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齐家务乡切实加大铁腕治霾力度,以推广清洁能源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农村土炕”改造工程,遵循“由近至远”原则,着力解决城郊“炕烟围城”问题,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黄骅市 齐家务乡大麻沽村 在村内示范推广土炕改水暖炕的清洁能源取暖方式,开启蓝天保卫新征程。水暖炕安全、经济又环保,改造费用村民仅仅需要花费千元,推广速度快,目前已经完成19户的改造任务,今年可减少柴火燃烧5吨,折合散煤30吨。
家住齐家务乡大麻沽村的朱桂同给老父亲安装了水暖炕。他已经75岁了,每到冬季烧炕成了一件麻烦事,但将土炕改造成水暖炕后,不仅不用烧炕了,还让温度成了可控制的事。
“炕睡习惯了,不能没有炕呀,这炕温度好控制,睡着喉咙还不干。不上火”通过安装人员简单的操控,朱桂同摸了摸被窝,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就有了温度。
水暖炕,用镀锌铝复合板,PERT地暖专用管,和聚氨酯发泡压缩成的智能节能环保的水暖炕板!使用寿命长达10几年,十个小时耗电一度左右!让您的坑上有水流无电流,安全系数%98以上!
水暖炕的用电情况村民是否负担得起?大麻沽村 村主任告诉说:“安装水暖炕后,开上24个小时才费着2度多电,相比电褥子真是划算,而且人睡着还舒服。这水暖炕不仅解决了农村人爱睡炕的问题,还能赶上国家政策,真正是好。”
“国家对于“煤改电”项目的实施公司给予每户补贴四个月电费的政策,也就是说每户只用花千元就能安装水暖炕。水暖炕24小时的用电量是2.度多,若全天开,一个采暖季4个月算下来,每户农民几乎不用花钱。”
据了解,一个炕一年烧2-3吨柴火,折合煤是1-1.5吨,清洁煤的现价是1700元每吨,相对于用煤烧炕,水暖炕的花费少得多。”
06
为了让村民温暖过冬,公司计划今年在全乡推广水暖炕、炕垫1000户,预计今年可为当地减少柴火燃烧3900吨,折合散煤1950吨。让农民也能温暖过冬。
07
“煤改电”只是齐家务乡环保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为了大力推进环保工作,近年来,乡镇领导多措并举,
以现代化的“生态齐家务、健康齐家务、文明齐家务、幸福齐家务”建设为目标,坚定地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之路,落实中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黄骅市美丽乡村 大麻沽
大麻村位于河北黄骅市西北部,东西临青县,北接天津静海
全村共206户,790人,耕地面积1414亩,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29元。 该村村办大麻沽电路板总厂,固定资产5100余万元。1995年转制为股份企业,村集体占有一个
集体股
,股金600万元。目前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走在了全乡最前列。另外,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航凌、正大等企业均为齐家务乡骨干企业。同时,带动了全村的群众就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收入。
社会综合治理
方面成绩突出。由于村民大多数在本村企业上班,加之本村又成立了民事调委会,使村上的矛盾纠纷全部能够解决在萌芽状态。村庄生产生活秩序良好。被上级评为综合治理示范村。
麻姑传说
麻姑祠遗址位于黄骅市齐家务乡大麻沽村。据考,麻姑为道教所尊仙女,是长生不老的寿仙代表,且有水上行走的道术,能保佑海上平安。相传,麻姑是汉朝著名仙人王远(字方平)的妹妹,原为凡人,后经修炼获得神性而成仙。民间关于麻姑献寿的说法是讲:某年三月初三,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麻姑应邀前往祝寿,献有寿酒,被王母娘娘封为寿仙,所以后人便将麻姑奉为长寿象征。
2
在西汉文景盛世,今黄骅大麻姑村附近建有当时最早的麻姑祠。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麻姑除作为长寿的象征外,又是海神,能保佑出海平安。所以在当时黄河入海的黄骅沿海建立麻姑祠供奉麻姑以求庇佑,这要比福建沿海一带建妈祖庙供奉妈祖要早1100多年。
2
娘娘河传说
在齐家务乡有一条娘娘河,河宽不到十米,已经无水可流,成了一条干河,上面架着一座小破桥,很久没有人通过的痕迹了。
据说这条河就是河北兴济张娘娘的两个弟弟出资修的,试图有河北兴济(家门口前)湖(水坑)通入渤海,用于倒卖私盐,大法横财。其工程浩大,任务未完成,双双就进了监狱。
兴济有个张老汉,能掐会算是当地有名的半仙。一天,见到自己家坟地里水光闪烁鱼游涟波,就回家拿来一张大网,随手拉来一网,得一条红磷鲤鱼。当准备拉第二网时,却见坟地干涸无有一点水份。觉得奇怪,灵机一动,顺手掐指一算,嗯!明白了。
张老汉老伴死的早,留下两儿一女,全靠张老汉拉持。两个儿子特别聪明,可家中的秃丫头就有点傻了吧唧了。预算三个孩子中能有一个大富大贵之人,祖上兴旺从今开始,到底应该是谁呢?
因此张老汉回家后就将那条大鲤鱼炖到锅里,待鱼炖熟了两个儿子、女儿已经到了锅前。张老汉告诉他们鱼在炖中,两个时辰才能开锅,我出去办事就别等我了。说完张老汉出去了。
秃丫头一算计,老爹说两个时辰,那得等到午时,早着那,便扭身出去了。小哥两个虽十四五岁了,游手好闲,只是玩耍。此时惦记着锅里的鱼始终不离开锅台;那肯等着到时辰,便开锅趁热就大吃起来。待秃丫头回来鱼都吃光光了,秃丫头托起整条的鱼头鱼刺骨,将他吃了进去。哥两个看着秃丫头的吃相,在一旁嘿嘿!冷笑。
待张老汉回来,问三个孩子:“鱼吃了吗?”大儿子眉飞色舞的告诉父亲,谁吃的鱼身上那块的肉,谁吃的鱼身上那块的骨。张老汉听后:“哎!还是闺女有福气啊!”
明朝成化年间,宫廷常到民间选美招宫女、选妃子,民间觉得进入宫廷,就像进了天堂去享福了。因而一有选美的,都让闺中女儿参加。
这时正为太子选妃,大臣们忙个不停。在民间选上来十多个美女,可朱佑樘一个也没看中。朱佑樘与当时的钦天监去商量,钦天监明白了太子的意思。立即起卦演算。告诉选美的管员往南边去寻找,当见到骑龙抱凤的那个便是。不用管它美丑,带进宫来就好。
这天选美官员选到了兴济。秃丫头被锁在院里出不了大门,听到外面敲锣打鼓的热闹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抱这大红公鸡,爬梯骑在墙头上观看。
选美官员见一家房院很特别,墙头起伏叠瓦,就增加了注意力。突然见一女抱着公鸡骑在上面,立即感悟,骑龙抱凤。呼叫一声,娘娘在那,快去接。
选美官员前呼后拥来接秃丫头,还是从墙头上跌了下来,摔掉了秃层壳,露初一头的秀发。选美官员扶着她到湖边洗了脸,展现在选美官员面前的是一个美貌女子。
此湖就是准备通海的娘娘河的源头,后来称为娘娘坑。
从前,兴济有孝宗皇帝下令修建的娘娘庙,每到应会时赶庙会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张娘娘的兄弟两个,一个是张鹤龄,一个是张延龄。张家兄弟两个就用卖碗的钱和乡里搜刮来的钱,开始了娘娘河的修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