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的万元户,当时的有钱人都过什么样的生活

时代人物录 2019-02-24 08:58:30

改革开放后,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万元户”掀开了中国人致富的潮流;然而时过境迁,四十年来的经济腾飞,早已让“万元户”成为一个时代独有的记忆。

这几张照片描述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万元户的真实生活情况,让我们一起重温下属于那个时代独有的记忆。

图中是手里拿着小包打电话的生意人,当时的大哥大至少两三万,在那个年代万元户真的是很少,大哥大无疑是个奢侈品。就算没有大哥大,有的万元户腰里也要配上call机。

那时,如果在大街上手里拿个大哥大,那别提有多风光了,简直就是一条街上靓丽的风景线。

八九十年代的万元户多数都会佩戴上手表,可当时多数普通老百姓家里还是用挂钟。

这是1989年“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某一户人家,看这精致的装修,在当时俨然是一个“别墅”。当时华西村村民家里的装修,不亚于现在的装修风格,可见天下第一村,果然名副其实。

这是幸福250摩托车,曾被指定为军用摩托车,后来改革开放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了万元户出行的标配,可是当时普通人家的出行工具是凤凰牌自行车,能有一辆摩托车简直是一件奢侈的事。

这个摩托我印象很深刻,当时只要路上有这样的摩托车路过,基本全村人都知道,因为这摩托车的声音是真大。

当时很流行的飞人牌缝纫机,质量很好,嫁女儿的时候能够陪嫁一台缝纫机,就已经很风光了。当时缝纫机是属于结婚四大件之一,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但是缝纫机当时也不是一般人就能买得起的。

万元户必备的电视机,当时谁家有个电视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周围的邻居都会跑到那家看电视。在八十年代,如果谁家有电视机,都不用是彩电,就一个小小的黑白电视,那绝对会引来左邻右舍甚至更远的街坊,小小的屋子也会挤满了人来家里看电视,连广告都看的津津有味。

在八十年代,正值《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热映时期,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挤在屋子里、围坐在电视机前集体看电视剧,绝对是一代人深刻的回忆。

当时的一台冰箱就要数千元,一般人家是消费不起的。我记得我小时候,除了在电视上,根本就没见过冰箱。当时我们村,连村长家里也没有这个东西。

当时的蛋糕价格昂贵,不是普通人家能买得起的,而且过生日吃蛋糕也不是很流行,在当时只有万元户才能满足孩子过生日吃蛋糕的愿望。

我记得小时候从来没想过吃蛋糕,过生日最大的愿望就是吃碗面条里面加个荷包蛋。

现在回想当时的万元户,当时的有钱人才是真正的有钱人,而且幸福感也比现在的有钱人高很多,因为,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万元户无疑是走在前列的,是起到标杆作用的,这就是他们的幸福感。

那个年代虽然还很贫穷,但整整一代人所迸发出的那种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力量以及对成功对财富的那种渴望,是值得回忆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