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手握大军,为何最后却被胡亥逼到自尽

防务评审 2021-09-12 17:21:22
前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英雄好汉,也正是有了这些英雄好汉,春秋战国时期的局势才会如此动荡。虽然人才辈出,但最后还是有千古皇帝秦始皇一统中华。秦始皇之所以能统治中华是有许多原因的,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当时的秦朝个个兵强马壮,并且拥有诸多将领带军出战。其中最有名的还是杀神白起。杀神的名号直到现在还令人印象深刻,他更像地狱使者的化身,在与赵国的战争中直接坑杀赵军几十万人。要知道当时秦国攻打其他国家所造成的的伤亡都没有这一场战争多,这场战争后杀神名声大起,秦国也在他的带领下一统六国建立了秦朝,嬴政最后也被封为秦始皇,号称千古第一帝。

▲蒙恬画像

除了杀神白起以外,当时的秦国还有拥有许多著名将士的,其中能与白起齐名的则是蒙恬大将军,蒙恬将军与白起的任务并不相同。他所率领的军队主要攻打的是齐国,虽然不像白起那样坑杀了几十万人,但蒙恬率军也是取得了大胜,在短时间内就攻占了齐国的首都,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蒙恬也被后人称为中华第一勇士,能够得到这个荣誉,可见蒙恬将军的才华与凶猛。

蒙恬出生于军人世家,蒙恬的一家人都是为秦国奋战的将士,所以蒙恬对秦国的忠心不是一般将士能够比拟的,也正是由于这点,蒙恬参军以后一直受到嬴政的高度重视,经过他的检验,蒙恬也成为了当时秦国威名显赫的大将军。可以说秦国能够一统六国,蒙恬绝对立下了头等功。由于蒙恬深受秦始皇的宠信,秦始皇把一部分的兵权赐给了蒙恬。这也让蒙恬坐拥三十万大军,秦始皇给蒙恬如此庞大的军队主要是让蒙恬去对付北方的匈奴。因为秦国虽然统一了六国,但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这让秦始皇非常害怕,所以他只能派出庞大的军队去镇压匈奴。

▲蒙恬画像

这支军队一定要有一个将领,但秦始皇怕其他将军有这些多士兵会发动反叛,于是他只能派他最信任的蒙恬去率领,他相信蒙恬对秦国的忠心。历史证明秦始皇并没有看错人,后来的蒙恬哪怕在生死存亡时刻都没有对秦国进行反叛,即便他已经拥有了反叛的一切条件。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将军,最后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蒙恬身为将军并没有战死沙场,而是被小人陷害,最后服毒致死。这样一位大将军为何会落得如此惨淡的下场?蒙恬为何最后会被胡亥逼到自尽的地步?

▲蒙恬剧照

蒙恬最后自杀与几个关键的人物有关,首先就是扶苏,扶苏是秦始皇的第一个儿子,在当时也被称为太子。当时的皇位传承还是非常注重血缘关系的,皇位的传承一般都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继承。所以当秦始皇去世后,扶苏里所以当成为了第一任继承人,如果不出意外,秦朝的第二位皇帝就是扶苏。

▲蒙恬剧照公子扶苏自尽

扶苏这个人与他的父亲嬴政有很大不同,虽然嬴政是他的父亲。可他并没有继承嬴政残暴的地方,反而更加仁慈。这主要是因为嬴政从下并没有用法家的教育思想去教育扶苏,而是用儒家的思想。所以扶苏受儒家文化熏陶后变得非常仁慈,如果他成为君主肯定也是一位仁君。可就是因为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扶苏少了帝位争夺中所必须的猜忌之心,这也是扶苏最终的死因。

▲蒙恬剧照

当时秦始皇嬴政去世后留下了一份诏书,也就是现在的遗书。在原本的诏书上,秦始皇是想让扶苏继承王位,并让他治理好国家。可由于小人赵高篡改了诏书,扶苏最后死于自尽。因为在赵高篡改的诏书上,秦始皇让扶苏自尽,扶苏想都没有多想就服从了。从常理来看,自己的父亲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大儿子自尽呢?并且当时的扶苏已经在朝内拥有很高的声望,许多人都把他作为下一任皇帝,这也是秦始皇希望看到的局面。再加上扶苏从小就被秦始皇看好,嬴政一直都拿他自己的接班人培养,这一点扶苏自己也是明白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秦始皇是不可能让扶苏自尽的。

但扶苏受儒家文化影响太严重,他只知道遵从父亲的遗愿,却没有想为何父亲会写出这样的遗愿,他直到死都没有怀疑有小人篡改了遗愿。赵高也正是利用了扶苏的这一性格特点,才敢如此大胆私自篡改秦始皇的遗诏。

▲蒙恬画像

扶苏的死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当时扶苏已经成为了预备皇帝,拥有了兵权,如果他怀疑这份遗诏,可以直接调动军队去找赵高质问。可是扶苏并没有这样做,他选择无条件相信自己的父亲,所以最终扶苏才会死于自尽。扶苏如果真的成为一位君主,那也只会是仁君,扶苏当了皇帝也不能帮助秦朝,因为扶苏缺乏了一位君主所具备的杀伐果断,这一点他的弟弟公子胡亥就比了强了很多,而扶苏的死最大受益人就是扶苏的弟弟。

