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增程:颠覆想象的出行新势力
在汽车界,长久以来都流传着这样一种颇具争议性的观点: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技术,仅仅是汽车发展长河中的过渡性产物。大家普遍认为,一旦固态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两种车型恐怕就会被时代的洪流无情淘汰。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如今,增程和插混车型依旧在市场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问题依旧像一片挥之不去的乌云,笼罩在消费者心头。想象一下,当你满心期待地驾驶纯电车出行,却因电量不足而陷入焦虑,那种不安简直难以言表。其二,超充设施的建设还远远不够完善。充电桩数量稀少,分布不均,就像沙漠里的几株仙人掌,无法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
这就导致纯电车无法完全替代燃油车,在城市中,它们大多只是人们日常短途代步的最佳选择。而插混和增程技术,恰好巧妙地填补了这个空缺。它们短途用电,长途加油,补能迅速且续航可观,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更具实用性。曾经,很多人都坚定地相信这个观点,觉得增程和插混只是暂时的避风港。
可就在“超级增程”即将风靡汽车的当下,形势似乎发生了惊天大逆转。不少人大喊着:也许纯电车不是未来了,超级增程才是汽车领域的最完美形态!这到底是何缘由呢?
聊到超级增程,一开始很多人可能会嗤之以鼻,觉得这不过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在他们眼中,纯电车直接用电,燃油车直接烧油,而增程还得经过燃油转化,没什么值得夸赞的。而且,“亏电体验”差,动力表现也很一般,就像一个瘸腿的赛车手,很难让人看好。
曾经,我也有这样的看法。但随着即将推出的“超级增程汽车”映入眼帘,我的看法来了个 180 度大转变。
先说说续航里程这一块。超级增程凭借革新,纯电续航直接冲到了400公里。可别小瞧这200公里的提升,这就好比短跑运动员从原本的 100 米一下跃升到 150 米的赛程,意义重大到超乎你的想象。过去,增程车的纯电续航大多局限在180到200公里,这可让日常通勤的车主苦不堪言。要是家里没有充电桩,那每周去公共充电站跑两三趟就像家常便饭,体验简直糟糕透了。
而现在,400公里的续航一到手,就算没有家充,你也能像驾驶纯电车一样,轻松拥有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用充电的潇洒生活。这背后的意义还不止于此,这一步的提升,简直是一场对动力架构的彻底变革。为了实现这个续航,增程车的电池容量加大了,就像给汽车的身体加了一层更强的防护甲;能量管理系统也进行了精心优化,整车能耗也做了深度优化,就像给汽车注入了一股高效的能量流。
这就好比,以前增程车的“油电割裂感”像一盘味道不和谐的菜,电池小、能量管理不科学,导致纯电续航一结束,就立马切换成“油老虎”模式。但现在,随着更大容量电池和先进增程系统的“强强联手”,增程车终于走上了“电驱主导”的正轨,告别了过去的尴尬。
再讲讲充电速度。超级增程的充电速度达到了4c快充。这就意味着,它能在短短15分钟内,就能补能90%,这速度简直像给手机充电的超级快充技术搬到了汽车身上。以前,增程车充电功率低得可怜,200%-90%的充电,得等上40、50分钟,这对于没有家充的用户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每次充电都像经历一场漫长的等待。
但现在好了,4C充电技术的加入,让增程车的快充能力直接追上了高端纯电车。就算没有家充桩,随便找家快充站,泡杯咖啡的功夫,电量就能蹭蹭往上涨,和纯电车的使用体验相差无几。可别小看这速度,长途旅行途中,它能让你跑个600到700公里再充10分钟的电,这时,电量加持下的增程车就像是充满活力的战士,综合油耗低,动力澎湃,噪音和震动都被压得服服帖帖。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由于续航的提升和800v电气架构的加入,增程车的“抗老能力”,也就是电池寿命也会大大延长。以前的短电续航让电池的循环寿命消耗过快,电气架构一般发热严重,都对电池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现在,有了各项技术的加持,“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也不是不可能成为现实。
曾经大家普遍把增程车当作是等待固态电池出现的“备胎”。但现在看,超级增程以技术为剑,在续航、充电、能耗上都实现了革新,摇身一变,不仅从所谓的“过渡”角色中杀了出来,更成为了汽车市场上一支极具竞争力的强劲力量,未来可期。
增程本来就该如此,大电池小油箱,电跑完了,油箱那点油能支撑找到充电桩就行了,看看现在市面上的增程,确实就是个脱裤子放屁的玩意
关键目前有哪家车企出了纯电400公里的増程或者插混车了?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将来越来越多的人就开始选择大电池小增程,用上一个小发动机,解决最后50公里的里程焦虑就可以了,是不是可以用两缸的三缸的都行,大家也就不要测这个馈电油耗了,因为400公里的续航可以满足基本上大部分的需求,用一个小发动机发电解决最后几公里到加油站就行了
我的EV535现在装了一个小发电机。纯电300公里(原来将近400,后来被限电),现在基本上就是超混,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在外边没电了,发一下电就好了,再没拖过车,冬天也不怕 开暖风等人,非常经济。
不管你纯电动发展到了哪一步,我加一套增程器和油箱,分分钟就可以去无人区穿越啊,纯电车闷头发力,结果却是在给增程车做嫁衣[笑着哭]燃油车毫无产品力可言,增程车又能背刺纯电动,所以增程绝对是最佳动力模式啊[笑着哭]
一升油能发4度电的时候,那才叫超级增程!
有真实的L9或M9增程车主吗?想问一下,开几万公里的真实车主,增程的保养费用高吗?增程跑高速长途,如果电用完了不充电用油继续跑真实油耗多少啊?有两辆德系油车,经常成渝来回跑长途,一年2万以上,X3高速油耗7毛左右市区将近1块,感觉车子开久了油耗有点高,保养6万过来那次4S店收了1万多,8万公里保养7000多,保养有点贵感觉,像换辆增程绿牌不限号还省购置税这些。真实车主说下,最好是开几万公里的车主,身边有开这个的公里数少,没有借鉴意义,谢谢!水军就别说了。
插混如果也有超过60度的电池,一样能碾压增程。[得瑟]
燃油发动机整成一个模块,平时单独放那里也能当发电机用,选配,好像五菱有个创意,不知道最后投入生产不,燃油增程器就是一个备胎样子,挂后车门
这么说 超级插混也来了 搞个大电池,把油箱做到30升左右就行了,还有动力,不比增程还好呢!
综合纯电三百,加个单杠发电机,十几升油箱,很完美了,
把发电机搞成可拆卸,短途用电,长途再装上去补续航
不管怎么说就算纯电续航增加到400公里,你天天背着个油箱和发动机几百斤增加车辆负重还是影响续航,所有的厂家都在拼命优化电耗你倒好
都没有车出来,就吹。如果纯电400km加增程或者插混,或者纯电1000km,就心动了,完美。
市内通勤150和400没区别,无非是回家下车多个插上充电头的动作。上400公里的路程,必定是走高速,高速巡航对目前的电机来说,是致命短板,里程近乎减半,这时还是油电联动,最好是油能直驱。增程无法直驱,电耗又巨大,所以还得是插混
既然充电这么快,电量这么大,要发动机干嘛,我反正2辆纯电
长时间充电,不用汽油机,你的汽油机肯定容易出毛病
蓄电池汽车!
为什么增程,都卖这么贵!
如果电池技术突破,那么增程才是未来,如果油价继续上涨,那么纯电才是未来
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