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广告植入新高度:孙俪的包、董子健的水,连浴袍都不放过!

喵说影视 2025-04-27 21:43:09

上周不是一般热闹,多部新剧扎堆着开播,很激烈。

谁都不让谁的感jio。

但大都很短。

没几天就全开启了超前点播。

以至于一个星期的时间,近十部新剧前后齐齐亮相。

如今也就剩《蛮好的人生》算是热播。

主要还是因为孙俪。

她主演。

相信许多观众都和我一样,对于孙俪的参与很期待。

期望着这部都市剧能带来惊喜。

可谁也想不到。

该剧实际播出的情况却是与观众们的期望大相径庭。

大家伙儿本来是期望着孙俪会出演类似《三十而已》那样深入人心的经典。

但实际情况却是清一色差评。

剧中,胡曼黎(孙俪饰)身处寸土寸金的城市上海。

住着豪宅、座驾更是昂贵无比。

却仍在哭天抹泪。

为啥呢?

“穷”。

穷到卡里就只剩十几万,身上首饰近百万。

穷到豪宅里的储物间只有几十万的小包包。

看出来了吧?

她真的穷吗?

太假。

为了打击小三和渣男前夫,她可以眼睛都不眨的花掉十来万买来一车毫无用处的“彩礼”,以此达到羞辱对方的目的。

就为了解决一时之气...

真不怪人说剧情太假。

就她这样的消费观念,换谁来看都不禁对其很疑惑。

对吧?

真难以理解。

好似她的钱财想要就有的感觉,手拿把掐就能填补。

一边呈现的镜头表示着她已经穷到绝境。

转个镜头又在不断敞开花。

当观众傻呢?

就这样的悬浮设定,能使观众产生共鸣感才见鬼了。

不过也幸亏女主由孙俪演。

是有演技的。

该剧就因为孙俪,才得以为该剧的热度上一道保险。

不然早已经凉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还得到了央视的认可,并开播。

而且还是晚间的黄金时段。

可见分量之重。

当然,也得益于这样的超强阵容,以及央视给予的牌面,使得该剧开拍前就引起了众多赞助商的注意。

这是商机...

千年难得一遇的大商机...

于是乎,众多品牌赞助商都希望能够从中分一杯羹。

怎么分呢?

植入。

但过多的广告植入可不是件好事。

势必会让观众在观剧的时候分心,甚至影响期观感。

那么,本该大放异彩的《蛮好的人生》却因广告硬植入过多,引发了观众们强烈反感之处究竟在哪里呢?

咱们一起来看看。

出门一身佩饰超百万,硬凹穷人设

对该剧有过简介了解的观众应该都清楚剧中的女主。

胡曼黎作为保险行业内的“金牌杀手”,收入肯定不菲,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人脉,轻轻松松就能让自己享受着六位数的年薪。

衣着光鲜亮丽,走的清一色社会名流风。

不过...

尽管看似光鲜。

但是并非如此。

她的收入确实远超一般的工薪阶层,也跻身中产层。

可打工人依然是打工人,不是老板。

距离名流还远。

有眼尖的网友指出,剧中的胡曼黎看似被渣男抛弃。

甚至频频展现出生活费很紧迫的模样。

可实际上...

并非如此。

她每次出门,都频频展示着奢华佩饰以及昂贵服饰。

单单佩饰就很昂贵。

如项链。

价值达数十万马内。

一对耳环同样如此,甚至服饰也大都是数万间不等。

就这一身百万行头出门,说她名流下乡也有人信吧?

谁看了谁不夸赞声豪门阔太?

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甚至可以说有迹可循。

这些装扮的背后...

一看就能看得出。

猜到了吧?

没错。

植入。

这光鲜亮丽的装扮背后,不过是品牌商露脸的机会。

剧中多次出现“华某天奴”的身影。

眼盲的观众很好奇吧?

胡曼黎与第三者首次针锋相对的场景便是该品牌店。

俩人当时似乎还不知道日后会是仇敌呢...

却已因一件衣服结梁。

还有...

当胡曼黎情场失意,职场也失意后,经济压力顿显。

这时候的她,无奈之下只能变卖掉自己曾经的包包。

全是牌子货...

懂的...

