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齐书》
《二十四史》第十一本,是《北齐书》,作者是李百药。
要聊李百药,得先聊他的父亲,李德林。
李德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北齐的中书侍郎。
中书,是中书省,你可以把中书省理解成明朝之前,隋唐宋元时期的内阁,而侍郎,相当于内阁的副部长,二把手。
李德林这个人,无心政事,在仕途上成就不大,最大的兴趣爱好是修书,而且主要是修史书。
北齐从开国开始,国力就一直在下坡路狂奔,时局纷乱,李德林对前途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盛世求功名难求,乱世求苟活难安。
人生在世,总是这样。
一般来说,著名史学家的父亲,也都是干这个的。

(司马迁写史记)
远的,太史公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当年就是西汉朝廷的太史令,《汉书》的父亲班彪也是当时著名的史学大家。
近的,《梁书》和《陈书》的作者,更是父亲姚察和儿子姚思廉齐上阵,俩人一起写史。
李德林在北齐的时候,就专门负责修《齐史》,也就是记录北齐的当代史,后来北齐灭亡,大隋一统,李德林归顺了隋朝。
中国历来有本朝修前朝历史的传统,所以李德林到隋朝上班之后,仍旧负责编修《齐史》。
不过很可惜,德林老兄身体不好,《齐史》还没写完,他就先撒手人寰了。
也许是继承了父亲身体不好的基因,李百药打小也是个病秧子,正是因为如此,母亲怕他多病,所以才给他取了“百药”的名字。
唐代姚合有诗:住者既无家,去者又非归。穷愁一成疾,百药不可治。
百药的意思是,无论这小孩有什么毛病,都有用以治疗他疾病的药物。
身体上的疾病可以治愈,但漫漫人生喜怒哀乐,欢喜悲歌,又如何能治呢?

(李德林 形象)
除了继承他父亲身体不好的毛病之外,李百药还继承了父亲学问渊博的优点,这位小朋友从小就攻读史书,学问那是相当不错。
李德林在朝廷里有俩哥们,一个叫做陆乂,一个叫做马元熙。
小陆和小马有天来李德林家做客,席间几人谈论诗文,吟诵南北朝时期南陈诗人徐陵的文章,正吟到这一句:既取成周之禾,将刈琅邪之稻。
几个文化人坐到一起研究诗文,对徐陵的文化水平很是钦佩,但却一直不太理解诗中“琅琊之稻”这个词出自哪里。
古人写诗好引经据典,这几个文青找不到出处,一时都十分苦闷。
赶上这个时候半大孩子李百药上厕所撒尿,看到父亲和朋友议论诗文,他脱口而出:
《左传》中说鄅人藉稻,这个“鄅”,就在琅琊开阳县,所以徐陵才说“琅琊之稻”,这都不懂,你们也不行啊你们。
李百药年纪轻轻,学识渊博到了这个份上,可算是让大家开了眼界了。
隋朝初年,朝廷所采取的制度,还不是科举制度,而是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
这两种制度,说白了就是靠拉关系走后门来选拔官员,你有钱有势,你有背景,你想要做官,那就容易一点,所以李百药借着父亲的秋风,依靠门荫入仕,成了隋朝太子杨勇的伴读。

(隋文帝杨坚 形象)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文帝杨坚,杨勇是杨坚的嫡子,根正苗红的太子爷。
能跟太子一起读书,那这位仁兄未来的前途,简直是不可限量。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哪天杨勇要是登基了,他父亲杨坚的这批大臣他自然不会再用,新皇帝必然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人事班底,皇帝要用新人,那么一般就会重用藩邸旧臣,而李百药作为太子陪读,他想要成为权臣,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不过很可惜,后来杨坚的次子杨广篡夺了皇位,杨勇身死,杨坚成了隋炀帝,李百药这条升官发财的道路,就算是彻底断了。
隋炀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志向还是很大的,性格也没有那么变态,所以对前太子的旧臣并未杀戮,而是把李百药赶出了中央,把他安置到了桂州,也就是今天的广西桂林。
桂林山水,天下一绝,然而彼时的李百药却无心欣赏,因为随着他被派去地方的工作调动,他的官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少年时代,他才华横溢,惊为天人,在众人的欢呼和簇拥下长大,后来他成了太子府的红人,声名显赫,就算是朝廷里的一品大员见了他,也得规规矩矩的打两声招呼,但现在,他失魂落魄,只不过是桂州城里的小小司马。