赵高与胡亥的阴谋

根据当时秦朝的法律,皇子的地位都是根据母亲的排序来的,如果扶苏不幸死亡,那么皇位将会由他的弟弟胡亥继承。胡亥也正是贪图皇位,才会与赵高谋划杀死扶苏。在这之中赵高就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作为秦始皇旁边的宦官,陪伴了始皇多年,所以秦始皇一直都非常相信赵高,他相信他的子孙在赵高的帮助下能够将秦朝推向辉煌。但赵高早就有了狼子野心,他不想一辈子就当一个宦官碌碌无为,他想拥有实权。但在秦始皇与扶苏统治下的秦朝,他根本没有机会往上在进一步,所以他才能出此下策。

▲蒙恬画像

不得不承认的是,赵高还是拥有一定的谋略与胆识的,不然他肯定也不敢私自篡改秦始皇的遗诏。要知道如果他的这一行为被发现,那么他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被诛九族。这一行为完全是拿整个家族的命运来赌自己的前途,他赌对了。

扶苏中计自尽后,蒙恬也就断绝了所有的希望。蒙恬肯定是知道这份遗诏是假的,可他还没有来得及通知扶苏,扶苏就自尽了,这一以来蒙恬就失去了一个合理的理由去反叛。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证实那份遗诏是假的,如果蒙恬贸然去率兵起义,会给自己落得一个欺君的罪名。

▲蒙恬画像

蒙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战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也不会允许让他对秦朝反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他只是一个将军,对皇位没有任何兴趣。但是当时蒙恬的军营内有不少下属劝蒙恬起义,因为在这几十年的戍边任务中,蒙恬已经在军队确立了绝对的威望,士兵们甚至连皇帝的命令都不听,他们只听从蒙恬的命令。如果当时蒙恬下令反叛,绝对会有大批士兵追随他的步伐。可是蒙恬并没有这样做,这也是蒙恬伟大的地方之一。

▲蒙恬画像

最关键的人物还是扶苏,因为整个秦朝蒙恬只支持两个人就是秦始皇与公子扶苏,蒙恬也只听从这两人的命令,可是这两人的先后去世,让蒙恬失去愿意辅佐的人,当时的蒙恬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因为他只是一个臣,臣就是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这样的观点已经在蒙恬内心根深蒂固了。所以蒙恬最后会选择自尽,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忠义之士的好名声。他的忠义直到现在都被人们所认可,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做法也是有意义的。

还有一点是,当时的秦朝兵权是分权管制的,军队只看虎符不看人,而虎符分为了两半。一半是蒙恬将军的手中,而另一半在秦始皇的手中,只有当两半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调动所有的军队。谁拥有兵权谁就能统治秦朝,当时的一半虎符已经落入了公子扶苏的手中,如果扶苏真想反对遗诏也是可行的,只要他当上的皇帝,没有一个人敢对他指指点点。但扶苏的弟弟胡亥太过了解自己兄长的性格,胡亥与兄长扶苏不一样,从小胡亥就展现了充足的野心,他一直都能继承始皇的帝位。秦始皇在位时就看出了胡亥的狼子野心,他还让扶苏注意一下自己的弟弟。但扶苏根本没有当一回事,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弟弟会为了皇位而暗算自己。

▲蒙恬剧照

由于胡亥太过了解扶苏,才会有接下来赵高篡改遗书这一环节。所以说赵高与胡亥才是导致蒙恬死亡的罪魁祸首。如果不是这两人从中作乱,蒙恬也许能够安享晚年,享有一个大将军该有的待遇。自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考验勇气的,蒙恬为了自己心中的忠义,毅然选择自尽。在他自尽前,他身为一个大将军就已经知晓了胡亥的阴谋,当时的他完全可以率兵起义攻打咸阳并杀死胡亥与赵高两人。不要小看蒙恬在秦军中的影响力,如果不是因为蒙恬自己要坚守忠义,有可能在始皇帝时期蒙恬就可以推翻秦朝的统治。蒙恬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威望,也是秦始皇信任他的结果。哪怕蒙恬已经威胁到了始皇帝的地位,嬴政并没有限制蒙恬,他对蒙恬是一种绝对的信任,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儿子。

扶苏的性格也受到了蒙恬的喜欢,在扶苏小时候时,蒙恬就认为他将来绝对会是一位明君。蒙恬也在为扶苏称皇积累实力,等时机成熟时,蒙恬绝对会站出来支持扶苏称帝。但扶苏的死亡对于蒙恬的打击很大,因为他的人生已经没有了目标,他作为一个将军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辅佐自己支持的君主,但现在君主已死,帮君主报仇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最后还会给自己的后人蒙羞,出于这样的考虑,蒙恬决定用自尽的方式坚持自己心中的忠义。

结语

蒙恬自尽的原因是多样的,第一是公子扶苏的死亡让蒙恬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蒙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才会用自尽的方式解决自己辉煌的一生;第二,蒙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忠义,他将忠义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蒙恬成也忠义败也忠义,他正是因为忠义才会得到始皇帝的宠信,但最后也是因为忠义落得自尽的下场;最后是胡亥与赵高的阴谋,如果没有胡亥与赵高,扶苏肯定会成功登上皇位成为一代明君,在扶苏的带领下,秦朝有可能会走的更远。秦朝存在时间之所以如此短暂就是因为秦二世的暴政,胡亥是一位暴君,许多人都不满他的统治,这也为秦朝被推翻埋下了伏笔。

0 阅读:125

防务评审

简介:战略若太复杂,必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