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在帕夫洛夫半岛的尽头,建造了第一海岸炮台,炮台建在人工基座上。因此,炮台的正面略微转向(大约45度)。最初,炮台装备了12门60磅的滑膛炮,随后,在左翼安装了五门较小口径的炮,但当时在岸上的石制弹药库是根据12门炮设计的。传说拥有三层弹药库。事实上是在炮台两侧有一层的弹药库。
随后,60磅的炮被8英寸的膛线炮取代,但传统依旧保留,在一些文件中,这座炮台仍被称为“十七门炮台”。炮位发生了变化,并不是所有的炮都被安装,但12门1867年款的9英寸炮(安装在塞缅诺夫式炮架上)依然安装在第一炮台。
迫击炮集中在上层和下层迫击炮台,8英寸炮安装在沿海正面(炮台2-4)。11英寸的炮则正在安装中。
这些炮是什么炮呢?我们已经讲过1867年款的8英寸炮,9英寸炮的情况也类似,但被搞得非常复杂。“官方”版本是这样的:
这种炮的第一个设计方案是在1864年由工程师尼古拉·弗拉基米罗维奇·马耶夫斯基(Nikolay Vladimirovich Maievsky)提出的。一年后,奥布霍夫工厂开始生产钢制炮,炮身通过环接合。这些成功使得俄罗斯的海岸炮兵得以装备新型炮,并且这些炮被历史铭记为“1867年款炮”(万岁!)
但真实的历史稍有不同。1866年,俄罗斯军方总局(ГАУ)制定了新炮的技术要求,马耶夫斯基根据这个要求拜访了克虏伯公司。根据此次出差的结果,诞生了“关于1867年11月在克虏伯钢铁厂进行的实验,确定炮管内火药气体的压力”一文 //《炮兵杂志》。 — 1869年。第5期。并且完成了9英寸炮的设计,炮身由两排环连接。
第一门炮由克虏伯制造,并于1867年7月3日在德国的靶场进行测试,之后这门炮被运送到俄罗斯的沃尔科沃试验场。该炮有32条克虏伯式膛线,并且使用铅壳弹药。
这门炮是德国未加环的24厘米K L/20型(1867年)的亲戚,并且是加环的24厘米RK L/22型(1868年)的近亲。实际上,在1872年之前,这些炮都是96磅口径的,但这些是细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衡量。
“德国人”的炮与俄罗斯的炮外观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口径(德国的是235.4毫米,也就是9英寸,但德国炮的尺寸为2.61毫米)和(因此)炮管的长度。为这些炮设计了统一的车架:24厘米 Küsten Laffete C / 69。实际上,这些炮是同一型号,口径相同。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名称呢?
从1872年开始,德国放弃了“Pfunder”炮口径,转而采用英寸制,但方式相当独特:他们用卡尺测量炮弹的口径。铅包炮弹的口径为235.4毫米。如果使用相同的卡尺量炮管内径,则发现炮膛的螺旋槽间隙为229毫米(无论是德国炮还是俄国这边的炮)。因此,名称不同,实际上是同一款炮。
付钱——就能得到商品。土耳其于1873年为其海岸炮兵订购了50门24厘米RK L / 22炮。第一批5门在1874年交货,剩下的在第二年交货。然而,并非所有炮弹都按时交付。由于支付停止,炮弹也停产(实际交付了多少,尚不清楚)。
回到俄罗斯的9英寸炮。
9英寸炮的首批供应商也是克虏伯。第一批为20门炮。共计65门炮分三批交付给俄罗斯。但德国人很快失去了对这些炮的兴趣,转而接到了国内订单。克尔松要塞正是装备了这种炮。
根据克虏伯的文献,9英寸炮的生产始于1870年,在彼尔姆工厂开始生产,1873年转移到奥布霍夫工厂。
