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菲律宾苏荣超社长学写诗,太牛了!

菲行慢记 2024-12-07 09:24:38

说一说菲律宾千岛诗社苏荣超先生。

已经忘记我们是如何认识的了,只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在千岛诗社疫情后第一次聚会上,他给人一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感觉。

之后,千岛诗社每一次聚会,苏社长都十分客气地邀请我参加。我写随笔散文比较多,写诗比较少,但每次一有诗作都会请苏社长给予指导。但大部分时候,他都会鼓励我说写得不错。其实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对于写诗,我还是个门外汉。但我喜欢读诗,偶尔灵感来了,也会写几首,我觉得诗能表达一些比较隐秘的东西。但想取得长足的进步,还是需要跟苏社长多多学习。苏荣超社长祖籍福建晋江。他出生于香港,童年移居菲律宾。现任菲律宾千岛诗社社长、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理事。

他诗才横溢,著作等身,著有诗文集《都市情缘》、专栏文集《遗失》、诗集《奶与茶的一次偶然》《马尼拉,凝望之外的惊喜》、汉英双语诗集《诗写菲律宾》等。

苏荣超社长最近还荣获了“东南亚诗歌奖:贡献奖”。

大人物一般都很低调。确实,苏社长很谦虚、随和,待人很客气,总是彬彬有礼的。他对诗歌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且也善于发掘诗歌新苗,还经常在千岛诗社群里分享一些诗歌写作技巧,偶尔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的写作心得,并对年轻诗人给予鼓励和指导,对于我这样的诗歌小白来说非常受启发。他说“小诗易写难精,一首好的小诗可以通过鲜明的对比、出人意料的转折或是深刻的意象来达成强烈的效果,使诗句在短小的篇幅中充满力量。”“诗需要生活和感觉。”“他说“传统诗不只追求语言和文字上的美感,它和现代诗一样也需要创作技巧,讲求修辞手法。而传统诗的意境甚至比现代诗更深远而内敛。两者最大的区别在形式上,传统诗讲究押韵平仄、五言七言,规范严谨。现代诗则形式自由、灵活多变。现代诗创作相比古代更加多元化,题材和风格上有更大的自由,这主要是受到现代社会和个人表达意识的影响。创作上当然是自由多了,但是好不好这是比较主观的问题,很难一下子下定义。”以下列举一些苏荣超社长曾经推介过的好诗及写诗技巧:《归来》子非鱼(澳洲)迎面而来的岁月扑腾着。飘荡着从苍穹里飘落一地我用尽全力推。再推它赐我一堆枯桎王冠上荆棘丛生青春在皮囊里逐渐消散只有庙宇里安放的灵魂依然鲜活我们曾在记忆里无数次相聚当记忆的手被轻轻握住那些沉睡的影子再次灵动像惊蛰时节第一只醒来的虫子泡沫是时间赋予生命的结局哎呀 / 西娃我在飞快宰鱼一刀下去手指和鱼享受了刀相同的锋利我“哎呀”了一声父亲及时出现手上拿着创可贴我被惊醒父亲已死去很多年另一个世界父亲再也找不到我的手指他孤零零举着创可贴把它贴在我喊出的那一声“哎呀”上《他们说你走了》龙青竭力在文字中维持一种使人镇定的表情当我的眼睛渐渐适应强烈的光线适应远处水流经过峭壁所形成的翻转“真的很没意思这世上就不曾有过死而复生”我试图忘记久病的你笔下脸庞浮肿的母亲揉皱成团的父亲——无论处在新的时间还是旧时间我们都是被好运抛弃的人耳畔总有喘息声与之相牴触的安静同时存在著被时间遗忘的村落废弃的庭院裡荒草蔓生石板小路的缝隙钻出红的、黄的、紫的花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我想和你一样“把每一种都当成蒲公英”风一来,它们就散了从不需谁来相送评语:文字从容出入于“向死活着”的两端,入射角与出射角都恰到好处。那些抵触、缝隙都在,“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我想和你一样/“把每一种都当成蒲公英”。这是不华美,却丰收的语言。诗心见于平常之语,技巧见于繁与简的和解。《神女峰》作者:舒婷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盼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妄语》陆十一春,是最大的慈悲。所以常常泪流满面我用南方雨水,礼北方佛许愿如烟便是稀薄无常一片叶子替疼痛大地接住雨露,便是大乘我修小乘,随波逐流煤的对话/艾青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无题作者:张二棍常常,等四下无人的时候我躲在深夜,像在黑市上铺开摊位般,悄无声息地铺开一张张白纸,贩卖一粒粒来历不明的汉字。我是用笔尖销赃的人,兜售着一行行没有生产许可证,没有出厂日期也没有合格证的诗歌。我从自己非法的身体里,偷偷开辟了一条走私词语的通道我是个提着头颅,冒险的惯犯迟早会,被时光没收掉一切通感和比喻的权利归去来张二棍关门之后,如果我永不归来我的房间里,即便出现犀牛、森林、法师一头睡眠的鲸鱼、两颗正在相撞的彗星也绝不会有人发现。如果我永不归来,瓷杯里将海浪汹涌每一片残茶,会成长为一片孤岛。而书桌上几页手稿中提及的那些人,也会从纸上,跃然而出他们形形色色。会相爱,会争夺,会流泪……一个没有主人的房间就会诞生律法,刑场,瘟疫为了阻止一个新的世界我每天,都一次次掏出这把,陈旧的钥匙(苏荣超社长解读《归去来》:我想作者是希望透过超现实和丰富的想像力来构建一个孤独而奇特的空间,并展现複杂的情感世界。诗中充满传奇色彩。房间因主人的离开而演变成另一个世界,可能是说人类离去后所有的事物都将重新洗牌和构建。作者企图用有力而简单的语言刻画出一个对人生不可控的奇异空间,让读者去思考生命、无常、存在等课题。)(苏荣超社长谈诗的创作:诗的独创却是最难,有时候是灵光一现、或者是生活上的经验累积、人生的历练。我个人比较喜欢张二棍的诗歌风格,张诗多为冥想和内省,著重于意象和象徵。而王计兵的诗比较直接、谈话性强,反映出他作为劳动阶级诗人的背景。新诗的创作不应自我设限,也无须依循一大堆的学术规矩和理论。因为就算懂得这些理论,并不代表就会写诗,更勿论写一首好诗。但对年轻人来说,多学习一些写作的技巧,肯定是有益处的,而且融会贯通后对写诗也会有帮助。大部分的诗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经过不断的修饰,才能让诗意发光。就像钻石必须经过切割琢磨,才能成为璀璨的无价之宝一样。修辞学的范围太广泛,融合了中国文学数千年的精华。只要是有心在文学领域深耕的创作者,简易的修辞学是必修的课程之一。修辞的学习和运用可以:1)修饰作者的文章、语言,清楚传达文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2)便于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以进一步理解其作品意涵。3)更清楚瞭解作者的意思,不会受遣词或用字的影响而有所误解。常用的修辞如“ 夸饰”、“重出”、“借代”、“析词”、“博喻”、“转品”、“叠字”、“回文”、“顶真”“拟人”...……等。这些都是诗词方面比较常用的部分。苏荣超社长给年轻诗人一些写诗的建议:1. 主题选择:挑选具有个人意义或引人深思的主题,如身份认同、亲情、爱情议题等。2. 内容表达:用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想法和情感,让读者在诗歌中感受到共鸣。3. 情感表达:勇于表达内心真实感情,不必设限于某种情感,尽量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4. 技巧应用:尝试不同的写作技巧,如节奏、修辞手法等,丰富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5. 自信创作:相信自己的创作才能,坚持创作的过程,不断尝试和学习,不必害怕挑战和失败。苏荣超写诗心得:①现代诗的“标题”极为重要,特别是短诗,必须紧扣主题,相互呼应,有所牵连。②尽量不用晦涩的文字,不要有太大的跳跃和跨越性,才能令读者有迹可循。“诗是语言的艺术”,但语言并非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③诗,最好是情景交融,并创造可以烘托的意象去比喻,更好的可以带出人生体悟。只有景,就像一幅纯粹的写生画,除了觉得漂亮外,产生不了甚麽体会。相反,只有情,诗歌可能会变得抽象、模糊,读者难以想像诗人所处的环境,也无法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苏荣超社长分享的写诗技巧相关文章:「诗的核心应该是自我建立。至于这个建立你的最终作品是否获得别人承认,除了首先你自己要承认自己外,就是找到若干知音同好以及配理解你的人承认,这样的一个人,远远超过一大堆不懂你诗的人。如果你要寻求一个浮泛的噪音,热闹的呼应,那干吗不干别的,何必要写诗呢?流行歌星就可以,抢劫杀人出名更快」。    ———楊鍊叙事不是诗的本质、诗的精神写诗不妨从这三个角度入手诗魔洛夫,笔下想象力爆棚的句子9条写诗要点品味新诗语言的魅力【十首诗】云南诗人杨彩芬:我落入你的深海以下苏荣超社长的作品:〈娘炮〉/ 苏荣超兰花一出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便瞬间转换上帝仍在犹豫亚当应否拥有冒险时一切的温柔和细心已是定局并构成了生活自此,沿着雌激素的时光掉进迷恋奶与茶的一次偶然/ 苏荣超惊艳始于感受而非颜值历经几代磨合终须有一次非理性的碰撞从此改革了孤单深层次的定义奶与茶的一次偶然

