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卖锑镓锗之后,德企陷入困境,表示无力向客户交付产品

乌托邦生活 2024-12-09 19:52:25

文|仄言语录

编辑|云上乌托邦

前言

在国际社会这个舞台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各国的注意,尤其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全球的焦点。

在很多事情上,美国都用强硬的态度对待我国,即便我国已经提醒多次,可仍然没有得到改善,然而“我国不卖锑镓锗”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如同一记重拳敲醒了全球的警钟。

这则规定开始实施之后,德国化工巨头汉高面临着一个难题,他们已经无法向客户供应相关材料,因此请求我国放宽出口限制,那么我国会答应吗?

我国强化资源管制:从稀缺到战略筹码

我国的稀缺资源出口管制正在引发一场国际供应链的巨大震荡,从锑、镓到锗,这些曾被忽视的稀有矿产,如今已成为全球科技产业和军工领域的核心资源。

而我国正通过强化这些资源的出口管制,展示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这一举措不仅让德国汉高等欧洲企业陷入原材料危机,更让依赖我国资源的美国国防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镓、锗、锑等稀有矿产,是半导体制造、军工装备和新能源技术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在半导体领域,镓和锗是高性能芯片制造的重要材料,它们的高导电性和光学特性,使其成为先进电子设备的关键。

在军工方面,锑作为高密度合金的重要成分,用于制造子弹和炮弹的关键部件,而镓则是雷达、通信设备以及隐身涂层的基础材料,对现代化军事装备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新能源领域同样离不开这些稀缺资源,锗在光纤通信和太阳能电池板中有广泛应用。

而镓因其耐高温和高效率的特点,在电动汽车和5G通信设备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欧美国家而言,失去这些资源将直接导致技术断层。

我国对稀缺资源的管控并非始于一时,2023年,我国开始限制镓、锗、锑等资源的出口,以应对国际科技竞争。

然而,2024年我国进一步强化管制措施,不仅缩减了出口总量,还新增了对中间商的严密监控,这一举措旨在防止这些资源通过第三方流向美国及其盟友,从而堵住了资源外流的漏洞。

不仅如此,我国还规定外贸型企业和未具备军工生产资质的公司,不得随意获得和使用这些战略资源。

信息来源:现代物流报2024-12-09对美出口禁运!商务部发出禁令,禁止镓、锗、锑、超硬材料对美出口

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我国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这一“精细化管控”模式显示了我国对这些资源战略地位的清醒认知,同时也反映出中美科技与资源竞争的白热化。

随着出口管制的升级,全球市场对我国稀缺资源的依赖被放大,锑的价格在短短几个月内暴涨230%,从原本的每吨1.15万美元飙升至3.8万美元。

而镓的价格在2024年上半年上涨30%至40%,尽管如此,市场上仍供不应求,“一克难求”的局面正在进一步凸显我国的资源主导地位。

这种价格和供需的剧烈变化,不仅冲击了全球市场,还让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技术研发面临严峻挑战。

欧美国家的困境:缺乏资源与供应链断裂

德国汉高公司是欧洲知名的化工企业,其生产的粘合剂和润滑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

然而,我国对锑的出口管制让汉高的生产陷入危机,这些粘合剂和润滑剂的制造中,锑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由于锑的供应中断,汉高被迫宣布停止向客户供应这些产品,这一决定不仅令汉高损失惨重,还直接影响了欧洲汽车工业的生产链。

面对原材料的短缺,汉高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供应商,然而,全球锑产量的48%都来自我国。

而其他生产国要么产量有限,要么提炼技术无法满足高端工业需求,即便在市场上找到替代资源,成本的暴涨和供应的不稳定性也让企业难以承受。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2024-12-07“中国出口限制,击中西方企业痛点”

相比欧洲,美国的困境更加严峻,作为全球军工大国,美国的军事装备对镓、锗等稀有资源的依赖程度极高。

例如,镓被广泛应用于F35隐身战斗机的涂层以及雷达设备中,而锗则是导弹光纤、红外摄像头的核心材料,据统计,美国进口的镓有53%来自我国,锗的进口比例则高达54%。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2024-12-04中方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中国反制开始放开手脚了”

