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想要消除躯体症状,记住这3个原则

张登峰科普说说 2025-04-10 04:34:16

抑郁症带来的痛苦,远不止情绪低落,还会衍生出一系列躯体症状,像失眠早醒、头晕目眩、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是不明原因的疼痛。

不少患者在面对这些症状时,常感到孤立无援,尝试各种方法,却收效甚微。

接下来,分享 3 个中医应对抑郁躯体症状的原则,并结合真实医案,更好地理解与运用。

原则一:调和而非对抗

很多抑郁症患者在出现躯体症状时,第一反应就是急切地想要消除它们。

比如,当被失眠困扰时,一心想着迅速入睡;身体莫名疼痛时,恨不得疼痛立刻消失。这种强烈的对抗心理,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逆行,不仅难以如愿,还会让身心更加疲惫。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身心之间相互影响。过度抗拒症状,会打破体内的气机平衡,导致气血运行紊乱。

就像失眠患者,越是强迫自己入睡,大脑就越兴奋,体内阴阳失衡加剧,失眠也会愈发严重。

可以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运动,它们动作舒缓,能调节呼吸,平心静气,促进体内气机的顺畅运行。

原则二:溯源而非治标

不少患者在应对抑郁症躯体症状时,习惯从表面入手。

比如,因抑郁导致食欲不振,就单纯服用开胃药物;因抑郁引发头痛,就只依赖止痛片。但这种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症状极易反复。

中医强调 “治病求本”,抑郁引发的躯体症状,根源往往在于脏腑功能失调、情志不畅。

若仅针对脾胃进行调理,而不解决肝气郁结的问题,很难从根本上改善症状。

原则三:顺应而非压制

当抑郁的躯体症状出现时,人们的本能反应可能是压制它们。但这种做法就像按住弹簧,压力越大,反弹也就越厉害。

中医倡导:当因抑郁出现情绪低落、想哭的情况时,不要强行压抑,而是找一个合适的环境,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让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有助于调节气机,缓解抑郁。此外,聆听与自身情绪相匹配的音乐,也能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