前33门炮配有特雷尔·德·博耶(Treille-de-Bolye)活塞式闭锁装置,随后送到圣彼得堡,将其更换为克虏伯的购置式闭锁(圆柱形-棱柱型闭锁)。
1871年底,奥布霍夫工厂交付了32门钢制9英寸海岸炮。1872年,又下达了40门炮的订单。这72门9英寸炮的最终修整将在圣彼得堡工厂进行。根据订单的要求,这些炮应在1873至1875年交付。
至于11英寸炮,情况和前面一样,但更加有趣。
这就是土耳其的火炮,几乎是相同的炮。
这就是德国人的炮(他们将这款炮交给了土耳其)。
这是俄国的“经典”火炮。
注:芬兰城堡(芬兰语:Suomenlinna,瑞典语:Sveaborg),或称芬兰堡,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东南部,由八个岛屿组成。芬兰城堡由200座建筑和绵延6公里(3.7英哩)的防御墙所组成,是瑞典王国用于防御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于1748年开始建造的要塞,它原来的名字叫“斯韦阿堡”(Sveaborg,意即“瑞典人的城堡”),芬兰族人则以芬兰语读法称其为“维亚堡”(Viapori)。1918年城堡被重新命名为“芬兰城堡”(Suomenlinna),但是在瑞典及芬兰瑞典族人仍称其为“斯韦阿堡”,要塞工程的总负责交给了军官及建筑师奥古斯丁·厄伦斯瓦德。原本的菱堡设计方案深受当时著名的军事工程师沃邦的理念及星形要塞原理的影响,尽管被修改运用到一群岩石小岛上。
1869年,俄罗斯军事部门向克虏伯公司订购了14门11英寸钢制炮。1870年,又下了第二个订单,购买了35门炮。1871年,订购了另外22门炮。克虏伯的前四门炮于1870年8月5日在“喀琅施塔得”特验收,另外四门则在同年8月31日验收。到1873年,克虏伯公司共交付了71门1867年型11英寸炮,其中69门装备了海岸防御要塞。
直到1877年战争爆发之前,这些口径的炮只有克虏伯制造的炮。然后,根据克虏伯的文献,11英寸“新型”炮从1878年开始在奥布霍夫工厂生产。
关于这些炮在彼尔姆工厂的生产,信息稍微有些夸张。1875年初,彼尔姆工厂展示了钢制11英寸炮的设计图,配有活塞式闭锁装置。1876年,在进行测试时,使用38.9公斤弹药发射第四次时,闭锁部分发生了断裂。因此,因多种原因,彼尔姆工厂的11英寸炮没有投入大规模生产。他们曾尝试生产铸铁炮(但效果不佳)。铜制版本也未能成功。
关于克虏伯公司1878年改进炮的原因,是由于炮的炮膛在发射时会在炮口破裂,因此需要通过增加一个额外的环形加强件来加强炮膛(直至炮口)。
这些炮配有普鲁士式螺旋线(36条螺旋槽),最初使用的是黑火药(稍后转换为棱柱形火药)。但有一个例外:在测试时,德国埃森制造的炮使用了从德国进口的新型“棱柱形”火药。
这就是著名的测试事件,当时使用了225公斤的克虏伯铸钢炮弹,进行击穿英国战舰“赫拉克勒斯号”船体的测试。射击使用的火药是37.5公斤的棱柱形火药。
此后,这种炮有了许多其他的弹药和炮弹(包括带铜环的炮弹,但在1877年时,这款炮使用的是28公斤的黑火药。加强版是37.5公斤。尝试使用41公斤的火药时,导致炮管破裂)。在引入棱柱形火药(具有不同燃烧曲线)和带铜环的炮弹后,火药量增加到51公斤。在1877年前,这款炮配备了铸铁炸弹、硬铸铁炸弹和铅弹。
这些炮的射程为5.1至6.3公里(具体取决于炮弹类型)。对于“刻赤海峡”来说,这个射程已经足够了。但…
1867年,为了加强海峡的防御,除了在图兹拉沙洲安装的炮外,还建造了浮动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