自2023年我国开始出口限制以来,美国从我国进口镓和锗的数量大幅下降,2024年更是几乎没有任何镓和锗出口至美国港口。

这直接导致美国的军工复合体难以维持正常生产,包括F35战机在内的高精尖军事装备生产线面临停滞风险。

美国虽然拥有部分稀缺资源,但由于长期去工业化,国内的矿产开采和提炼能力严重不足。

即使一些矿产公司尝试通过提纯废旧材料来获得锗,但受技术限制,这些努力短期内难以缓解资源缺口。

此外,高昂的人工和环保成本使得美国本土生产的矿产资源价格居高不下,在国际市场上完全缺乏竞争力。

我国的稀缺资源出口管制,直指欧美国家的产业核心,尤其是中美之间的博弈,正在以资源为支点重新塑造全球供应链格局。

德国汉高的停产危机和美国军工领域的困境仅仅是冰山一角。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强管控,更多依赖这些资源的企业将面临类似的困境。

我国对锑、镓、锗等稀缺资源出口的强力管控,已经从价格上涨、供应紧张蔓延到全球产业链的深层次重构。

从德国汉高的停产危机到美国军工领域的资源短缺,这场围绕战略资源展开的博弈,正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

中美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国家间的对抗,更是资源与技术的较量。未来,如何平衡资源控制与国际合作,将成为这一局势发展的关键。

中美博弈的产业链较量与全球化冲击

美国对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高科技领域的制裁,尤其在芯片产业,2023年,美国将我国的140家芯片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限制其获得高端设备和关键技术。

这一举措旨在遏制我国芯片制造能力的发展,以阻止其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军事技术等领域的快速突破。

然而,美国的制裁不仅针对技术输出,还延伸至关键设备供应和人才流动。

我国的反制:资源管控精准“卡脖子”

面对美国的制裁,我国以出口限制战略资源作为反击手段,2023年起,我国对镓、锗等稀缺资源实施出口管控,而2024年更是将这一策略升级到全链条管控。

从直接出口到中间商交易,我国都采取了严格监控措施,确保这些资源不再流入对我国敌视的国家。

这种“卡脖子”战术直接针对美国的芯片和军工行业,削弱其核心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镓、锗等材料广泛用于高端半导体和军事设备,资源短缺让美国的芯片企业和军工复合体面临停产风险。

同时,资源价格飙升也让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对其竞争力形成了强有力的打击。

供应链断裂的全球化影响

我国的资源出口管制不仅影响了美国,还波及欧洲企业,以德国汉高为例,这家化工巨头因无法获得锑原材料,停止了生产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粘合剂和润滑剂。

这种生产停摆不仅让汉高的业务陷入困境,也对整个欧洲汽车供应链造成了冲击。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2024-10-30德企在亚洲难寻“中国替代者”

汉高的问题并非孤例,许多依赖我国资源的欧洲企业正在经历类似的危机,由于全球稀缺资源的产量严重依赖我国,这些企业几乎无法找到可行的替代供应商。

一些企业尝试从非洲或其他地区进口原材料,但由于技术和物流的限制,短期内无法满足需求。

供应链的断裂不仅冲击了生产企业,还让众多中间商和相关企业面临破产风险,长期以来,许多中间商通过从我国采购资源,再转售给欧美企业维持生计。

然而,我国对中间商的出口限制直接切断了这条贸易链条,导致这些企业失去了收入来源。

更严重的是,供应链的中断往往具有连锁效应,资源短缺使生产企业成本飙升,而这些成本会传导至下游的终端市场。

最终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和消费需求下降,这一恶性循环正逐步削弱全球经济的复苏动力,进一步凸显了供应链断裂的深远影响。

结语

面对资源短缺的情况,西方一些国家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解决眼前的难题,是继续博弈还是合作,是当前值得考虑的问题。

我国多次强调,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合作,因为只有相互合作才能换来更大的机遇。

如今西方国家的困境,恰好验证了此话的含义,要知道,只有通过合作与妥协,才能在经济上赢得长期平稳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