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中国科学院宿舍大楼发生了特务投毒事件。
经审讯后得知,特务的暗杀目标,正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愤怒不已。
为保护钱学森,他当即破例,批准了一项特殊待遇。
1955年,周总理通过交换一批朝鲜战场上的美国战俘,成功促成了钱学森的回国。
抵达北京后,钱学森满怀报国热忱,立刻投身于新中国导弹等科研领域的工作。
钱学森的归来,极大地加速了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进程。
在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祖国以后,美国海军部部长丹·金布尔曾说过这么一句话:“钱学森一人,堪比足足五个师!”
当时局势紧张,美苏等国家以及反动派势力,对新中国和我党多有忌惮、仇恨。
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就是国家的未来,价值巨大,所以早就被他们列为暗杀目标。
1955年,钱学森的归国之路就很是惊险。
为确保他的安全,我国外交部特别以他父亲的名义提醒他切勿离船,以防不测。
在航行途中,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对年仅七岁的儿子钱永刚细心叮嘱道:“等咱们到了深圳罗湖桥,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你一定要立刻趴在爸爸身上,保护好他,记住了吗?”
钱学森回国后,国外的特务机构依然不死心,多次企图对他实施暗杀。
为了让钱学森能够安心致力于科研工作,中央特意安排刁九勃担任他的警卫秘书,负责保护他的安全。
在当时,通常只有“四副两高”级别的官员,才会配备警卫秘书。
为一名科学家安排警卫秘书,已经是破例了。
1964年,“两弹”进入了研制的关键时刻,钱学森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紧张。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发生了特务在食物中投毒暗杀的事件。
当时,有特务潜入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宿舍大楼进行投毒。
投毒的特务被捕后,公安经审讯得知,投毒暗杀的最初目标其实就是钱学森。
只不过,特务的情报有误,不够及时。
特务投毒时,钱学森一家已经在中央的安排下,搬进了新的宿舍楼。
那里原本是为苏联专家准备的,安保设施相当完备。
再加上还有刁九勃这条防线,令暗杀钱学森的特务们相当崩溃,根本找不到机会下手。
但不论如何,投毒事件令中央领导愤怒不已。
同时,此事也引起了大家的警惕。
毛主席对钱学森一家的饮食安全非常关心,并将此事批示给周总理。
周总理随即召集公安部相关人员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这一问题。
公安部认为,要在加强钱学森出行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钱学森一家食品安全的保障。
严密防范敌对势力的暗杀企图,确保钱学森一家人的安全。
事实上,在此之前,警卫秘书刁九勃就非常重视钱学森家的食品安全。
每次管理人员出门采购,他一定会反复叮嘱,务必在北京西单、东单等大型菜市场采购食材,以确保来源可靠。
然而即便如此谨慎,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
于是,中央当即决定,要再批一项特殊待遇给钱学森——为他配备专门的“食品化验员”。
给一名科学家配备食品化验员,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就连十大元帅也没有这样的待遇。
由此,也足见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对钱学森等科研人员的重视和爱护。
被安排到钱家的这名化验员,名叫段恩润。
1951年参军,曾参与抗美援朝,有9年的护士经验,5年化验工作的经验。
他的主要职责,就是专门检测钱学森家中的食品。
从青菜、肉类、蛋品到日常调味品,所有入口之物,均需经过他的化验才能食用。
段恩润虽然有化验经验,但在医院进行医疗化验,和食品化验之间还是有很多差异的。
当时的情况,时间紧任务重,上级要求他在三个月内就启动对钱家的食品化验。
为此,段恩润特地前往国防部,接受了“毒物检疫室”的专业训练。
训练结束后,段恩润被调配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保卫部,着手为钱学森家筹建食品化验室。
这间化验室就设在钱学森家附近的办公楼,内部配有化验设备与试剂。
得益于中央的高度关注,段恩润所需的设备,很快就配齐了。
当时,段恩润急需高倍光学显微镜,军事科学院很快就送来了一台珍贵的德国产蔡司显微镜。
为了配合化验工作的需求,上级还调拨了一台从苏联进口的电冰箱。
这些设备在当时,都属于是稀缺资源。
在各方的鼎力协助下,段恩润很快就完成了食品化验室的筹建工作。
食品化验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查验食品中是否含有诸如氰化物、砷化物之类的有害成分。
同时,还要确保食品的清洁度和新鲜度符合要求。
段恩润每日不仅要对入口的食品进行化验,还要对钱家的每道菜都进行取样保存。
