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着一份关于中、美水稻的产量对比数据:2004年,美国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了1043斤,同一年我国的平均亩产只有841.3斤,美国比我国高出了24%。
这样的对比数据还有很多平行案例,例如在2018年,美国水稻的平均亩产量为1150斤,中国则为937斤,美国水稻比我国高出了23%。在2021年,美国水稻的平均亩产量高达1152斤,我国只有948斤,美国同样高出了21%。
2000~2022年美国水稻的平均产量(单位:英亩/磅)
这些数据来自统计网站Statista和国家统计局,信源相对可靠,反映出的情况值得深思。通过对比,美国水稻的亩产量比我国高出了20%以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水稻的单产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但网友们却无法淡定,要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粮食年产量高达6.8亿吨,其中,水稻的年产量超过2亿吨,小麦超过1.3亿吨,玉米超过2.7亿吨。论粮食生产能力,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超越中国,但为何在单产方面,我国的水稻却明显落后于美国?难道美国的水稻比中国的更好?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中美的水稻在生产条件、生产规模上的差距。
美国水稻的生产条件、生产规模美国水稻的栽培有300多年的历史,在18~19世纪,水稻就成为了替代部分口粮的经济作物,20世纪被引入到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地带,加利福尼亚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的水稻种植业渐入佳境。三角洲土地肥沃,平原辽阔,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渐发展成美国最重要的“水稻仓库”。
美国水稻的分布范围
据统计,美国99%的水稻产量集中在东南部和西部沿海的六个州,但水稻喜欢湿热环境,对水源、热量的要求较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美国广袤的中西部、北部和东部沿海并不适合种植水稻,种植范围相对有限。在2000~2009年,美国推广的水稻面积只有310万英亩左右,相当于125万公顷。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在2014~2023年,美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反复波动,整体上呈现下降态势,2022年降至90万公顷左右,创下10年来的最低水平。2023年的面积有所回升,但也只有104万公顷的规模,详细数据见下图。
美国水稻的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单位:百万英亩)
据usarice网站报道,全美只有5563名稻农,水稻总产量约为900万吨。虽然从业人员和水稻产量存在变动,但基本能体现出美国水稻的“精巧”体量。横向来看,美国水稻的种植规模远不及玉米、小麦和高粱,在谷物中的排名相对靠后,稻米在饮食中的占比较低。
整体而言,美国水稻的生产具有鲜明的特点,即种植规模偏小,但生产条件优越,水稻农场充分利用了优质平原、河谷地形的资源禀赋。此外,美国水稻的生产方式也可圈可点,耕种、管理技术先进,机械直播、激光平地、飞机喷药、联合收割机作业、集中干燥等环节都是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高,为水稻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美国水稻生产:使用飞机喷洒农药
中国水稻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稻米是国内最主要的口粮,有60%的人将大米作为日常主食。因此,水稻的生产关乎粮食安全,我国有关水稻的研究课题也偏重于产量的提高上,比如:高产品种的培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发等等。
我国素有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据专家估计,要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水稻产量的年均增长率需维持在1.2%以上,增产压力较大。
为端稳饭碗,中国就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禀赋,在12%的平原、10%的丘陵、19%的盆地、33%的山地上改造出足额、足量的基本农田。从2002年至今,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700万公顷以上,是美国常规种植规模的20多倍。2022年,我国水稻栽培面积为2945万公顷,是美国同期的30多倍。
我国水稻面积虽大,但土地的禀赋条件一般,优势稻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东北平原、珠三角平原等地,产区相对分散。此外,我国的水稻主产区被季风性气候覆盖,雨热同期现象显著,南北热量差异显著,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水稻生产格局。
综合地形、气候两个方面来看,我国水稻的自然条件整体上不如美国,难以在亩产量上占据优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水稻不如美国好,能体现水稻生产能力的指标也并非只有“平均亩产量”一个,还有“最高亩产量”。
这里的“最高亩产量”,是指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在水稻示范田中实收、实测的小规模产量。改用这一指标评价,我国水稻的单产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在2021年10月的丰收季,河北邯郸市永年区的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基地一鸣惊人,专家们现场随机抽取三块水稻田,平均实测亩产量达到了2653.54斤,这一成绩是中国水稻的最新突破,也代表了世界水稻的最高亩产量。
我国水稻的“高产冠军”并非偶然获得,这是理想气候、优良地块、高产品种、科学栽培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代表的是水稻生产的综合水平。在世界水稻的最高亩产纪录中,中国水稻长期位列前茅,屡次刷新自身记录,这是美国水稻难以企及的成就。
在品种方面,美国水稻也不比中国水稻优越美国缺少本土的水稻品种,主要稻种是从非洲和亚洲国家引入,基本可分为长粒米、中粒米、短圆粒米以及特色香米。其中,长粒型水稻的产量约占70%,分布在美国南部;中粒型水稻占比约为25%,主要集中在阿肯色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短粒型水稻的占比不足5%,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
在美国的水稻品种中,杂交水稻是不得不提的“高产标杆”,XP753,XP723,XP766等均是其中的代表性品种。美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源自于1980年代中国种子公司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美国公司需支付一定的技术转让费,从第五年开始再按照净销售额的5%支付种子的提成费。
在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陈一吾、杜慎余等学者的指导下,美国引入的杂交稻组合南优2号、南优6号、威优6号等均取得了惊艳的成绩,平均亩产量高达1480斤~1500斤,比美国当地品种高出37%~50%,参与试种的农场主惊呼其为“东方魔稻”。
在中国三系杂交稻的基础上,美国种子公司Rice Tec开启自研道路,试验了大量杂交组合,在1999年取得制种突破,育出了能大面积栽培的杂交品种XL6,首次实现了机械化制种。到2013年,杂交水稻已占美国水稻总面积的29%,主要为南方稻区的长粒型稻种,增产幅度超过25%。
现阶段,美国杂交稻的覆盖率已超过60%,年平均增长率达5%,增产效益突出。但和中国相比,美国的制种技术还是处于落后状态:在2019年10月,我国育种专家在湖南衡阳市成功开展了第三代杂交水稻的试验,该技术以基因工程不育雄性品系为遗传材料,开创了世界最先进的杂交水稻技术。
除了杂交稻,我国在超级稻、海水稻、再生稻、四倍体稻等赛道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水稻的制种领域,我国大幅度领先于美国,品种更多样,更新迭代的速度更快,性状也更符合我国的本土环境。至此,“美国水稻比中国水稻好”的谬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总结参考平均亩产量,美国水稻与我国存在20%以上的差距,背后的原因是美国土地条件、资源禀赋更优越,美国农场的管理技术也有其独到之处,机械化、精准化作业的水准值得肯定。
也就是说,美国水稻的高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单独评价品种时,中国的水稻并不比美国的水稻差,杂交水稻体现了中美差距。当然,中美两国的水稻各有千秋,适当借鉴美国水稻的高产技术,未尝不是我国水稻增产增收的潜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