尽管十几个包包品牌肯定不止一种。

但大部分都同一品牌。

而出镜率最高的也是咱们刚刚所提到的“华某天奴”。

这难道是要表明身价的象征,亦或是彰显品牌地位?

不。

都不是。

这只不过是因为孙俪。

她是该品牌的代言人。

顺便...

你懂的。

此外,胡曼黎出行所使用的“某迪某克”豪车也是。

完全能称得上是剧中的一道风景线。

比如,女主不是被渣男前夫抛弃后,心情悲痛之下,她总会想起自己曾经和渣男的幸福往事,这其中就有一起买车画面。

好家,夫妻俩幸福画面竟然不是俩人在一起的日常。

反而要用买豪车来体现...

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吧。

尤其是当时...

就画面里咱们能看到的,偌大的横幅,写着牌子名。

怕别人认不出豪车品牌,亦或看不清牌子的全名般。

这植入简直绝了。

当然,这些普通大品牌的植入,偶尔性观众能接受。

可如果频繁出现的话,那剧还叫剧吗?

说长篇广告不为过吧?

这还怎么看...

而如今的国产剧本来就越来越不好看,太过于悬浮。

应该转变方向,朝着接地气走,拉近作品与观众的距离。

方是提高收视率的良策。

可眼下许多导演对于“穷”的诠释实在太过于生硬。

就像小孩子被大人抱多后,全然忘了自己该怎么走。

这就导致剧中的植入看起尤为尴尬。

值得一提的莫过于女主逛市场的场景,不要太夸张。

明明就立着囊中羞涩的人设。

可逛个菜市场想要彰显女主正遭受经济压力的迫切时,却仍然背着昂贵的手袋,买个水果都是选两百块的小份樱桃。

就这,你说经济压力大?

剧情离谱程度让人捂脸。

而当女主情绪激动时更是毫不犹豫的就将手袋垫地。

明明就缺钱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却仍然这番作为。

显然很难不让观众质疑。

归根结底来说,本来挺好的一部剧,剧情尽管老套。

却也是能看的。

可为了强行凹人设,植入众多没必要的广告后就使得原本的剧中人物失去了相应的真实感,影响观剧体验。

不过...

你以为这就完了?

非也。

本剧的植入还有更为夸赞的,完全不单单是女主角。

多位配角也都同样在剧中搞其植入。

无视“点到为止”,吃相太难看

观众们身处于这个充斥着广告植入的电视剧场景中...

将会见到形形色色的角色与品牌之间的“奇特交融”。

女主可以植入不同高奢品牌。

可其他角色就不行。

定位摆在那。

比如胡曼黎的儿子就不适用,被限定在其他广告中。

虽不能有豪车名包...

但是...

他却是可以尽情沉浸在掌中游戏机的欢乐世界里面。

这就有点不符合逻辑。

知道剧情的都知道胡曼黎由于自身教育并不是很高。

因此,她对于自己的儿子教育很是看重。

比如夏利营。

即便经济压力大,也要花费十万送儿子参与夏利营。

但问题来了。

想胡曼黎这种明显注重教育、生活管教比较严格的母亲,有怎么会容忍自家独生子整天抱着游戏机玩乐的娱乐设备呢?

意图明显吧?

面对广告的硬性需求,剧情逻辑算个啥...

若是问起,全当眼瞎。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薛晓舟一角上,由董子健饰演。

剧中,该角色人设是一名“家道中落”的纨绔子弟。

可是就这样的一个角色。

也逃不过品牌商的魔爪。

如拮据生活...

全程能看得见且摸得着的地方,全都时不时的植入。

就拿薛晓舟来说,即便他身上由于落魄人设,从而缺少奢侈品作为切入点,但机智的品牌商可不会就此罢手。

直接在餐桌上安插了“某某橙”的相关饮料以展示。

甚至镜头毫不吝啬...

导演:

“特写。”

“注意给它加特写。”

就好似在骄傲地向观众们宣告着——

植入一个小小广告而已。

赶赶单单啦。

更甚的是,当薛晓舟在网球场上与情敌针锋相对时...

原本应该看到俩人之间的相互较量。

看点肯定很足吧?

谁知...

