任务通常由里正以及秀才、举人一起来完成。《红楼梦》里有句话,“做官的亲戚,收税的朋友”,可见古代的税务人员(特别是负责农业税的)并不属于国家正式官员编制。
而且,那时候收税里面的门道可多了,身为举人,你就有资格参与其中。再者,举人的地位与县令相当,可以自由进出县衙,因为举人和他们中的出类拔萃者——进士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人说,举人在民间,进士在朝廷,他们共同掌控着天下的舆论风向。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胡屠户对范进态度大转变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范进能给他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另一方面范进的社会地位也提高了不少。
咱们再来看个有关“诗仙”李白的例子。李白既是诗仙也是有名的酒仙,说白了就是个酒鬼,离了酒不成诗。关于李白爱喝酒,他自己在《襄阳歌》中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这虽是夸张之词,但也看出“诗仙”的酒量,一天喝半斤八两恐怕不在话下。
那问题来了,李白喝酒的钱从哪里来?你不能说我这问题俗啊,这是个很真实的事,喝酒总要付钱吧。要知道古代粮食并不富余,即使是在盛唐,酒的价格也不便宜啊。像李白这样天天喝、月月喝、年年喝,到哪里去弄买酒钱?他种田不会、做工不能、经商不肯,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哪里来的喝酒钱?
其实啊,最主要还是国家给的俸禄。李白当时虽然没有参加科举,但经人举荐在翰林院工作。在翰林院工作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如果是按正规的科举制度,得是状元、榜眼、探花才有资格进去的。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想表明当时的封建官场是级别越高、福利待遇越高,也才会有李白天天可以喝酒的本钱!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所以啊,进士和举人的待遇在某些方面是一样的,但进士的级别和影响力那可比举人高多了。
那么至此,你对于举人和秀才、进士之间的差别有何看法呢?是不是觉得科举制度下的这三级跳,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呢?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