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是一位拥有传奇经历的女子,曾一度被清政府视为眼中钉,1907年7月押赴刑场杀害。
“鉴湖女侠”遇害后婆婆拒绝为其下葬,之前打过她的丈夫王廷钧因太过悲痛于2年后去世,秋瑾的一双儿女却很有出息。那么,她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不堪忍受包办婚姻赴日本留学1875年11月8日秋瑾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当时她的名字还叫做秋闺瑾,父亲秋寿南在湖南郴州担任知州,秋瑾母亲姓单,也来自官宦之家。
秋家祖籍浙江绍兴,曾经也是当地望族,到秋寿南这一代已经落寞。到了启蒙的年纪,秋瑾和哥哥一起去私塾读书,十分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籍。
世家大族女子需要学的琴棋书画和女红,她却一律不感兴趣,经常跟着哥哥们学骑马、击剑。成年后父亲给女儿看好人家,男子是湖南人,叫王廷钧,家里世代经商。
秋瑾反对包办婚姻,但成长在传统的家庭,还是按照父亲的安排与王廷钧成婚,之后随丈夫到湖南湘潭经营当铺生意。
1897年她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王沅德,四年后又生下一个女儿,取名为王灿芝。
这时距离二人结婚已有7年,有儿有女应该很幸福,可婚姻却出现很大的问题。王灿芝出生前一年,王廷钧通过各种关系得到一个在京城当官的机会。
其实那个时候清朝已经穷途末路,商人出身的王廷军还是对于这个官位非常的在乎,带着妻儿一起到京城开始自己的仕途。
到了京城认识一帮酒肉朋友,一群人在一起各种风流快活,整夜不回家。
独自带着2个孩子生活,再看看丈夫变成这个样子,秋瑾十分苦恼,决定教训一下丈夫。她穿着男装逛戏院,王廷钧得知妻子的举动大为震怒,批评她不守妇道。
夫妻俩发生激烈的争吵,控制不住情绪的王廷钧动手打了妻子,经历过这件事秋瑾对于丈夫非常失望。没过多久,她又目睹了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的经过。
从小饱读诗书的秋瑾,觉得自己不该在这个让人失望的家中耗下去,1904年5月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即赴日本留学。
对于此事家人十分反对,秋瑾当掉自己全部的嫁妆,东拼西凑最终坐上“独立号”远赴日本。
留学期间她看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也认识了孙中山、鲁迅等进步爱国人士,通过这些人的引荐加入同盟会,开始为民族的独立而奋斗。
期间秋瑾得知丈夫纳妾的消息,委托在国内哥哥秋誉章帮自己办理离婚手续,但这一决定遭到王廷钧的强烈反对,离婚无果。
1906年秋瑾从日本留学归来,随即创办《中国女报》,这也是中国第一份妇女报刊。
当时,中国女性被上千年的封建思想不断压迫,《中国女报》则为她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该报纸影响千千万万女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鉴湖女侠不畏流血牺牲,婆婆做法令人心寒秋瑾宣传的新思想几乎都踩在大清王朝的痛处,《中国女报》一直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并说“四万万人都有权利来管理国家大事,也包括二万万女性”。
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秋瑾宣传的思想唤醒无数被压迫的妇女,此后又受西方“天赋人权”的影响,提出“国民大于皇权”。
一直以来,中国的皇帝都宣传自己是天命神授,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秋瑾却提出应该将封建制改为共和制,每一个理念都拿捏住了清朝死穴,同时又将女性解放和民族独立结合起来。
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革命斗争中,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曾经裹着小脚的女性,这一刻眼界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中国女报》仅仅出了2期就让统治阶层坐不住了。
秋瑾不爱红装爱武装,经常穿着男装为妇女解放和民族独立而奋斗,很快她的名字就传到清朝统治者的耳朵中,皇帝自然不允许这么厉害的人物出现,而且还是一个女子,于是便下令抓捕。
1907年夏天,另一位进步人士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被抓,他与秋瑾密联系的信件被官府搜查出来。后来,有匿名人士举报称秋瑾私藏军火,还提供了详细的地址。
7月上旬,绍兴山阴县知县李钟岳接到命令去大通学堂抓捕她,不过这位知县对于秋瑾十分的佩服,没有立刻派兵采用强硬的手段。
上级知道李钟岳的举动便下了死命令,即刻出兵实施逮捕,7月14日当地官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遣散众人带领自愿留下的学生一起守护学堂,并告诉所有人:我不怕牺牲,革命有流血才会成功。
手无寸铁的学生自然不是清军的对手,一群人全部被抓捕入狱,秋瑾在供状上写下著名七个大字:秋风秋雨愁煞人。
绍兴知府贵福看到这份供词并不满意,为了邀功在没有人证物证的情况下,直接将秋瑾杀掉。
7月15日正是黎明前最黑最冷的时刻,山阴县监狱的一间单人牢房突然闯进手持武器的官兵,将关在牢里的秋瑾双手反绑,而后带到距离监狱一公里外的古轩亭口。
在这里秋瑾结束了自己31岁的生命,而为了避免祸及家人,此前她就公开与父母、儿女断绝关系。
从被捕到处以斩刑不到三天时间,清政府野蛮做法引发民众的强烈反对,民间和许多进步人士站出来谴责浙江官府没有法治精神,可又能如何呢!