(李百药 形象)
李百药的这个司马,职如其名,主要负责养马。
然而,就连这样消消停停做马夫的日子,对接下来的李百药来说,也是奢侈的。
他的职位一再调动,他到临泗府担任过校尉,他在会稽府看过大门,他还到建安府当过郡丞。
横跨广西,山东,浙江,福建,多年时间里,李百药一直在路上。
如果说似流浪一般的舟车劳顿对李百药来说并不算什么的话,那么唯一使他感到难过的,就是他这迷茫困顿的人生。
硬撑,李百药只能硬撑。
在这段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李百药要苦苦支撑这暗无天日的境地,有人说,李百药太可怜了,太惨了,或者说他太糗了,但人们意识不到,有些时候,一个人用他的肉体去对抗命运的过程,是另外一种风华绝代。
他见到了人间无数的奇景,他有着丰富的故事,他有着数不清的朋友。
在悬崖绝壁高歌,在茫茫雪山诵经,在无垠戈壁上对酒,在海边看一轮明月孤悬。
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可自己遭了这么多年罪,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您还别说,李百药的苦日子很快就到头了,因为不久之后隋末农民起义就爆发了。

(隋末农民起义)
隋炀帝杨广的理想主义一朝幻灭,大隋王朝轰然倒塌,唐朝又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但是很显然,唐高祖李渊也不是很喜欢李百药,因为李百药这人前科不好,当年起义的时候,李百药没有跟自己,而是选择了别的老板。(主要指杜伏威)
于是,李百药同志黯然的离开长安,又被李渊贬到了泾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泾川。
终武德之世,李百药未获任用,如果后来不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搞不好历史上就没有李百药这号人的下文了。
中国历史上最能甄别人才的,西汉刘邦算一个,明朝朱元璋算一个,李世民首当其冲,一个能顶这两位。
李世民对李百药的才气素有耳闻,当了皇帝之后立刻就把李百药给调了回来,把他编入东宫,负责辅佐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这个太子,当得也不是很到位,在东宫不学无术,什么都喜欢干,就是不爱学习,不愿意进步。

(李承乾 形象)
作为李承乾的老师,李百药那是相当着急的,他二话不说,立刻写了一篇《赞道赋》来规劝李承乾。
这个《赞道赋》,相当于当年诸葛亮给刘禅写的《出师表》。
诸葛亮的《出师表》写得情真意切,但刘禅看了之后不为所动,李百药的《赞道赋》水平也很不错,但李承乾也只是看了个马马虎虎就放到了一边。
太子不看不要紧,因为后来唐太宗到东宫去偶然看到《赞道赋》之后赞不绝口,认为李百药无论是文学水平还是工作态度,都是相当不错的,于是立刻赏给了李百药五百匹彩绢。
官位提高了,日子过好了,权势也重了,但李百药还是那个李百药。
他这个人,不爱说话,不苟言笑,每天正点上班,正点下班,虽然深得圣眷,但在朝廷里的存在感很低。
太宗皇帝时常就会赏赐给李百药财物,但李百药对钱财似乎并不感兴趣,每次得到这些东西,他都用来周济身边困顿的亲友,道德水平那是没得挑。

(唐太宗李世民 形象)
多年的流放生涯折磨着他的身体,摧残着他的心智,但却让他见识到了广阔的天地,体会到了那些居庙堂之高的人体会不到的世间百态。
在人生中的某一刻,李百药对金钱,对权力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他的仕途生涯遍布祖国大好河山,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开始坚信,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比功名利禄更重要的东西。
之前我们说,李百药创作出了《北齐书》,是中国历史上一名优秀的史学家,然而,李百药不仅写史一流,他写散文,写诗的水平那也是相当优秀的,那时节长安城里人人吟诵他的古诗,就好比当年那一批八零后对周杰伦的喜爱一样。
贞观末年,李百药辞官回乡,病逝于故里,时年八十五岁。
生而一鸣惊人,少年满腹才气,青年位极人臣,中年困顿失意,老年得获新生,晚年坦然而逝。
不传奇,不精彩,李百药的人生似乎还有点小无聊。
可是,这世上的人们,有几人封王拜相,又有几人名垂青史?
有多少传奇故事,有多少绮丽的佳话?
芸芸众生,我们都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