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即。
就在毛主席即将登上天安门城楼之时,叶子龙惊讶地发现原本别在毛主席左胸前面的烫金红绸条不见了踪影!
身为主席的贴身秘书,叶子龙深知这条红绸带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代表证,更是主席身份的象征。
而且,开国大典是举世瞩目的大事,到时候毛主席肯定会成为所有镜头的焦点。
到时如果留下了的照片中,一众高级领导人里,只有毛主席胸口没有红绸条。
不仅会显得十分突兀,对毛主席来说也可能是一种遗憾。想到这些,叶子龙飞快离队,朝着一个方向慌忙跑去。
那么,叶子龙接下来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的前后,看叶子龙是如何救场。
开国大典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后,正式明确了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目标,之后就是紧张的筹备工作。
经过多轮商讨,最终确定开国大典时间为1949年10月1日。
但是,毛主席在同年9月30日的深夜,依然在处理繁杂的公务,期间毛主席的警卫员不断催促毛主席要去休息。
毛主席风趣地说自己打了一辈子的疲劳战,看来这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也避免不了。
直到次日清晨六点毛主席才处理完公务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在朝阳的霞光中毛主席点燃一根烟漫步而行,而睡不着的领袖不仅仅是毛主席一人。
根据当时苏联驻华最高长官齐赫文斯基回忆,他在1949年10月1日清晨见到了周总理。
当时周总理被两名警卫搀扶而行,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周总理的秘书小声提醒齐赫文斯基“请不要打扰总理,为了开国大典总理已经四天没有闭眼了。”
对于一个新生国家来说,要筹备的事情实在太多,并且这是新中国对世界喊出的第一声,由不得任何失败,身为开国大典总指挥的周总理身上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早已经殚精竭虑。
也正是因为开国大典,毛主席破例在清晨6点30分休息,但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很久之后才勉强入睡,而守卫在主席身边的李银桥却不敢闭眼。
因为下午就要举行开国大典,他必须要在下午一点时把主席叫醒。
中午一点李银桥来到毛主席的卧室叫醒了他,并且拿来了生活秘书叶子龙准备好的毛主席要在开国典礼上所穿的中山装。
选择中山装是毛主席的决定,在典礼筹备期间,有人问主席要穿什么衣服参加,毛主席毫不犹豫地说“中山服”。
这身由一流裁剪师量身制作的衣服穿在毛主席身上更显得气度不凡,但是罕为人知的是毛主席中山装里面却是缝缝补补多次的“破衣服”。
毛主席身穿的旧内衣已经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穿在了毛主席身上,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套衣服陪伴了毛主席多年。
上衣的左右袖子因为长期伏案工作已经被磨了两个大洞,还是西柏坡时候工作人员找旧布给毛主席缝补了一下。
而下身的毛裤膝盖处也早就磨了两个大洞,但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缝补的东西,就一直被毛主席穿到了现在,当时毛主席着急起床,穿毛裤时脚伸进了窟窿里面,差点把毛裤蹬成两截。
当时毛主席的贴身侍卫也请求过要给毛主席换一套新的,总不至于连一套新毛衣都拿不出来。
但是这个要求被毛主席严词拒绝,毛主席告诉侍卫要节省不能浪费,共产党是人民勤务员。
身着中山装的毛主席
毛主席言行间透露出来不贪图享受的高尚品格让人肃然起敬。
三、突发状况
同年10月1日下午两点,洗漱过后的毛主席来到了勤政殿,与周总理、朱德等领导人汇合,2点50分中央领导上车出发于2点55分准时到达了天安门后。
下车之后这些即将诞生的新中国领导人们也难掩自己的激动心情,有说有笑的招呼集合,毛主席一人当先走在前面,沿着天安门西侧楼梯拾阶而上。
在这样一片欢快的氛围中,毛主席生活秘书叶子龙却惊出一头冷汗。
他惊讶地发现原本别在毛主席左胸前面的烫金红绸条不见了踪影。身为生活秘书的叶子龙深知这条红绸带的重要性,这个绸条就是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代表证,同时这条红绸带有不一般的来历。
(叶子龙)
这个独特的红绸“代表证”是周总理请当时著名书法家钟灵设计而成,当时每一位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政协代表都有佩戴,这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代表们都把这个红绸带别在胸口,十分的醒目且喜庆。
其中毛主席和另外六名副主席的红绸条还是特别制作,名字是用金粉印刷而成。
叶子龙看到主席胸口没有佩戴红绸条,还以为是主席临时改变了主意,所有人都不打算佩戴。
但是他再回头望去看到几位副主席像之前安排的一样,都把这个代表证佩戴在胸前。
叶子龙顿时明白这恐怕是毛主席不慎遗失了代表证,而且自己还没有发现。
此时距离庆典开始的时间已经很短了,但是叶子龙还是逆人流而下,飞速地跑了下去。
因为叶子龙心里知道,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举世瞩目的大事,毛主席肯定会成为这场活动的焦点。
并且苏联还派出摄影师拍摄彩色照片留念,如果留下的照片中只有毛主席胸口没有红绸条,那么不仅仅会显得十分突兀,而且对毛主席来说也可能是一种遗憾。
叶子龙心中此时只有一个念头“找到钟灵,火速给毛主席制作一个新的红绸条代表证。”
钟灵看到气喘吁吁地叶子龙,说出主席代表证丢失的事情之后也是头脑一蒙,这是他完全没有想过的事情,现在谁也搞不清楚毛主席的红绸条丢到哪里去了,但现在能够做得就是火速赶制一条。
于是钟灵拉过来一名开着吉普车的战士,指挥他开车带着自己火速前往位于中南海中的工作室。
