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邻湘楚,北接重庆,是连接中原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这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条件。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作为铜仁高新区高能级赋能服务平台,着力引入专为园区“解难、纾困、增效”而研发的“一九·三智”运营体系,旨在为当地政府、园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产业研究、金融服务、技术支持等多方位支持,为铜仁市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期,研究院将对《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进行解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作为我国首个聚焦准入、面向全国的中央文件,《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市场准入十条”)前瞻性地部署了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体系,通过从行政审批向标准引领的转变,提高准入效率,加速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助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
从一般规律看,市场准入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要实现这一转化,必须克服多个阶段的挑战,包括识别商业机会、实验室样品商业化、小批量生产以及市场化竞争。短期内,没有市场准入,优秀的科技成果难以商业化,它是转化的必要条件。长期来看,一个完善的市场准入体系能够激发创新竞争,促进科技成果的高质量涌现,并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此时市场准入成为转化的充分条件。
从发展历程看,市场准入环境对新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新业态发展,通常得益于市场准入的放宽。日本通过放宽准入,吸引外资和技术进入关键行业,并配合产业政策提升全球竞争力。英国为抓住生命科学的新机遇,简化生物医药行业审批,加速新药研发,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
从我国实际看,新业态和新领域需要优化市场准入以释放其发展潜能。为了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在新赛道上取得优势。尽管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存在产业主导权不足、恶性竞争和市场空间未充分开发等问题。这些问题部分源于企业技术基础薄弱、产业落后和国内需求不足,同时也因为市场准入环节对标准和规则的重视不够,以及对前沿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在优化市场准入的同时强化底线思维和协同监管。
二、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突出亮点
《市场准入十条》深刻理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提出了“标准引领、场景开放、市场推动、产业聚集、体系升级”的原则和路径,创新性地聚焦于三个方面,前瞻性地部署了新业态和新领域的市场准入体系。
一是注重“标准引领”和“分类推进”结合,推动新业态新领域产业发展的路径创新。“市场准入十条”将标准作为市场准入的首要因素,首次提出以标准引导市场准入的原则和方法,旨在建立产业标准,并在各个发展阶段如场景、市场、集群和升级中应用这些标准。这不仅与国际标准化的新趋势相吻合,即先有标准后有产品,而且为新兴产业和领域走向高品质、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发展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首次根据产业类别,为深海、航天、航空、生命健康、新能源、人工智能、自主可信计算、信息安全、智慧轨道交通和现代种业等十个新兴产业和领域,制定了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的方案。
二是注重“用好平台”和“优化环境”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方式革新。“市场准入十条”强调利用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借鉴全球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完善平台功能,推动产业体系和创新资源的畅通,以及资本、应用场景和制度政策的优化。同时通过基础设施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场景、平台建设和标准制定,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优先发展海陆空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加速绿色能源准入政策体系构建,扩大数字产品市场准入。
三是注重“主体协同”和“开放合作”结合,推动我国前沿科学研究的模式更新。强化基础和前沿研究,对关键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是实现科技自立和创新国家目标的关键。“市场准入十条”聚焦电子信息、计算科学等前沿领域,首次提出建立全球协同研究模式,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与地方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这有助于我国在新市场领域获得主动权和话语权,并促进国际科研合作。
三、切实把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改善市场准入环境对发展新生产力、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和打造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深入领会中央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战略意图和要求,坚持不懈地确保相关决策和部署得到执行。
一是强化重点突破,完善监管模式。新业态和新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尚不明确,因此不宜直接统一市场准入标准。应逐步制定市场准入优化方案,优先考虑标准体系成熟、示范效果好、应用价值高的领域,以提升协同监管水平,并建立与市场准入相适应的监管模式。
二是强化试点建设,加快升级迭代。确立并推行市场准入的宽松政策,是改善新商业模式和领域市场进入条件的有效手段。应当针对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核心领域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挑选关键地区进行市场准入放宽的试点。分阶段地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新的市场准入宽松政策。此外,促进已经试验并证明有效的政策在更广范围内实施,并对现有体系进行升级,以形成一个全面升级的市场准入框架。
三是强化落实评估,及时调整优化。新兴业态和领域的市场竞争高度依赖创新,呈现出行业间的异质性和持续的动态变化。为了强化对这些领域市场准入的效能评估以及与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评估,我们应当重视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广泛征询并倾听来自新业态和领域的企业经营者、行业协会、投资者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切实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并为相关措施的实施提供一个合理的过渡期。
政策原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原文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8/content_6969717.htm
作为铜仁市重要的高能级赋能服务平台,本研究院将继续秉承自身职能,深化参与铜仁市经济建设的进程。依托融媒体中心的宣传优势,本研究院将持续关注并深入解读贵州省的政策动向,致力于为市民、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及时、精准的政策解读服务。此举旨在助力他们更全面地把握铜仁市的发展机遇与政策环境,从而增强投资信心,为推动铜仁市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