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如何阐发“内圣外王”的?

小火炉漫志 2022-12-03 22:57:07

“内胜外王”指的是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其源于《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位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此处作者指出社会动乱之际,人心浮动,贤人也没有具体统一的道德标准,这与道家“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想法并不相悖。“内圣外王”抓住宇宙空间的秩序法则“道”与“一”,宣扬如果能遵循自然的法则,那么便能够达到本心的最高境界。在百家争鸣之际,各个学派都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是百家各执一词,“内圣外王”标准难以统一。

在孔子看来,礼乐制度就是“内圣外王”的实现途径,周礼适应上天与自然,孔子认为重新建立周朝的礼乐秩序就是迎合天道自然,礼乐规约能够让人心恢复淳朴与自然,社会也能够和谐安定。孔子思想里的“仁”其实就是内圣,“德治”便是外王,当个人能够以“仁”来约束与要求自己,待人处事又能够符合道德与礼制,便是做到了“内圣外王”。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孔子从“仁”的角度阐发了“内圣外王”,而孟子作为“亚圣”,他在继承了孔子的基础之上,又从其他角度深度阐发了“内圣外王”,主要有以下两点:

1. “性善论”

孟子将人们本心当中的“仁”以及道德的自律自觉归结为人性本善,即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天然具有维护仁义礼智信的本心,并不是后天习得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我们生来就有四心,能够以恻隐之心去施“仁”爱民,用羞恶之心来维护坚守大义,令谦让之心守礼待人,凭是非之心明辨正误。四心生来便有,孟子认为只要我们善待自己的四心,并在生活当中努力培养与扩充四心的内涵,就能够成为圣贤之人。

孟子不仅是从人性论的角度为“内圣外王”提高了理论依据,更是把“仁”向“心性”内转,他觉得天性与人性是相通的,人的自我选择在道义原则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心、人性与仁是高度统一体。依孟子来看,儒家所追求的内心道德涵养就是尊崇圣贤之人,修炼仁义之心并遵循礼治,努力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以孟子十分注重“心性论”注重人性与内在气质的涵养,鼓励人们追求完美的人格理想。

在圣道的传承方面,孟子认为有“闻而知之者”和“见而知之者”两类圣者,前者属于开拓与创新体系,而后者属于维护与坚守体系,两者都属于“内圣”的要求范畴。

在修习内圣的道路之上,孟子提出了六个步骤,即“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若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实施上述六步,“内圣”便在自然而然之中修成了。

2. 王道学说

既然人性本善,那么如果能够在生活实践当中维护自己的善心,那便是修己。若是能够在自己努力修炼本心的道德之时,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用在对待他人、实施政令之上,从而使天下得到有序的治理,那便是德政,这也就符合了儒家学说当中“圣人最适合当君主”的理念。古代君主代表圣人的最高境界,又在政治实践中推行仁政,实施王道,正是将“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的典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孟子所提倡的“推己及人”,君主如果能够以这种不分内外、不分亲疏的方式去对待全天下的人,便能够进入儒家“道统”谱系,那么他就是成功地施行了王道与仁政。

针对君主的具体做法,孟子还提出了“敬德保民”、“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只有君主开明,将人民纳入政治体系之内,明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实施清明政治,才能够得到民众的合心“载舟”,从而“得天下”与“守天下”,真正把“内圣”与“外王”结合起来。

总体而言,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之中,“性善说”是“内圣”的信念来源与支撑,“王道学说”是“内圣外王”的现实路径。而在一定的程度之上,“内圣”是“外王”的基础,而“外王”就是“内圣”的终极目标。

1 阅读:99
评论列表
  • 2022-12-04 10:06

    “内圣外王”是道家学说,愚家又扯去撑脸了[得瑟]

  • 2022-12-05 19:12

    王说什么都有理,但家门里数我最牛13,王是不是汉人不关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