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电影厂选演员有三大标准,圆脸,大眼,还有一样如今已绝迹

经纬谈娱好的是 2024-11-12 05:46:25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的演员演什么都像在演自己?

他们精致的妆容,完美的五官,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可在我们看70年代的电影时,我们却能明显感受到这些演员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而他们的剧中的形象远比自身要令人印象深刻,这也导致很多那个年代的演员并不像现在很多演员这样火。

他们的外貌不及现在的演员,脸上也没有浓厚的妆容,但为何会让人感到朝气蓬勃?

70年代的中国,物质匮乏,生活艰辛。

因此,大家都喜欢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朝气蓬勃的人们,这能给大家提供不少劳动动力。

而那个时代的电影厂选择演员也有三大标准。

第一个标准就是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在那个年代,大眼睛不仅仅是一种外貌优势,更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

它象征着纯真、善良、充满活力,也更容易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唐国强正是凭借俊朗的外表和一双充满魅力的大眼睛,成功塑造了《南海风云》中的于华龙。

杨春霞在《杜鹃山》中,用她那双灿若星辰的眼睛,将柯湘的坚毅和果敢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杨雅琴、王苏娅等等70年代的优秀女演员,也都凭借一双传神的大眼睛,在银幕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眼睛,成为那个时代电影演员的“标配”,也成为他们与观众沟通的桥梁。

而当时选人的第二个标准就是“圆脸”。

说到这个大家可能会好奇,明明脸都是越小越好,大圆脸根本不上镜,还会显胖,这真的好看吗?

而且当今的演员都是小v脸,一些演员也会为了追求v脸进行拼命减肥或是医美。

例如杨幂,大家发现她刚出道那几年的脸部和现在明显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杨紫的脸也发生了不小变化。

曾经的她脸圆圆的,面部饱满,但如今的她已经变成了v脸。

但在上世纪70年代,圆脸才是主流审美。

因为当时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很多人都吃不饱饭,这也导致不少人过于消瘦。

而饱满的圆脸也成为了一种精神面貌。

它不再仅仅是五官的一部分,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一张圆润的脸庞,象征着衣食无忧,象征着健康和福气,它承载着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盼。

这种审美取向,在当时的电影演员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张金玲,上影厂力捧的新星,虽然她普通话不够标准,却凭借一张“国泰民安脸”迅速走红。

除此之外,李秀明、张瑜都等等,这些70年代的银幕女神,无一例外都拥有一张圆圆的脸。

北影厂的吴海燕、蔡明等等、八一厂的洪学敏,乃至童星祝新运,他们都以各自的圆脸形象,共同构建了70年代电影的独特美学。

圆脸和大眼,构成了70年代电影演员的独特外貌特征,而“劳动人民气质”则是他们更深层次的魅力所在。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工具。

塑造工农兵形象,歌颂劳动人民,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主题。

因此,电影厂选演员第三个标准就是这些演员身上有没有劳动人民的气质。

提起刘晓庆,大家可能都会质疑她。

首先是最近传出的恋爱事件,其次就是在她六七十岁时还喜欢演二十左右的小姑娘,喜欢装嫩。

但在她20多岁时,她饰演了《南海长城》中的甜女,大眼圆脸,笑容灿烂,充满干劲。

在这个角色身上,大家能看到革命的激情。

李世江在《决裂》中,将江大年的质朴和憨厚演绎得入木三分,他手上沾满泥土的老茧,更是为角色增添了真实感。

除此之外,曹秀山在上台之前根本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但就凭他身上浓厚的劳动人民气息,电影厂就接纳了他。

王惠、宋晓英等那个年代的知名演员,也都成功地塑造了各种“工农兵”形象。

他们身上那种质朴、坚韧、充满力量感的气质,正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写照。

这也不禁让人好奇,明明那个时代的物质远不如当今,但他们怎么能演出这么有干劲的角色呢?

70年代的电影演员,之所以能够成功塑造各种“工农兵”形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扎根生活,深入体验。

他们并非简单地模仿,而是真正地融入到工农兵的生活中,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张瑞芳,为了演好李双双这个角色,深入河南农村体验生活。

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一起劳动,最终将自己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正是这种深入生活的态度,让她对角色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成就了李双双这一经典的银幕形象。

与张瑞芳类似,许多70年代的演员都非常重视体验生活。

他们深入工厂、农村、部队,与工人、农民、士兵交流学习,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感受他们的精神面貌。

这种体验并非作秀,而是他们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将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融入到表演中,使角色更加鲜活、真实、有血有肉。

正是这种对生活的尊重和对角色的敬畏,成就了70年代电影的辉煌,也塑造了一批优秀的演员。

相比之下,如今的许多演员,缺乏这种扎根生活、体验生活的精神。他们大多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演艺圈,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

他们习惯于在舒适的环境中拍戏,很少有机会真正接触底层生活。

这种与生活的脱节,导致他们对角色的理解流于表面,表演也缺乏深度和感染力。

他们演什么都像在演自己,无法真正融入角色,也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

我们怀念70年代的银幕,不仅仅是因为那些经典的角色,更是因为那些演员身上散发出的“真实感”,那种源自生活的质朴和力量。

时代在变,审美也在变。

70年代的“圆脸”“大眼”审美逐渐被观众说成“土气”,取而代之的是消瘦的面容和奇怪的滤镜。

而“高颜值”也成了各个演员追求的东西。

然而在追求“颜值”的潮流下,一些演员忽略了内在的提升,演技和职业素养逐渐被边缘化。

流量时代,粉丝经济盛行,“颜值”成为衡量演员价值的重要指标。

一些演员凭借姣好的外貌迅速走红,即使演技欠佳,也能获得大量的关注和资源。

这种现象,导致演艺圈出现一种“重颜值、轻演技”的倾向。

一些有实力的演员被埋没,而一些“流量明星”却占据着大量的资源,这不利于演艺圈的健康发展。

一些演员沉迷于“炒作”和“人设”,而不是专注于提升演技。

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综艺节目、商业活动,却很少花时间去研究剧本、揣摩角色。

这种浮躁的氛围,不利于演员的成长,也损害了演艺圈的形象。

或许审美像是一个轮回,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选择看一些上世纪的影视作品,被剧中演员的朝气蓬勃所打动。

可这种感觉,如今的演艺圈似乎已经很难找到了。

0 阅读:11

经纬谈娱好的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