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封虞怀王朱雄英:大明第一位皇嫡长孙,他的早夭改变了历史进程

楼哥聊影视 2023-01-15 20:51:39

前言:在此前热播的历史剧《山河月明》之中,为大明王朝第一位皇后:马皇后之死,设计了这样一个桥段。这位素来以贤德著称的皇后关上殿门,将一脸焦急的朱元璋关在门外不许入内,原因是她感染了古时候传染性极强的不治之症:天花。

而马皇后的天花,来自于她的亲孙子朱雄英。根据剧中的暗示,这位大明王朝第一位皇嫡长孙,严格意义上来说仅此一位,是遭人暗算而感染天花,以至于朱元璋在短时间内接连失去原配和嫡孙两位至亲。

马皇后剧照

历史上马皇后和朱雄英这对祖孙的离世时间确实只相差了三个月,至于其中是不是有人做手脚,目前还没有历史证据可以支持这种说法。但是朱雄英的死,确实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进程。如果他没有早夭,很可能就不会有日后的靖难战争和永乐皇帝朱棣。

身份最尊贵的嫡长孙

朱雄英,生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子朱标嫡长子,生母皇太子妃常氏,开国皇帝朱元璋嫡长孙。

在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中,以皇太子嫡长子身份出生,并且祖父是当朝皇帝的嫡长孙,有且只有朱雄英一人。除了朱元璋以外,明朝能见到皇孙降生的皇帝就这么三位:成祖文皇帝朱棣、世宗肃皇帝朱厚熜、神宗显皇帝朱翊钧。

朱棣的嫡长子是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朱高炽的嫡长子是宣宗章皇帝朱瞻基。看上去朱瞻基也是嫡长孙,但和朱雄英相比,差距有些大。因为朱瞻基出生时,他的父亲只是燕世子,祖父也不过是燕王。如果没有那场靖难战争,将来他撑死了也就是个第三任燕王。我们可以看到《太宗实录》对朱瞻基的称呼一直是皇长孙,从没将其称为皇嫡长孙。

朱棣与朱瞻基剧照

朱厚熜没有嫡子,他的庶长子是生两月而夭折的追封哀冲太子朱载基,庶次子是十四岁去世的庄敬太子朱载壡。而这位世宗皇帝的长孙,是时任裕王的第三子,后为穆宗庄皇帝的朱载坖嫡长子追封宪怀太子朱翊釴。由于朱载坖并非朱厚熜长子,《世宗实录》对朱翊釴的称呼是“长孙”,连“皇”字都没有加。

朱翊钧同样没有嫡子,他的庶长子是光宗贞皇帝朱常洛。朱常洛也没有嫡子,他的庶长子是熹宗悊皇帝朱由校。换句话说,朱由校可以被称为神宗的皇长孙,但和皇嫡长孙之间的差距堪称云泥之别。

看完以上的梳理,实在是有些让人唏嘘。谁能想到大明王朝历经十六位皇帝,居然除了开国太祖朱元璋以外,就没有一位皇帝能在自己在位时看到嫡长孙的出生。

朱雄英剧照

名字的由来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朱雄英是唯一没有使用字辈的朱元璋后代。作为一个狂热的五行学说爱好者,朱元璋应该早就为自己的后代定下了五行相生的起名规律。吴元年(公元136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朱元璋在建国之前祭拜太庙,为七个儿子和一个侄孙正式赐名。

丙寅,命世子及诸子名,祝告太庙曰: “维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礼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自举兵渡江以来,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曰樉、曰棡、曰棣、曰橚、曰桢、曰榑,从孙一人曰炜。敢告知之。”—《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八下》

那么为什么朱元璋的儿子是五行带木呢?这和所谓的王朝五德终始论有关。元朝属于金德,尚白色,理论上朱元璋的明朝把元朝灭掉,应该算火克金的火德。此外被元朝灭掉的宋朝是木德,按理来说打着宋徽宗后人身份的小明王韩林儿和他的韩宋政权也是木德。朱元璋如果接受小明王的禅让,按照木生火的五行相生,新政权也是火德。

可惜小明王一年前已经被廖永忠溺死在了瓜洲渡口,这件事的幕后黑手是谁?我看不像朱元璋,因为现在他只能将自己作为元朝的继承者,按照金生水的五行相生,明朝变成了水德。作为王朝的创立者,这个水德自然要落在朱元璋身上。又所谓水生木,老朱的儿子们也就从了木字边。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木,五行之始也”,所以朱元璋按照木、火、土、金、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顺序作为子孙后代的字辈中的五行。

