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之所以能够成为应城伯,属于退休再就业。
孙岩是朱元璋老乡,来自凤阳,追随朱元璋起兵后,逐步晋升为燕山中护卫千户,并在职位上退休。
后来,朱棣起兵造反,燕山中护卫成为他的重要支持力量。为了进一步强化队伍,朱棣特意邀请已退休的孙岩重新出山,共图大业。
孙岩没有辜负朱棣的期望,在战场上他英勇冲杀,表现出色,成为一位彪悍的战将。战后论功行赏时,因他作为旧臣有守城的卓越功绩,被封为应城伯,并享有千石的俸禄。
图片点击可放大
明朝应城伯爵位世系图
在封赏爵位时,特别强调了孙岩因“守城”之功而获封伯爵,那么他所守的究竟是哪座城池呢?
孙岩所守护的通州城,坐落于北平东南部,地处永定河与潮白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之上,是北平的重要门户。当朱棣的造反消息传回南京,建文帝迅速调兵遣将进行镇压,而通州作为通往北平的要冲,自然成为了他们急欲攻破的关键城市。一旦拿下通州,北平便近在咫尺。
面对来势汹汹的建文帝所部,孙岩以守城主将身份对抗多日,不仅成功牵制了敌军,为朱棣争取了宝贵的缓冲时间,更发起凌厉反击,一度将攻城敌军击溃。
假如孙岩没有守住城池,很有可能朱棣的造反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孙岩的脾气稍显暴躁,在通州驻防期间(封爵之后),他因个人恩怨,竟直接锤死军中的一位千户,这一冲动行为导致他的爵位被剥夺,并被流放到交阯。
孙岩之子孙亨表现卓越,在继承爵位之前,他便凭借卓越的战功,一路晋升至河南都指挥的职位,成为河南地区的军事主官。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岩的应城伯爵位一直传到了第10代孙廷勋,并在崇祯17年随着他的去世而终结了爵位的传承。
在大明的数百年时间内,孙家一直是活跃在大明王朝的军方高层,比如第五代应城伯孙继先,在弘治三年八月就负责管理五军营的围子手(即负责守卫皇城的士兵)。第八代应城伯孙文栋,先是佥书中军都督府,后又领南京后军都督府。
可以说,在大明百年时间内,孙家也算是不愁吃喝的超长待机勋贵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