钟灵跑到工作室之后拿出之前多余的红绸条,屏息凝神用毛笔端端正正地写下了“毛泽东”三个仿宋字,然后拿出设备飞快地涂上了一层金粉。
(钟灵)
钟灵甚至等不及墨迹干涸,立刻跳上吉普车往天安门城楼飞奔。
万幸的是等到钟灵带着新制作好的代表证感到天安门城楼时候,毛主席还没有登上主席台。
因为毛主席在步行登楼的时候,还时不时停下来等候一下因为年老而行动不便的其他领导人,如果不是毛主席走走停停照顾他人。
那么这场遗憾可能就无法弥补了,也正是毛主席这种高尚品格才让这场大典举办得十分圆满。
从当时留下的纪录片中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珍贵的一幕,当时一位身着军装的小伙子匆忙跑到了叶子龙面前,把手中一个红色物品交给了叶子龙。
叶子龙快步走到了毛主席面前,把手中红色的代表证规规矩矩地别在了毛主席胸口。
毛主席也是此刻才发现自己的代表证不知道在何时遗失,而自己的贴身秘书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帮助自己处理好了这个难题,毛主席拍了拍叶子龙的肩膀向他表示了赞赏。
四、大典开幕
牵动众人内心的开国大典与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了电动按钮。
五星红旗随着按钮的按下,在天安门广场缓缓升起,与此同时在东南角的54门礼炮发出了28声轰鸣。
而关于28响礼炮也迎来了诸多争论,有学者说28响寓意《周易》里面的“二八”之说,二指阴阳,八指八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英国说这是毛泽东对自己感情的缅怀,毛泽东第一段婚姻是28岁,而他第一任妻子杨开慧牺牲的时候也是28岁。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时候也曾经提出过为何礼炮要放28声的困惑,因为按照国际惯例21响已经是最高礼仪。
当时周总理回复到毛主席当时提议要28响他也就照做了,具体为何他也没有深究。
不过按照周总理自己的理解,毛主席曾经在庆典开始前说过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经28岁了,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城第一步。
所以周总理猜想这就是毛主席定28响礼炮的含义由来,尼克松对此回答仍然不甚满意,周总理请他见到毛主席时亲自询问,不过最后尼克松也没有问出这个问题。
而关于这个问题唐永健恐怕是最有回答资格的,开国大典筹备会议中场休息的时候,唐永健碰到了正在漫步的毛主席,主席与其是老相识,看到唐永健之后就请他起草一个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
唐永健在同意的时候已经想到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到1949年不正好是28年时间吗,根据自己的思路唐永健很快写好了一份报告递交了上去,毛主席也很快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作为批复意见。
随着礼炮轰鸣过后,天安门广场变成了欢腾的海洋,无数人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也通过主席台上的麦克风向群众致意“工人同志万岁!”因为围观的人群实在太过热情,毛主席一直待到下午六点才在众人劝说下离开了主席台。
根据毛主席护卫李家骥的回忆,在返回紫云轩办公室后不久,毛主席又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询问他今天观看开国大典感受如何,李家骥难掩激动的心情说到“这实在是太好,我也太激动了。”
毛主席像是跟李家骥闲聊,又像是自说自话地说道“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看来下一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了。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更大的气力。”
操劳一天的毛主席,凌晨两点就躺在了床上,对于毛主席之前的作息时间来说这已经是提早入睡,但是毛主席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四点多的时候叫来李家骥说要吃饭,李家骥把厨房提早准备好的饭菜热了下就给主席端了过去。
在吃饭的时候李家骥和主席闲聊,毛主席说着说着就动了感情,我们革命不容易啊,有多少同志献出了生命,如果他们能看到今天这种场面一定比我们还高兴。
革命近30载,毛主席身边有多少同道战友倒在了草地上,倒在了雪山之巅,倒在了敌人枪口下…
能够活着看到新中国成立的只是少数人,更多的战士们把生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正如国歌中所唱的那样“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而生活在新中国的我们无疑是更加幸运的一代,未来的中国,希望也如开国大典这一天,虽有坎坷,但结局美好,前途光明。
万里阳光永远照耀在中国大地之上,每一天都是努力向上的一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要靠我们这一代人努力。铭记先烈,奋勇向前。
参考文章:
[1]王凡.叶子龙:给毛泽东当秘书的日子[J].协商论坛,2000(02):37-38+3.
[1]李凌峰.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J].光彩,2021(10):48-49.
[1]佚名.开国大典逸事[J].党政干部文摘,2003(02):41-42.
[1]化冰.五十年前开国大典趣闻 毛泽东不见了代表证[J].出版参考,2004(20):15.
[1]杨庆生.毛泽东的政治秘书叶子龙[J].文史春秋,2004(08):26-27.
[1]日一夫.新中国大典(四) 庆典背后的故事[J].新湘评论,2009(04):56-58.
编辑:那谁
责编: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