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论芸轩
编辑 |论芸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间。
前言
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号飞船在万众瞩目之下成功发射了。
3位宇航员再一次的踏入到浩瀚的太空当中。
其中,有一位宇航员备受关注,那就是我国的第三位登上太空的女性宇航员王浩泽。
同时,她也是从一位“造火箭”的工程师,成为了一名令人敬佩的宇航员,创造了多个第一。
然而在深挖之后,才知道宇航员王浩泽究竟有多么的优秀!
从滦平到太空:王浩泽的非凡旅程
这篇文章,不贩卖焦虑,不煽情,只讲一个普通女孩如何一步步走向星辰大海。
没有鸡汤,没有说教,只有真实的人生轨迹,供你参考,供你思考。
王浩泽,一个90后女孩,出生在河北滦平,一个在地图上并不显眼的小县城。
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听过这个地方,但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一位中国航天英雄。
她的人生,不是爽文,也不是童话,而是一部脚踏实地的奋斗史。
就像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往往都有着坚实的学习基础。
王浩泽从小就被贴上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标签。
这不是在夸她,也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对她学习能力的真实描述。
王浩泽的理科才华从小学、初中就开始显现了。
她的物理老师温占春说,王浩泽的理科思维特别清晰,尤其在物理和化学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
而在滦平二中,600多名学生中,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理科成绩更是常常霸占年级第一的位置。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可不是简单的题海战术就能达到的,而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更让人惊叹的是她“双手写字”的技能,右手累了,左手继续,在考场上堪称一绝。
这背后,不仅仅是左右脑的协调能力,更是她对学习的专注和投入。
这可不是什么花拳绣腿,而是她学习态度的体现。
正所谓天赋是基础,但努力才是关键。
王浩泽的成功,离不开她近乎“疯狂”的学习态度。
根据她的堂姐描述,在上初中的时候,王浩泽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不仅是学习不用家人操心。甚至在晚上的时候,还要挑灯夜战。
这样的努力也是没有白费,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唐山一中。
同样的,在高中的她也是丝毫的不松懈,甚至在除夕夜大家都在团圆的时候,还在默默的学习。
自然她的努力也都得到了回报,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东南大学。
虽然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她并非只是“顺利毕业”,而是优异的成绩傲视群雄。
最终被保送到本校的物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每天的坚持,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同学回忆,她每天天还没亮就扎进实验室,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即使是研究生阶段,也从未懈怠。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一般人很难体会,也很难坚持下去。
但她做到了,而且做得出色。
当然在这样“枯燥”不断重复的学习中,也是会遇到一些彷徨迷茫的时候,但在这个时候她的男友总是会默默的鼓励和支持她。
帮助她、陪伴她一起走到这三年的硕士生涯。
因此在毕业的时候,王浩泽还将自己的男友写到了毕业论文的致谢中。
而在学习之外,王浩泽也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初中时期,她积极参加长跑比赛,耐力甚至超过一些男生。
这不仅是锻炼身体,还能磨炼意志,培养出一种不轻易认输的精神。
学习、运动、生活,王浩泽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充实。
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全面发展”,什么是“青春活力”。
王浩泽的航天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各种因素的交织下逐渐萌芽、生根、发芽。
家人的支持、爱人的鼓励
王浩泽的母亲,是她人生的第一位导师。
母亲曾因家境贫困辍学,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学考上师范学校,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而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王浩泽。
妈妈总是说,想得到什么,就得比别人更努力。
这也是她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拼搏精神的动力源泉。
同样在求学的道路上,她也遇到了一位良师,教会了她很多东西。
在东南大学求学期间,王浩泽遇到了一位导师。
这位导师,不仅在专业知识上给予她指导,更在她心中播下了认真做事的习惯。
当她在研究物理的道路上迷茫的时候,是其导师教会她,现在做这么难的科研课题,不是说今后就一定要从事这个工作,而是要保持认真做事的习惯。
如果你现在认真对待,当你遇到真正热爱的事情的时候,也许你就没有这样的习惯了。
而这样认真做事,坚持到底的毅力,一直陪伴王浩泽的航天生涯。
研究生毕业后,王浩泽加入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了一名高级工程师,专门负责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工作。
五年时间,她从一个刚毕业的新手,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
这段经历,不仅让她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让她对航天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刻苦训练与不懈努力,逐梦太空的艰辛之路
2020年9月,王浩泽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成功入选了我国第三批航天员。
从工程师变成航天员,这不仅仅是换了个职业,更是人生的一次大飞跃。
毕竟可以说航天员训练,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
王浩泽在离心机里训练,短短几十秒就感受到了6个G的压力,呼吸变得困难,肺部好像要撕裂一样。
进行出舱训练时,要穿上重达一百多公斤的舱外航天服,在高压环境下模拟出舱动作,每个动作都格外费力。
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咬紧牙关,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
除了身体上的挑战,心理上的压力也同样不小。
72小时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48小时沙漠野外生存训练,海上救生训练……
每次训练都考验着我们的心理承受力。
但她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心理障碍,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所有训练科目。
2024年10月29日,神舟十九号乘组名单公布,王浩泽的名字赫然在列。
那一刻,多年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从一名火箭发动机设计师,到一名飞向太空的宇航员,王浩泽完成了从幕后到台前的华丽转身。
而这不仅是她的光荣,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步发展。
毕竟王浩泽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这可是个了不起的里程碑。
结语
王浩泽的故事还在继续,她的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知识能改变人生,努力可以创造未来。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王浩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