这些样品需保留24小时,确认钱家人食用后没有异常反应才能处理掉。
每一天、每顿饭、每道菜,都要经过这一套流程才行。
钱学森家人在外面买的食品和饮料,也必须经过严格把关。
后来为了确保安全,蒋英甚至要求家人不要在外面买食物,连两个孩子也不例外。
食品检查的项目多、范围广,每一项都要出具详细的检验报告。
再加上饮食又是每天必须的,所以段恩润每天都要在岗,根本没有休息日一说。
尽管工作任务很重,但段恩润始终尽心尽责。
他在钱家做了六年的食品化验员,直到1970年才调离。
也多亏他的认真负责,海外特务对钱学森的暗杀计划根本找不到机会实施。
据段恩润说,在六年的工作中,他没有碰到过有毒的食物。
被他“否决”掉的食物,都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
段恩润的工作,有严格的保密条例。
刚开始工作时,段恩润只知道自己要到一位姓钱的首长身边,负责食品化验。
而对于其他细节,他一无所知,也不能多问。
直到有一次,钱家进行大扫除,段恩润帮钱学森整理书架。
看到书架上许多关于火箭、导弹的书籍,他这才隐约意识到了钱学森的身份。
据段恩润回忆,尽管钱学森家享受着优渥的待遇,但他们的生活却极为简朴,日常饮食也就是粗茶淡饭。
大部分时候都是吃粗粮,菜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多是家常菜。
家中的管理员在安排饮食上总是量入为出,从不奢侈浪费。
实际上,中央对于科研人员的物质条件一直非常重视。
六十年代初的艰苦岁月,许多科研人员经常是忍饥挨饿进行科研,不少人因此患上了浮肿病。
聂荣臻元帅目睹此景,内心焦急万分。
他亲自出面,与海军及北京、广州、济南、沈阳等各大军区沟通协调,请他们支持“两弹”研发工作。
随后,各军区调拨了一批黄豆、带鱼、猪肉和羊肉等物资,专供科研人员,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聂荣臻还特别嘱咐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这些物资是专门供给科技人员的,严禁任何人动用。”
这些珍贵的食物,不要说行政后勤人员了,就连基地的司令员、政委也没有享用过。
有一次,聂荣臻特意指示,给钱学森家分配了半边猪肉。
钱家的炊事员每次只割取一小块,做成肉末来食用。
那时候钱学森工作非常辛苦,伙食跟不上,身形越发消瘦。
警卫秘书习九勃和炊事员见状,便擅自割了一大块肉做回锅肉。
没想到,一向好脾气的钱学森却严厉地批评了他们:“如今全国人民生活困难,连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不吃肉了,你们竟然给我做回锅肉!你们的党性呢?!”
九勃和炊事员深感愧疚,只好将回锅肉端走,重新剁成肉末,分食了好几天。
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早期导弹航天事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们,就是这样咬紧牙关奋斗。
如果没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没有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与牺牲精神,也难以实现如今的成就。
参考资料
史帮利《钱学森家食品验毒》
许圣义、许昌浩《说说古今防范饭菜下毒那些事儿》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钱学森是中国国宝,导弹之父。
对科学家保护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脊梁
别说这事是假的了,想想这些年意外去世的芯片专家、气象专家,每一位都是国之栋梁。防人之心不可无。
两弹一星的公勋们都活了90多岁的这就是上天的安排[点赞]
钱老一生节俭[比心]64年钱老不可能吃这么好的饭菜,我有幸为钱老服务两年[比心]
现在的脊梁骨直起来,离不开钱老
间谍,间谍,间谍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的科学家,科技人员下毒手。车祸,暗杀等,手段多多。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保护我们的科学家科学技术人员。
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老科学家英明,毛主席伟大
科学家,钱老真不一躲般,祖国脊梁,想看下集坏人抓住没有,点赞👍👍👍。
钱老真是超人,嗅觉也比一般人强的多[点赞]
这件事情千真万确我是六零后,我在报纸上看到过那时候的新闻这有报纸和收音机电视上报道。
毛主席保护每个中国人。
我的天呐!此时此刻我都捏了一把汗!
这是老天爷保佑钱老这个民族的脊梁
伟大的科学家真是有伟大的福报
天佑中华,幸亏钱老没事!
国家重点科学家,应该严格保护起来,敌人亡我国之心不死,加以防范意识
天赋之才,无人能敌。
复杂的社会,现实的人呀,人心难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且行且珍惜
国家重点科学家,应该严格保护起来,敌人亡我国之心不死,加以防范意识!!!
[爱心][爱心][玫瑰][玫瑰][比心][比心][鼓掌][鼓掌][点赞][点赞],致敬钱学森老前辈科学家!
中国一定要保护好顶端优秀人才的科学家的生命,他们是国家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