婆婆拒绝收尸丈夫悲痛身亡,一双儿女走上救国之路秋瑾被斩之后尸体一直被弃于刑场,婆婆得知这一切无动于衷,还冷血的表示不会为其收尸,更不会将这个惹祸的儿媳妇安葬。
当时王廷钧还在京城,妻子死后他开始回忆起对方的优点,又回想起两人在湖南过的温馨恩爱的日子,想到自己曾经动手打过秋瑾,内心感觉到无比的愧疚一病不起。
秋瑾去世后的2年间,王廷钧一直缠绵病榻,健康状况也不断恶化于1909年去世,王沅德和王灿芝成为孤儿。
年仅12岁的王沅德主动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还去绍兴迎回母亲的灵柩与父亲合葬,虽然时不时的有亲朋好友接济,但这对兄妹的日子依然过得很艰辛。
后来王沅德走上和母亲一样的道路,1911年前往上海读书并加入同盟会,从上海正风大学毕业后开始经商。
他曾经担任湖南湘潭电灯公司总经理,还入股油盐号、绸缎庄,同时还接手了王家的当铺生意,不到10年的时间就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都说商人重利轻别离,王沅德却是一名爱国商人,抗战年代出钱出力支持中国的抗日事业。
1954年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他进入湖南史料馆整理母亲秋瑾的相关资料,1955年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58岁。
秋瑾去世时女儿才6岁,对于母亲的印象非常模糊,但却是听着母亲的故事长大,亲朋好友回忆时都说王灿芝很像秋瑾,说话干脆做事果断,曾立下志向一定要找到当年的刽子手为母亲报仇。
童年时代的经历让王灿芝的性格十分倔强,15岁那年开始习武,还与曾国藩家族定下娃娃亲。
后来她进入曾国藩孙女曾宝荪创办的女中上学,毕业后进入竞雄女校读书,而这所学校正是为纪念秋瑾而创办的。
1928年,在民国政府的资助下,王灿芝去美国纽约大学攻读飞机制造和航空技术,2年后学成归来成为了我国首位女飞行员。
即使过去这么多年,王灿芝始终没有忘记为母亲报仇,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当年的绍兴知府贵福,已经改名为赵景奇并且躲藏在长春,她决定跑到东北手刃仇人。
好巧不巧,918事件的爆发导致复仇计划未能实施,王灿芝之后投身抗日队伍中,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飞行人才,不过并没有忘记母亲冤死一事。
贵福病死后,她开始寻找当年清政府杀害母亲的全部资料,并将母亲的事迹写成《秋瑾革命传》。
抗战胜利,王灿芝和女儿定居上海,将母亲的故事翻译成英文出版成书在国外发行。1951年,王灿芝经过特许移居香港,1967年在台湾突发脑溢血去世。
总的来说,王灿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践行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话。
看到儿女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想必“鉴湖女侠”秋瑾一定很欣慰,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