引文中的朱炜,是朱元璋大哥朱重四之孙,他的父亲就是当初坚守洪都城(今江西南昌)的名将朱文正,算起来是老朱的孙辈。换句话说,朱雄英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孙,他的名字应该五行属火。有很多人觉得 “英”字的五行属木,怀疑是不是应该叫做朱雄煐才对。也有解释说“英”是花的意思,花为木所生,自然五行属火,所以朱雄英这个名字没毛病。

如果朱雄英没有死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五月初一日,9岁的皇嫡长孙朱雄英不幸去世。说实话,一个小孩能够长到9岁,作为祖父的朱元璋和父亲的朱标一定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朱雄英之死对他们两人来说是绝对的剜心之痛。按理太子之子只能封郡王,但老朱却额外给这位嫡长孙追封了一个亲王:虞王。

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五》

朱雄英剧照

朱雄英的生母常氏,是开国第二武臣开平忠武王常遇春的女儿。朱元璋在常氏和太子朱标尚在襁褓之时就给他们配了娃娃亲,显然是为了拉拢常遇春这位绝世悍将。虽然常遇春死在了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大封功臣之前,但朱元璋还是封其子常茂为开国六公爵之一的郑国公。常茂因罪被废之后,老朱又封其弟常升为开国公,可谓给足了常家面子。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十一月,常氏在生完次子朱允熥不久后去世,推测死因为产后大出血引发的并发症。再据推测,朱标在为常氏服完一年的齐衰之后,将次妃吕氏提拔为皇太子继妃。

在原本的历史中,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去世之后,朱元璋于当年九月册立吕氏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标共五子,其中长子朱雄英和第三子朱允熥为常氏所生,次子朱允炆、第四子朱允熞和第五子朱允熙为吕氏所生。正因为吕氏被提拔为了继妃,让原本的庶子朱允炆拥有了嫡子的身份,从而为朱元璋册立他为皇太孙铺平了道路。

正妃常氏与次妃吕氏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朱雄英还活着呢?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的时候,朱雄英已经年满十九岁,就算是马上继位,也已经不能算作少主。只要朱雄英在,无论吕氏是不是继妃,皇太孙的位置都不可能跳过他轮到朱允炆头上。

而且我们要注意一点,其实到底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更有资格成为皇太孙,数百年来一直都有争议。如果朱标能够顺利继位,太子正妃所生的朱允熥成为皇太子的可能性更大。但不管怎么说,在朱标突然去世前,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应该都没有按照储君标准进行过培养。

如果朱雄英还活着,局面就会完全不一样。作为大明王朝名正言顺的皇嫡长孙,朱元璋和朱标一定会将他作为第三代接班人进行系统培养。有很大的可能性,朱元璋会在朱雄英行冠礼之后,将他册立为皇太孙,朱标也会将自己的东宫班底和这位嫡长子分享。

也就是说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突然去世,已经十九岁的朱雄英也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接管父亲留下的政治班底,而这些人之中自然包括他的亲舅公凉国公蓝玉、亲舅舅开国公常升等人。换句话说,为了朱允炆登基铺路的“蓝玉案”就不会发生,甚至于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等亲王们的老岳父也不用牺牲。

皇太孙朱允炆剧照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此时的朱雄英已经25岁,正是年富力强,可以大展拳脚的年纪。即使他像弟弟朱允炆一样暴力削藩,四叔燕王朱棣也像历史上一样起兵靖难,面对长兴侯耿炳文率领的朝廷大军,和面对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和凉国公蓝玉率领的朝廷大军,会是同样的作战难度吗?

结语: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确定一件事,如果皇嫡长孙朱雄英没有夭折,日后他必然会是皇太孙的唯一人选,而包括蓝玉在内的绝大部分开国武勋就不会遭到清洗。朱元璋驾崩后朱雄英登基的局面,和朱允炆就会截然不同。顺便再说一句,此时朱元璋在定东宫字辈的时候,就不会写“允文遵祖训”,而是“雄英遵祖训”。朱允炆也不会再叫朱允炆,他的名字应该会变成朱雄炆。

一个掌握兵权的皇帝,自然无需受到江南地主集团的挟制。朱雄英甚至不用去削藩,因为朝廷的实力远远强于各地藩王,只需让这些叔父们尽心尽力为大明戍守边疆即可。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常氏的死、朱雄英的死、朱标的死,成就了朱允炆的皇帝宝座,也成就了朱棣的永乐盛世。

3 阅读: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