《萤火虫》/ 苏荣超伪装成为星星在夜空中发放光芒一只只谎言飘来飘去

天主教堂/苏荣超每一片落叶都是一种必然每一棵树都是一场守候在这里总会得到答案心中的圣地引领着礼拜和告解甚至是一埸庄严而神圣的祝福包含圣洗和圣体坚持修饰人生差评的档案定改、告明、补赎重组后更新柔情神与圣灵同在关于种种生种种死的问题安放心中 抚平岁月并且开始热爱

或许,您不曾来过/苏荣超敞开已成一朵微笑从悠久的开元历经1300多年“泉南佛国”静静卧为一尊入定的柔软  俯首或者低眉都是谦逊的征象海洋文化、闽南文化浩瀚如斯。专注于永恒一种信念在所有的泪化为雨后“刺桐”“瑞桐”“泉安”才是坚韧与卓立的代称街区里没有飘摇和落寞只有大量情怀古色石板路尽头是善感的红砖跌宕或起落早已模糊偶然的高甲  木偶却添加了许多疗愈的痕迹简单的日子里不需感触没有一些灰色而来自远方的拼搏仍将血和泪揉碎吃一碗肉羹听一段南音梦里反复练唱时间便不觉辛酸然后,坐在岁月的怀抱感觉乡愁感觉存在仿佛整个“海滨邹鲁”伸手即可触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