打个球嘛。

就在他没力气后,机会来了,立马喝起了某品牌水。

纯纯的“展示”。

一个字——

秀。

不仅如此,商品不放在商店售卖,反而摆在了球场。

从四周就能看到。

清一色的某品牌电解质水的包装。

这哪里还是球场,分明就是某品牌所举办的展览会。

甚至生怕观众们错过,直接挂上了显眼的品牌商标。

当然,这些在剧中都还只算开胃菜,随着剧情递进,该戏剧化逻辑在胡曼黎餐厅一幕达到了惊人的荒诞之巅。

她无视薛晓舟的存在,直接在餐厅里分裂另个人格——

社交达人。

这一段真的不知道意义何在。

尴尬得令人飞起。

前一秒还在好好吃饭,后一秒就热情与食客套近乎。

气氛真让人不忍直视。

不然咋说人是销冠呢。

跑题了。

事实上,这家餐厅的选择并非偶然,从画面能看出。

这段戏份期间,镜头不经意总会流露出对某品牌的青睐。

很显然,广告植入的意图展露无疑。

此外,女主的闺蜜角色也是多此一举,工具人一般。

直至后面戏份...

我悟了。

画面里,她满脸喜色的成为“某某某娜”的背景板。

噢~

这样啊。

想必懂的观众此时都看出了这位工具人的价值所在。

正所谓“金主爸爸”有小又大,大的肯定很明显啦。

那么小的呢?

岁不明显,胃口却也很足。

对于此前的那些“特写”展示早已经没办法继续用。

于是把注意打到了其他没那么显眼的地方。

比如,女主闺蜜的浴袍。

只见她时不时就有镜头展现穿映着品牌标浴袍出现。

讲真...

避无可避。

好在这些仅仅是剧情之中特意融入的广告元素罢了。

然而,剧外更夸张。

比起《庆余年第二季》都有过之。

如插播...

选浮层广告等。

可以说,该剧蕴含的广告已经到了数不胜数的程度。

这也难怪观众们会调侃。

就好似广告中穿插一捏捏的电视剧剧情仅供娱乐般。

而不是纯粹电视剧里来点广告点缀。

试问...

何为电视剧?

电视剧本来就是为了艺术而生,创作是其首要条件。

过度的商业化操作无疑背离了初心。

植入广告并非不可取。

但要适度。

过度的广告植入终将不可避免地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从而破坏观剧的体验,并影响口碑

讲真,无论是国产剧制作方...

亦或是广告商。

两者间都应该理解并践行“适可而止”的黄金法则才对,以免不断持续地触碰着观众们对剧集的容忍底线。

总的来说,此番由孙俪主演《蛮好的人生》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开播前就展现了较强的市场吸引力。

无论是演员阵容,亦或是幕后的制作团队都很强大。

因此可以预见的...

自然吸引了不少品牌商的目光。

当今国产电视剧的发展似乎陷入一种奇特现象之中。

不知从何时起。

品牌植入就好似汹涌澎湃的大海潮水一般冲进了国产电视剧的各个领域,几乎堪称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各类剧集大都争相抢着上演一场又一场的“品牌秀”。

从主角的衣食住行...

再到剧情中的每一个细节场景。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就如同吃饭要适量,运动要适度一样。

尤其剧中品牌植入...

这个度更是关乎观众的观看体验和剧集的艺术品质。

当广告植入超出了观众的接受范围时,原本应该是引人入胜的精彩剧情,就会被这些突兀的广告打断得支离破碎。

甚至有时候过于贪婪的商业行为更会破坏作品口碑。

包括团队的声誉。

当下,这部期待已久的新剧正处于热播的黄金时段。

然而却因广告植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引来了不少观众的负面评价。

对此,喜欢该剧的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后续的剧情发展,尽量减少广告生硬植入的情况,并且增添更具深度的剧情内容。

如此一来应该能挽回口碑。

观众的焦点也能重新回到故事本身以及角色的成长。

否则的话,结果可想而知,该剧原本具备的剧情魅力就会荡然无存,从而失去了它本应拥有的吸引力。

那么,依你之见。

有没有感觉到它的广告植入似乎有些过于频繁了呢?

放心大胆说出来,没准你说的对。

0 阅读:432

喵说影视

简介:有酒、有茶,还有很多最新影视、评论等,您里边儿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